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不能让孩子看了?原因竟然是这样!
2016/9/28 河南健康圈儿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河南健康圈儿”,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及部分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发网友热议。

     乍一看,有理有据的,似乎无力反驳了呢:

     《水浒传》: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

     《三国演义》: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要秉承“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的民训,不要让还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上了当,被荼毒了思想。

     《西游记》: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红楼梦》:首先,尽管一千个人对《红楼梦》有一千种解读,但“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其次,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

     其他国外经典:不是说不应该让孩子去读国外文学经典,而是翻译作品总归和原作隔了一层。即使译者的水平再高,也很难让孩子从中体会汉语文学作品的魅力,更不用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了。

     这番言论如此哗众取宠,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某阿猫阿狗在夺人眼球,不敢想竟然是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说出来的言论。作为接受传统教育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秦春华不也是从小就看四大名著吗,在他眼里,四大名著的精华视而不见,只看见了所谓的权谋淫黄,或许他看的不是四大名著,而是披着四大名著羊皮的四大毒草之狼。

    

     四大名著不是洪水猛兽

     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的,不少人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四大名著。周恩来在接受美国专栏作家采访时就说过“我从8岁到10岁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毛泽东也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由此可见,四大名著并不是问题本身,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说法就比较中肯,“《西游记》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可以打开想象力。另外三本,家长老师可以不推荐,但孩子读了也没关系,不会有特别坏的影响,因为现实比文学著作更复杂。《水浒传》可选择优秀的选段,不能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担心因为读了一些经典著作就人格、价值观破坏毁灭的人应该乐观点,要相信读者自己的判断力和吸收能力。这里的读者当然是不限制年龄的,不管是低龄还是青少年,他们会有自己的取舍。就秦春华所担忧的《西游记》中所讲述的佛法和人生不能被孩子们吸收,其实,还处在读书阶段的孩子哪管什么佛法和人生,他们对于师徒一行人西天取经的历险情节感到兴趣、能构想画面就行,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读书就是在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尔虞我诈、权谋、佛法,他们没这个概念也不感兴趣。

     至于秦春华担忧《红楼梦》中关于性爱的描写会误导孩子们,首先先不论《红楼梦》中关于这些文字处理的隐晦,即使能看懂也是“色而不淫”。再有这些真的会吸引到孩子的眼球吗,未必吧,不过是大人们把自己的庸俗的焦点强加在孩子身上罢了。冰心在谈到《红楼梦》时说,“《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同样的,现在的孩子们在看到《红楼梦》时心里也自会有自己的关注焦点,感兴趣了会自动读下去,不感兴趣了放开也无谓,能把价值观带偏的真的屈指可数。

     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有位家长就看得很通透: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四大名著,恐怕不仅局限于那一点情爱、小格局、残暴、心计等等,而是通识对文字、文笔和文化等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自己是小学低年级就把红西三都看完了,水浒稍晚一些,并不觉得注意到了那些所谓的负面,记得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还有里面描写的好词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家长应该引导注重这些名著的哪点值得思索。”

     是的,对于已经不再满足阅读童话书的孩子来说,他们迫切需要阅读故事情节丰富但又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籍,四大名著无疑就是这样的书目,如果按照院长的评判标准,那么从古到今又有几本是真正“纯良无公害”的呢。作为家长,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版本的书

     市面上的好书的编排分了很多,有精简版、白话版、配图版、精装版……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认字程度、兴趣爱好等不同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版本,丝毫不用担心因为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抹杀了一本好书。

     让孩子选择想读的书

     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看什么书,而是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告诉孩子哪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想读的书。不用过度担心孩子因为不感兴趣而错过了某本好书,事实上,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兴趣了自然就会去读。

     希望大家都能秉承冰心奶奶的教诲

     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

     少吃零食,多睡觉

    

     如果觉得不错

     就分享给朋友们吧

     来源:图文资料整合自网络

     编辑:阿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河南健康圈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