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彭麻麻的御用设计师,却依然只想无用清贫过一生
2016/6/28 悦读

来源 | 创意社(ID:ichuangyi99)
她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品牌设计师“
也是国内登上法国巴黎定制时装周的第一人
本可以成就一个价值千万的商业传奇
却把这一切的名利统统放下

布衣青衫,素面朝天
从貌不惊人的贫民社会的草根
到国母的御用设计师
她用极简的奢华,让中国风征服全世界

马克,一个被称为“国家裁缝”的女人,却和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行事风格像一个藏于朝堂的隐士,不沾烟火,追求一种身心陶冶的返璞归真。
她经常说“我不在服装圈里混,也不在艺术圈里混,我不属于任何圈子”

几乎每年的时装周,都能看到中国元素的影子
在设计界甚至有一个观点
“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平日她有着和自己身份不相匹配的低调
麻衣长辫,清淡如水的装束
这也正是她贯彻如一的设计理念和宗旨

▲马可纯手工打造“无用家园”
位于北京的马克的工作室
他取名”无用“将她对生活的理念融入其中

▲无用家园内绝大部分出品为无用原创
木桌、木椅、麻布衣服,陈列于灰白相间的室内
旁人很难把这朴素的工作室
与”国家裁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做无用的重要原因就是呼唤大众回归家庭

▲无用生活空间厨房及餐区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
骨子里透出的清高
让她显得于时尚潮流格格不入

刺绣、盘扣、青花瓷印花、中国红
中国风的衣服在彭妈妈的身上
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女性的知性、高贵、优雅
2013年几乎一夜之间“丽媛style”
如一阵狂风平地而起,马可也因此走上“神坛”

彭丽媛的着装亮相后,马可得到了“国家裁缝”的美称
若以物质开发来说,这不异天赐良机
但她很快宣布了一次“关闭”。她告诉别人
这样的定制只有这一个,以后也不会有第二个。

▲马可一向低调,在公开版面中从不露正脸
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反潮流,反商业的设计师
她开店售衣,不打折,不促销,甚至不准店员推销
反对一切时尚消费文化

▲无用空间展览的是湖南滩头木板年画
而,最吸引马克的恰恰是传统文化中
回归最简单生活的简单和本真


虽然,她曾经亲手创办时尚品牌“例外”
风靡全球,甚至首要参加巴黎时装周
在巴黎小皇宫马可只身一人
带着织布机、纺纱女和一个静谧古老的中国
站到世界时潮流的最面前

但其实在内心深处她始终放不下的却是
在偏远的中国农村
即将消失的那些传统的工艺

商人都在想的如何把自己的品牌做大
她想做小,做精
厌倦了之前,让她成名的流水线成衣
她只想一针一线作出真正的衣裳

于是她抛却闹市的喧哗
只身一人跑到偏远的西南山区
从纺纱、织布、染色,裁剪、设计,制作
重新的一步步学起

看老人绣花,她可以蹲在旁边旁若无人的看
一蹲几个小时,然后自己拿着学

手造之物中最深的关怀与感动
是衣服中能表现出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匠心
老一辈手工艺人敬天、惜物、爱人
不仅有岁月留下的温厚,还带有情感

从无限制贪婪的欲望中解脱出来
真正回归到平和自然,懂得感恩满足
会发现过很简单的生活就才是幸福

村里人问马可:不在大城市待着,来这里做什么
这些东西都没人用了,没用啦!


她却对“无用”有着自己的认识
让人从一种浮躁的、压力很大的生活中沉静下来
哪怕只有短短半个小时回归内心
如果这样的话,目的已经达到了

十年前的探索是孤独的,因为那时做“无用”
周围没人赞成,大家都觉得奇怪
而最近五年开始,手工制作被人们重视的程度
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许多手艺人,这次去探访他
他还好好的,下次去他就没了”

经历了这些,马可觉得自己没办法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艺术家:“我不能对这些人漠不关心,不能对中国手工艺的没落和消亡漠不关心,不能对这些贫困和痛苦漠不关心。”


于是他在珠海建了一个工作室
从山区请来了一些女红艺人
设计从手织布的纹样开始、到手工缝制再到染色
需要等一个相当周期才能拿到手


在她那里没有批量生产这个概念
都是一针一线现做的
她不想迁就市场,不想迎合大众

我们既使不能过于任性
但是稍微活出一点态度、一点真实和个性
到头来人生的质量也许会完全不一样


不做过度的设计,仅恰如其分地表达,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这是马可给设计师的责任和道德定位。
她认为设计师在社会上承担着社会良知的角色,理应诚实正直,不应为利益、名誉出卖灵魂。


”无用“第一场名为《土地》的发布会反响强烈
世界各地的艺术馆、美术馆
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前往策展

“土地”大获成功,首次露面的“无用”被伦敦 博物馆收藏。这在中国是破天荒的事情,那一刻艺术之门一下打开了,她踏一脚进去就行了。”
但马可的“这只脚”却始终在犹豫。她说,她最不愿意和人争抢,她是那种“从小就经常挤不上公共汽车”的人。“
我就是这种习惯性的让别人,做艺术家就不想跟人竞争,更自由。”

马可说:“这是一件要花费巨大精力的事,既然要做手工,就真的要沉下去,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在乡下的生活经验让她懂得:“你能感受到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种感情,甚至是家族的寄托。”这大概就是手工艺术说的物道吧!


它会成长,有其命运
创作者投入的心力,赋予的生命
也会随时间延展


今她仍然在珠海过着属于她的“隐居”式生活,追求一种近乎物我两忘的美妙化境,过得十分的哲思。人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个问题,马可从9岁时就开始寻找答案。
到了不惑之年,她蓦地发现,对此问题的探索过程即“我们的整个人生”。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悦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