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你每天晒2万步,比不上人家锻炼半小时
2015/8/21 生命时报

    

     【导读】

     这年头,没事你都得走几步。因为如果你不动,冷不丁就在朋友圈的“晒步数”大潮里垫底了。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如今朋友圈里又流行起晒走路步数,和好友PK运动量。

     如此运动真能起到锻炼效果吗?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生命时报》就此采访多位专家为你解读其中的健康学问。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博士 汪军 陆一帆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 苟波

     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盛慧球

     生命时报记者 单祺雯 张瑾

     最近,朋友圈里又流行一种晒法——晒步数。这俨然成了一个隐形的角力场。每天步数排名不断交替变换,如果自己的排名暂时领先,禁不住小小欣喜一把;可稍不留意,后面的朋友就追了上来。

     很多人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都会看看自己的步数排行榜,如果已经落后,恨不得马上再出去跑个三千米。

    

     每个参与者都像参加一场比赛,似乎人人心里憋着一股劲。第一名怕第二名赶上,最后一名急于甩掉落后的帽子。

     近日有条很火的新闻,说南京有位赵女士,做行政工作的她每天面对着电脑,几乎不需要运动,然而,这几天她却几乎占据了社交平台里“计步软件”所有朋友的榜首封面,这是为什么?

     后来,赵女士道出了实情,原来,她把和自己手机绑定的计步器绑在了狗腿上,每天的两三万步其实根本不是她自己走的。看到这里真想求一求狗狗的心理阴影面积。

    

     晒步数≠实际运动量

     生命在于运动,“晒步数”确实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督促人们完成每天的运动。但这真的能起到实实在在的锻炼效果吗?陆一帆教授认为,它与真正健康的运动还有一定差距。

     1计步软件主要反应量,不显示强度

     运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强度,二是量。国际上比较新的观点认为,在适当的年龄和身体条件下,运动强度大一点,而运动量不需要太大,给身体带来的有益影响更多。。

     计步软件主要反映的是量,显示不出强度,比如每天虽然走一万步,上下班、外出吃饭等方式零散积累起来的,计步软件虽然计算出你的步数,但不知道你连汗都没出。

     即使这其中有热量换算,很多也不准确。因为热量消耗不仅取决于走路的距离和速度,还要考虑自己的体重、运动方式、运动时重心的波动等很多因素,多数计步器和软件达不到这个要求。

     其实,衡量运动强度有一个重要指标——心率。一般而言,年轻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50次/分钟,老年人运动后达到120次/分钟,可达到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运动后要达到这个心率标准,走路的速度也有所区别。在相同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下,有的人可能走了5公里,有的人可能走了10公里,但都是有效的运动。

     2通过“晒步数”达不到减肥效果

     人体每天的热量消耗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代谢(人体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代谢因进食稍有增加)和运动。

     其中基础代谢占的比例最大,达到80%以上,运动只占10%左右。即使短期内每天走了一万步,热量消耗也只是增加了10%中的百分之几,单纯通过走路减肥是不现实的。

     走路主要锻炼了腿部的骨骼和肌肉,对上身的锻炼有限。建议大家丰富锻炼的方式和种类,例如选择打太极、游泳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3没有长期坚持,难以有效果

     有的人用计步软件锻炼只是出于一时兴趣,没有长期坚持运动。通常零散的走路看起来步数很多,但效果可能不好。

     比如每天早晚下班各走三千步,中午见朋友走了两千步,购物走了两千步,虽然数字有一万步,但是与下班后拿出十分钟跑一万步有天壤之别。因此,建议每天集中锻炼45分钟到1个小时为宜。

     长期坚持运动后,脂肪比例下降,血管重新分布,可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对健康有益。

     说到底,计步走只是一个形式,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坚持运动,其他运动方式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狂走猛跑不是锻炼

     随着“晒步数”的流行,不少人开始下载专门的记步软件,记录自己每天的运动成果。据统计,下载次数超过百万的计步软件就超过15种,其中有的软件下载量甚至超过了千万次。拼步数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锻炼效果,反而可能会给身体造成一定损伤。

