一转眼都立秋了,养生也该换个方式
2015/8/7 生命时报

    

     【导读】

     8月8日立秋,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开始。虽然此时气温仍然很高,但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养生也要随之做出调整。黑龙江省名中医于景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体此时要顺应自然,避免大量出汗和体力消耗,收敛肺气,调整情绪,预防感冒。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彭美哲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天气特点: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此时盛夏余威仍在,气候仍会延续长夏的湿热。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秋天的开始。

     养生重点:调整饮食、补充消耗;养阴清热、润燥止咳;补充水分、维生素。

     黑龙江省名中医于景献针对立秋节气,建议做好防疾敛肺气的准备,具体有以下三点。

     1增酸少辛敛肺气

     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2按摩养生防秋疾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且易在通风不好的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迅速传播。预防秋季感冒有两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擦迎香和晨起浴面。

     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过敏原较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

     具体方法:上身端直,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虎口对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3情绪养生收悲绪

     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

     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多和朋友家人交流,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当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另一方面,立秋后昼短夜长,人们往往贪睡,然而睡得过多反而容易使人精神萎靡,建议早睡早起,会让人精神饱满,有助抵御悲伤情绪。▲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