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2016/6/25 品读时刻

    

    点击"品读时刻"免费订阅

    

     原创/文:耿然君「品读时刻」鸣君编辑

     物伤人

     同学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工作的第一个年头,风平浪静;第二年,第三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生活中一些微妙的事情在一点点发生,业务越来越熟练,平台越来越高、越来越广,资源越来越丰富、便利,“权力”越来越大,求帮忙、送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他说:你知道吗?怎么感觉跟做梦一样,想想看我们一直都是孙子,整天都是求别人,那些大爷们的生活,从来没想过。感觉这种生活从来都是别人的,但这种生活现在自己竟然过上了,拥有了。看着柔和的灯光中喝得微醺的他,面色红润,志得意满,真不忍心扰了眼前这一切。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这样的故事正在我们这一代人、一批人身上上演。

     有个同学学医,毕业后进了医院。每每病人总是塞红包、送礼、送卡,同学不置可否,忐忑不安。不收吧,在这些“好东西”面前,是人都会“有一点动心”,不收真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真性情”。收吧,总感觉这会不会是“裹着糖衣的炮弹”,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收了,难道故事真的会就此终止吗?日后会不会有下文呢?所以他的做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情况而定,觉得大体安全的就收了,否则则不收。我说,这你得会算,算不准了可不行。我们哈哈大笑。

     自己是老师,在同学生和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有时也会发生。第一次有学生家长送卡的时候,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但本能的反应,我至今还在为我的反应自豪。我笑着对家长说:某某爸爸,某某书很不错,多买些给孩子吧。现在家庭支出中教育支出占很大比重,竞争激烈,以后要买各种辅导书,报各种辅导班,把这些钱都花在孩子身上,我心里高兴。我会公心对待每个孩子的,这点尽管放心好了。然后我们开心地笑着对彼此说再见。

     这个故事有下文吗?有的,那就是在以后我跟这位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家长做事情特别积极、特别配合。多美好的故事。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话。老话不俗。

     谁的钱赚的容易呢?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都是血汗钱,都不容易。修己以安人,这是我们中国人做人的传统美德。对那些很会赚钱的人,赚钱很容易的人来说,他的钱更不能要了,他们眼里都是投资,是交换,他们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要回报的,而且是加倍的回报。如果你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呢?生意人只有利益的考量,是不讲人情颜面的,等到撕破脸皮的那一天,吃亏的还是自己。

     没错,是这样的,前面我的两位同学的故事都有下文。

     那位医生同学,有一次没算准。别人求他帮忙办事情,收了礼之后,事情竟然没办成。他赶快要把东西还给那人,但谁知,遇到了个流氓,被流氓揍了一顿。那叫一个惨啊,鼻青脸肿,双腿一拐一瘸。接下来是报警,住进医院,闹得满城风雨,颜面丢尽。而那位公务员同学,在习主席反腐倡廉的整风运动中,被一位曾经贿赂过他的人举报,差点没被开除公职,整天如坐针毡,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最大的精明是厚道。

     心底无私天地宽。

    

     物会伤人。所以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文人范希文就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物质真的有那么重要?那么诱人、那么不可抗拒吗?

     我们没有这些,难度此生吗?我们要活不下去了吗?

     我们有劳动的能力,有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在我看来,远以足矣。对我自己来说,甚至更差一点的物质生活,都能欣然接受。我不觉得难为情,不觉得丢人,不觉得自卑,不觉得辛苦、难过。我反倒认为这是人生别样的风景,有它的美好和可取之处。

     我们没有很多钱,不开香车、住豪宅,不着华服、食美味,我们会感到难过吗?会自卑吗?我们会活不下去吗?反之,我们有很多钱,开香车、住豪宅,着华服、食美味,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吗?我们就高人一等吗?

     是谁告诉我们事情必须非是这样不可的?

    

     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

     都是人的作茧自缚!

     我们每天诚实劳动,合法做事,坦诚处世,活得简单自在,就是一个体面的人。

     反之,我们为了所谓的体面而去做一些令自己心有不安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不体面。

     圣经里说: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如果我们太过执迷于物质而不可自拔,我们必将被物所伤。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作者:耿然君,性喜静,意清幽;爱文字,悦哲思。个人微信号:Joshua_1026,微信公众号:漫步经心(原始ID:gh_67f2ed4eba61)

     「品读时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合作交流微信/QQ号:1400542440

     特别提示:品读时刻姊妹号“亲子教育(ID:qinzijiaoyu369)”

    

    

     |品 | 读 | 时 | 刻 |

     ?品质阅读 时光雕刻?

     (微信号:pindushike)

    

    

     投稿邮箱:pindushike@qq.com主编鸣君个人微信(QQ)号:

     1400542440/284501749(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品读时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