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品文:阴影(原创)
2015/7/28 品读时刻

    

    点击"品读时刻"免费订阅


    

     烈日当头,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汗流如注,浑身通透。每个毛孔和细胞都跃动起来,头顶到脚下、内脏与肌肤、整体或局部,都被自由、畅快、激扬、灵动所充斥、填满、包围、裹挟。生命的精灵在舞动,在狂欢!

     猛一低头,却看到两脚之间潜藏着的一抹阴影……

     驻足间,随着西阳渐斜,阴影越拉越长,长到超过自己的实际身躯,长到无限地接近于远在天边的地平线,长到与整个黑暗的世界交织、缠绕、渗透、纠结。

     当黑暗完全到来,再也找不见那阴影,它倒平静了。

     阳光所到之处,必定会投下阴影。不要害怕阴影,它不过是要告诉你,附近有光。阴影会在雨天或黑暗里消失不见,但不要贪恋雨天,不要沉湎于黑暗。在雨天和黑暗里,阴影暂时隐藏换来了一时的平静,但却是在吞噬你的生命。因为要想获得成长和进步,必须要有足够的阳光以及新鲜空气。

     有时候觉得,人生就像是在一条黑白相间的马路上穿行:

     黑—白—黑—白—

     阴影—阳光—阴影—阳光—

     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的阴影,就像每个人都必定会走向阳光一样!

     当在网上看到李阳坐在美籍妻子Kim的身上施暴的照片时,我们怎么也无法把高声呼出“学好英语,占领世界”的红遍全球的疯狂英语创始人联系起来。体重九十公斤的李阳坐在妻子身上,揪着她的头发,在地上连续撞了十几下,结果是Kim的头部、膝部、耳朵等多处挫伤。瞬间,偶像坍塌了,你所认为的偶像,强人,完人,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呢?

     记者采访李阳,从一些细枝末节里也许我们可以看出点什么。李阳四岁才从外婆身边返回与父母生活,一直到成年,都无法喊出“爸”、“妈”。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工作忙、子女多,对孩子的教育一般来说都是采取简单、严厉的态度,他说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词是“猪”、“笨蛋”。他童年口吃,懦弱到连电话响都不敢接,少年时一次在医院接受治疗,仪器出故障烫伤了皮肤,他忍着痛不敢叫出声来,一直到被人发现才采取措施干预,这一伤疤至今还留在脸上。

     他说:“自卑的极端是自负,对吧?中国也是这样,中国是一个自卑情结很严重的国家。所以自卑的极端就是自负。”长大成人后的他想强制性地解除这个自卑,所以他创立了“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

     “I enjoy losing face !” (我以丢脸为荣)

     “My life is as humble as the dogs on the street!”(我的生命贱如街上的野狗)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把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而她的一生也真正算得上一段传奇。有人说,最好的人生,是活成一段传奇;次之,活出一段或几段故事;最差的人生,是什么都没有。不管她的作品是浪漫的还是写实的,是清新明快的还是忧郁寡欢的,是平淡无奇的还是跌宕起伏的,是家常琐碎的还是洞悉人情世故的,是悲剧还是喜剧,其“阴郁”的底色却永远无法抹去!

     童年家庭不幸的阴影伴随着她的一生。张爱玲原本出生于一个官宦贵族之家,但到她父亲一辈,家道中落,父亲是一位典型的遗少,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父亲的风雅熏陶了她的文学才华,母亲的新潮则鼓动着她反叛的细胞。然而时局的动乱和父母婚姻本身的不幸,使其从小就悟透了人情冷暖、人性善恶。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无论待人还是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傲;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童年的创伤是一切阴影的源头。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幸福决定了一生的幸福,童年的不幸则预示着一生的不幸。面对阴影,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阳光照进来。然而,即便是站立在正午十二点的太阳底下,还是依然会看到脚底的一抹涌动……哪怕是站在了万人敬仰的最高点,低头间,你还是会看到那块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宗教世界里,对人生终极追求的描述,是没有阴影的,只有光!无论是基督教所说的天堂,还是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如果真是这样,情愿人们都能生活在那没有阴影的世界里。美国成人教育鼻祖戴尔·卡耐基说:“如果宗教非真,人生将是一场索然乏味的旅程。”看过了世间太多的伤与痛、悲与苦,我想,如果人们真的不能面对或者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不如索性试着以宗教的方式去生活,即便不皈依某一宗教,人生也定会是一场不一样的旅程。

     美国电影《美丽心灵》讲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的故事,主人公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但最后依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从他的一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窥探出一二,他说:“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驱除梦中的恶魔,只好与他们同行,但我告诉过自己,我是不会理他们的。”这不就是对待阴影的最佳答案吗?

     *作者:耿然君(个人微信号:Joshua_1026)

    

     (品读时刻专栏作者:耿然君,独家专稿)

     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公众号:品读时刻(ID:pindushike)

    

    

    投稿邮箱:pindushike@qq.com

     主编鸣君个人微信(QQ)号:284501749

     声明:《品读时刻》微信平台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公众平台,被刊用文章若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烦请作者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通知我们。

     逐个回复下列关键词给我们,即可收到该专题下的最新精选文章

     开心

     美文

     心语

     情感

     亲子

     养生

     健康

     美食

     时尚

     创意

     旅行

     读书

     怀旧

     国学

     美图

     微小说

     知性

     智慧

     感悟

     漫画

     点击“阅读原文”惊喜更多!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品读时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