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今日中元节,必吃这道菜!滋五脏,护心降胆,通通搞定!
2016/8/17 河南健康圈儿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河南健康圈儿”,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2016年8月17日

     农历七月十五


     今日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人们多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这一天,家家都会备办丰盛的菜肴酒饭,开展祭祖祀先活动。在过去的千百年中,中元节流传着非常多的饮食习俗,而现在的人们依然在传承着。

     在饮食上,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吃鸭子,这是为什么呢?看完此文后,你会觉得非常震惊的!

    

     其实,关于“中元节吃鸭”有着很多传说:

     传说一: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传说二:中元节也是祭祖节,祭品不能用鸡做供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

     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散福”了,所以留传下来中元节吃鸭子习俗。

     传说三:“鸭”就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觅食的鬼魂。

    

     当然,上面的只是传说,现在的民俗史专家通常认为:在很多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成本。

     在种第二季稻谷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中元节吃鸭,养生出奇效!

    

     在中元节,很多地方也有吃鸭子的风俗,其实,鸭属寒,中元节前后正值三伏,现在吃也正是最佳时机,在养生方面更有奇效!

     1保护心脏

     鸭肉中含有很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故吃鸭肉可保护心脏。

     2防病、抗衰老

     鸭肉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非常丰富,能够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3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鸭肉中脂肪酸只要不饱和脂肪酸,有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4补虚劳、滋五脏

     中医认为,鸭肉性寒,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中元必吃这道菜:莲藕煲鸭汤

     护心、降胆、抗衰老


    

     中元节吃鸭子,有很多种做法,而最佳选择就是“莲藕煲鸭汤”这道菜。

     立秋过后,正是鸭子肥美、莲藕盛市的季节,而鹅要到中秋过后才好吃,因此中元节必吃莲藕煲鸭汤,也是“食出有因”的。

     常言道: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常吃莲藕能够降糖、降脂、护心脏,还能抗衰、防癌,帮助调节血压和心率;而吃鸭肉还能够护心、降胆、抗衰老

    

     中元节吃这一碗莲藕煲鸭汤,不仅传承祭祖吃鸭的习俗,还能达到护心、降胆、抗衰的养生保健之功效。太划算了!

     莲藕煲鸭汤的做法,必学!

     材料:老鸭半只、莲藕1斤、调味料适量

     做法:老鸭斩件、焯水,莲藕切大块;然后将莲藕与焯水的老鸭一起入锅,加水烧开后文火煮2小时加适量调味料就好了。

    

     中元节做好三件事,祛病又长寿!

    

     中元节处于农历七月,此时阴湿气较重,但天气表象很热,若贪凉,会使阳气不足而损伤身体。这个时候,更要做好下面三件事,祛湿、健脾,防病又延寿!

     1越懒越要运动:活气血、祛湿气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艾灸关元、足三里:助阳除阴气

     中元时节,对关元、足三里等养生大穴进行艾灸,能够让身体的血气运行得更加顺畅,能够有效底增强阳气。当然,如果不便于艾灸,也可以按摩这些穴位。

     1、关元穴:调气血、补阳气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直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

     方法: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内为佳。如果是使用火罐来进行艾灸,建议把艾灸的时间延长一点点,控制在30分钟为宜。

     艾灸关元穴,能够起到很好的调理气血,补充阳气的效果。

    

     2、足三里:促循环、驱阴寒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

     方法:可以使用艾灸盒施灸,施灸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艾灸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有效促进身体血液的流动,赶走身体的阴寒之气,防治手脚不再冰凉。

    

     3、避开环境湿气:防湿气入侵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

     1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4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中元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吃鸭子,尤其是少不了“莲藕煲鸭汤”这道菜,集祭先祖、滋五脏、护心、降胆于一身,太实用了!

     中元节养生,必吃这一道菜,还要做好三件事,祛病又助长寿!快告诉身边的人吧,祝愿大家中元节安康!

     (注意:本文所用为基本方,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指导。)

    

     如果觉得不错

     就分享给朋友们吧

     来源:图文资料整合自网络

     编辑:S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河南健康圈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