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颗可能“致命”的坏牙
2016/6/5 生命时报

    

     看牙能治糖尿病,你相信吗?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教授曹正国还真在给病人看牙时,“顺便”帮忙治疗了糖尿病。

     曹正国曾接诊过一位50多岁的患者,看病过程中,他了解到,这位患者不仅有严重的牙周炎,还是位“老糖友”,用尽各种方法,血糖一直降不下来。

     曹正国认为血糖控制不佳,很可能与牙周炎有关,果然,经过治疗,患者的牙周炎症状得到了控制,血糖也随之降了下来。

     你或许认为,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比,牙齿健康似乎“无足轻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牙齿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达到口腔卫生良好指标的成人只有0.22%,儿童乳牙龋齿率为76%,成年人牙周不健康者高达97%。

     与此同时,我国60%以上的人从未看过牙医,仅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

    

     实际上,和案例中的患者类似,很多人的健康问题都和牙有密切关系,不信,你看↓

     一颗牙坏了,给全身添乱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作为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并将龋病(即俗称的龋齿、虫牙)列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疾病

     牙的健康不仅要看牙齿,还要看牙周。想象一下,全口牙周炎形成的牙周袋溃疡,加起来大概有一个手掌那么大的面积。

     这么大的创面暴露在口腔众多细菌,尤其是牙周炎特定的细菌环境中,时刻都有大量的细菌、毒素通过血流进入人体,进入消化道和血液循环,引发一系列问题。

     伤心脑牙周致病微生物及其带来的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血栓、血管内皮损伤、菌血症等,会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心梗等。

     牙周病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几率是牙周健康者的1.4倍,发生中风的几率是后者的2.1倍。所以,如果口腔科大夫提示你有心脑风险,绝不是危言耸听。

    

     引起肾病

     口腔卫生差、牙周感染者,出现肾小球肾炎等肾病的风险更高。

     升高血糖,加重糖尿病开头案例中的糖友就是因为牙周细菌的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血糖一直降不下来。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又反过来导致牙周病进一步加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影响消化功能口腔卫生习惯差,会导致异常繁殖的致病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等大量进入消化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龋病或牙周病造成牙齿缺失后,由于咀嚼功能下降,也会直接引起消化不良。

    

     损害肺功能口腔卫生差的人,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较高,口腔内的细菌进入气管后,还可能引起肺功能降低,发生肺炎等。

     引起早产有重度牙周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率是正常人的7.5倍。建议备孕前先看牙医。

     看到这里,你应该不会“看清”牙齿健康了,但可能会问:我该怎么护牙才算到位呢?

     为每个人定制的护牙重点

     在美国,60岁以上老人的牙齿保有率平均为26颗,而中国60岁以上老人牙齿保有率平均仅为8颗。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8020”运动中,希望人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牙齿。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年龄段的人需要完成不同的护牙重点。

     幼儿期:儿童6岁左右除了前牙替换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会长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龄齿”。由于其位置隐蔽,往往被忽视,容易龋坏。

     家长要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最好到指定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六龄齿”的窝沟封闭,就是在它的表面窝沟点隙涂一层树脂材料,使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以减少它的龋坏发病几率。

     青春期:青春期恒牙发育尚不完全,且易发青春期牙龈炎。此时需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学习使用牙线等清洁产品。青春期应及时治疗龋齿和牙周病,定期的医院检查有利于筛查疾病,早期治疗。

     中青年人:牙周病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除了日常口腔健康维护外,定期洗牙(半年)是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病的有效办法。有牙周病的人应及时就诊,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怀孕前:建议在备孕前,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包括及时治疗有病变的牙齿;做一次全口洁牙,以去除牙石、牙菌斑及色素等;治疗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等。所以,孕前除了看妇产科,也别忘了看口腔科。

    

     另外,准妈妈应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少吃甜食、酸食,每天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大的话还要用牙缝刷。假如孕妇出现了口腔问题,要及时就诊,孕期4~6个月是口腔治疗相对安全的时期。

     老人:为防止“老掉牙”,老年人应当及时修复缺失的牙齿,并更加注重日常的口腔卫生保健,除此之外,须注重定期的牙周病和龋病的检查和治疗。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重视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严重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中风后行动不便者等,应由专人定期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几个护牙“小动作”,帮你省下看病钱

     平时坚持刷牙、用牙线、定期洗牙,花的是小钱;如果等到有龋齿,补牙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到上百元;如果任其发展,需要做复杂根管治疗(杀神经)和失牙后镶个烤瓷牙,需要花费上千元,种植牙则要上万元。这还没有算上去医院看病的交通、误工成本。

     可见,平时做好护牙细节,能帮忙剩下很多看病钱。

     1.牙刷、牙膏要选对。建议选用刷头小、刷毛约10~12束长,3~4束宽,刷毛较软且顶端磨圆钝的保健牙刷,并做到每3个月一换。用含氟牙膏,能帮助预防老年人龋齿。

     2.练好洁牙基本功。将牙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以2~3颗牙为一组,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刷数次,每个牙面都要刷到。

     刷牙后,最好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除牙邻面菌斑。

     3.刷牙时间保证2~3分钟。如果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到2分钟,你的牙齿并没有“打扫”干净。2分钟是最基本的刷牙时间。

     研究表明,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3分钟左右才能保证口腔清洁,并提高牙齿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4.每半年洗一次牙。洗牙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预防牙周病。可很多人不仅不知道洗牙有多重要,还误以为洗完牙后牙缝“变”大了,是“洗牙洗出了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牙齿本身就有,只不过此前被厚厚的牙石、烟垢,茶渍等包裹住了。如果你的牙缝本来不大,洗牙是绝不会使它变大的。

    

     5.每年做1~2次口腔检查。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韩永成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年人中,近12个月内,去口腔科就诊者占12.5%,主要是因为牙痛,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的连1%都不到。

     建议每年定期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以免发展成严重的口腔问题,甚至引起全身疾病。

     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少颗健康的牙齿?你目前的护牙重点做好了吗?希望大家把护牙细节做好,让牙齿和其他器官一起陪你长寿!▲

     本期编辑:张瑾 美编:靳丰华

     致读者:每次都是我在这儿讲,也不知道你们听得还满意不,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可以在评论里留言,票选前列的问题都有机会被我翻牌子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商务合作:(010)65363768

     内容合作:(010)65363791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