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2亿人都得的腰椎病,正在悄悄缠上你
2016/1/4 生命时报

    

     十几岁的少年患上腰肌劳损,二十出头的白领深受腰椎疼痛困扰……腰椎疾病年轻化来势汹汹,打得我们措手不及。

     数据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已仅次于感冒,每个人都不得不防。《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为你订制一份完美的“腰椎护理手册”。

     受访专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 王劲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洪鑫

     腰椎病盯上7种人

    

     重体力劳动者和纯脑力劳动者这与工作过程中腰肌的紧张程度有关。另外,此病与工作时的姿势也很有关系,长期伏案工作、弯腰工作或弯腰搬重物的人,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就高。

     过胖或过瘦的人肥胖人群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的人,除了全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之外,腹部重量的增加也会使腰部负荷增大,从而增大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而体型过于瘦弱的人则因为肌肉组织太少,力量薄弱,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孕妇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脊柱上的后纵韧带也变得松弛,椎间盘易于膨出。

     常处阴冷环境的人长期居住或工作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如冬季在室外工作、常年在潮湿的矿井里劳作,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受过外伤的人搬重物、运动时瞬间用力过猛,就会造成腰部受伤,慢性损伤经久不愈可能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8种坏习惯带来腰椎病

    

     1站姿或坐姿不对人平躺时,腰椎间盘承载的压力最小;站着时次之,此时头、躯干、上肢的重量最终传到脚弓;坐姿前倾时,头、躯干和上肢的重量集中在腰椎,只有这一个孤零零的支撑点,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姿不正确,容易出现腰部肌肉酸痛。

     2半躺着玩手机半卧位时,腰椎会因缺乏足够的支撑,导致原有的弧度发生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退变突出。

     3穿不对鞋穿细高跟鞋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样糟糕,这种完全无跟的平底鞋没有减震缓冲或足弓的支撑,会使步态非常不稳,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导致椎间盘受损。

     4吃得太多身体多余的体重会增加脊椎的负荷,对腰椎和骶骨之间的部位产生紧压。如果上腹部周围脂肪太多,身体为保持平衡,会使骨盆向前倾斜,脊向后倾,导致下背部过度紧张,出现疼痛。

     5运动不当坚持运动是好事,但运动方式不当,则会导致脊柱变形。腰部承受压力过大,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6腰部受凉显露腰线的上衣可使腿部显得更加修长,是许多时髦女性追逐的时尚单品。但对于已经有腰椎损伤的人来说,这却是“在伤口上撒盐”。寒冷或潮湿可引起腰部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压力增加。

     7过度按摩按摩的确能对腰部疾患有所缓解,但频繁按摩会加速腰关节磨损,令其变得异常脆弱。

     8床垫太软床垫过软会让脊柱在睡眠过程中凹陷变形,使腰部肌肉时刻处在紧张状态,拉伸能力变弱。

     床垫太硬,同样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正常脊椎都有一个向前的弯曲度,长期睡在硬床垫上会令这种弯曲消失,肌肉纤维会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一旦剧烈活动,就会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简单4步护好腰椎

    

     第一步保持良好坐姿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在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起身休息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久坐之后,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从而缓解腰背的不适。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这样的:身体向后倾,颈部有扶托;手臂自然下垂,放置椅子托手;手与键盘平行;膝盖微高于座椅,保持血液顺畅运行;屏幕略低于视线。

     第二步正确腰姿站立应挺直腰背,并保持脊柱的自然弯曲。下蹲时,尽量屈膝,减少弯腰。抬物品时要贴近身体,举物莫高过胸部。

     对于轻微腰间盘突出患者,应该采取及早的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弯腰动作,保持直立姿态,挺胸抬头走路,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形态。

     第三步注意休息在一定时间内减少活动,能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每坐二十分钟左右,最好起来活动活动。

     长久站立时最好垫高一脚,并时不时换换脚。人在躺卧时,腰椎压力最小,但要注意床垫软硬适中,太硬或太软都会伤害腰椎。

     第四步适当锻炼要想保证腰椎的持续健康,增强腰部的承重性和韧性是关键。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腰部功能锻炼,如“腰椎操”:把手放在背后,腰向前或向后弯。

     如果预防失败,有腰痛了应及时就医治疗,切忌将小病拖成大病。你的腰椎坚强又脆弱,这份“完美护腰手册”,送给辛勤工作的你。▲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010-65363777内容合作:010-65363741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