     1量太大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过量反而会使免疫功能受损,”汪军说。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会使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细胞活性大大降低。

     2速度过快,容易伤到自己

     有人为达到大汗淋漓的感觉,行走和奔跑的速度都十分快。 “对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强度就是速度,”苟波说,强度过大,容易发生运动伤害。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在道路不平条件下,还容易导致脚扭伤。

     此外,速度过快还可能增加心肺负担。计步器和软件只能记录步数,但不能反映出速度。有人认为在同样的时间里,跑步比走路步数更多,排名会更高,对身体也更好。

     其实,快步走能锻炼骨骼和肌肉;快步跑虽然步数更多,但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冠心病、老慢支等心肺疾病患者,为了追求步数在短时间内跑步,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有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快步跑后还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因此,如果走路后发现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下来休息。如果当时症状不能缓解,或者连续几天都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有心脏问题。

     3靠超负荷走路减肥,给器官添负担

     有的人刷步数,是为了“减肥”。几乎所有的计步软件都会计算消耗的卡路里数。但研究发现,这样的计量方法并不科学,因为计步软件记录的只是行走消耗的能量,不包括代谢的耗能。

     “人体一天中摄入的热量越多,器官负担越重,但如果再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器官的负担则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汪军说。

     4早起就猛跑,运动风险大

     人经过一夜睡眠,肠内食物已消化殆尽,急需补充。不吃早餐或不补水就出门“狂走猛跑”,会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此外,凌晨是心血管病高发期,高危人群应避免清晨剧烈运动。如条件允许,可先喝水,少进食后再锻炼。

     5晚上大量运动,影响睡眠

     适度运动能促进睡眠,很多上班族计步走集中在晚上,大量运动后,人体神经系统可能过于兴奋,影响睡眠。建议平时本身就容易失眠的人,不要在晚上(尤其是睡前1~2小时)计步走。

     6不顾天气冷热,心血管受不了

     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一热一寒,是心脑的“大敌”。 眼下,正值三伏天,“秋老虎”异常凶猛,超负荷的运动会威胁身体健康。苟波建议,应避免过度运动,注意天气变化。

     如果天气较热,快步跑后出汗较多,应及时补水,避免出现脱水症状。

     究竟多大运动量合适

     研究显示,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为2100大卡,而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需1800大卡,多出的300大卡需通过运动消耗。成年人走30步可消耗1大卡,若要甩掉这多余的300大卡则需走9000步左右。

     为此,原国家卫生部曾发出“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呼吁。那究竟如何走合适呢?

     1下午或傍晚效果更好

     苟波说,健步走的最佳时间为晚上的5点至8点,上班族时间受限,可利用下班回家路上的时间多走走。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也可选择工作间隙,分两三次去完成,一样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

     2走1小时,跑半小时

     “走多少、跑多少算合适”是不少健身爱好者的困惑,苟波建议,通常情况下,健步走推荐量保持在每天1小时,跑步半小时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状态不好可适当减量,甚至不走。

     3老少锻炼方法各异

     小孩心肺功能活跃,可选择强度相对较大的短跑、球类运动进行锻炼,但有先天疾病的人除外。青少年可通过强度高的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对于中老人年,应选择强度相对较小的健步走,运动前可先做些伸展活动,保持动作协调规范,这样可减少脑损的发生。此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等患者参加锻炼应咨询医生。

     4强度一定适宜

     苟波说,健康的运动强度可参照心率水平判断:对于没有锻炼基础的人来说,运动后,用170减去年龄,得出的数字就是恰当强度;而对有锻炼基础的人而言,则用180减去年龄。

     比如,一个40岁的人,最健康的运动就是心率在走路中达到130次/分钟,并在锻炼后有微微出汗、脚部轻微酸胀及说话喘气的现象。

     5考虑自身及外部环境

     步行、跑步应选安全平整的道路、合适的鞋袜;运动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应适时适量补水,以白开水为宜;锻炼者要学会“看天”,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当天的活动项目及活动量。

     如遇雾霾天,应尽量在室内进行,如做保健操、原地跑步等。此外,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应逐渐放松。▲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