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谁不迷惘呢?
2016/9/5 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 ◆

     文 | 侯虹斌

     原标题《读书会让年轻人变穷吗》

    

     先从一则八卦说起:去年,明星黄晓明与Angelababy大婚的时候,这一对明星夫妻身家不菲,其投资有道更为人所津津乐道。Angelababy年龄虽轻,但已是投资的一把好手,身家以亿来计。

     在报道中,我看到说,她的第一个人生理想是开银行。她说自己小时候只看到家人存钱到银行,觉得光请几个人坐着就可以收钱,这生意不错。

     我不禁感叹,人家明星的生活轨迹虽然绕了个大圈,但到底是朝理想大步前进了,很有可能实现呢。可见,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我当然也有梦想,我在读小学时,人生理想就是当记者;五六年级时,我的理想是当作家。前不久碰到我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提醒我,十年前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你知道当时我什么感觉吗?人生最悲惨的不是无法实现理想,而是实现了理想之后发现无路可走。我的这些愿望貌似都实现了,可我站在原地,却有点哭笑不得。

    

     我记得大学毕业前,我曾到过我们当地的一家很小的报社实习,我还托了一点关系,但后来得知的告诫是:你进不了我们报社工作,得更硬的关系更强的后台才行。我并不那么在意,因为当时我已考上了研究生;几年后毕业,我先是到了一家一直仰慕的杂志社当编辑记者;没几年,就进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报社工作。一切都顺理成章。加上我偶尔也写写文章,还在上学期间就出过书,确实有人称我为“作家”。

     而现在,纸媒这个行业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呢;记者们纷纷出走,不是创业就是做公关,或做自媒体;还在采访写稿的,都焦虑得要命,不知道能写几天了。

     我曾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苏珊·桑塔格,迷恋福柯,还有什么乔姆斯基、以塞亚·伯林、艾柯,等等;读的都是《通往奴役之路》《热带的忧郁》……胃口非常好。那时的我,曾对同事诚恳地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苏珊·桑塔格那样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非常难,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结果呢,在我说完这番话的五年之后,在网络上“公知”就成了骂人的话了;因为我也写时评和社会文化评论,那真是妥妥的“公知”啊,不骂你骂谁?

     谁也不能预见二十年之后的世界潮流发展,不能怪我。但我在反省。像Angelababy这样的女孩为什么能早早就立下宏大而很值钱的梦想,值得一辈子去奋斗;而我屡屡立志,实现了也不开心?

    

     现在明白了,那是眼界不一样。

     我喜欢写作,小时候最值得我羡慕的事情,就是能在当地那家小报纸上发一则豆腐块。以前有位老师在上面发过一则“读者来信”就用来吹嘘了好几年。那时怎么会知道,以后我每年都会在各大著名媒体上发表二三十万字的文章?但这,根本就不值得当一回事,也跟所谓的“成功”毫无瓜葛。

     现在这个世界的评价体系,和从前相比,已天翻地覆了。

     以前的识字课文里,还有过“小明考上北京大学,小红当上售货员,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因为政治正确,而是在当时商品极度短缺,售货员确实非常吃香,非常傲娇。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的争论,因为体制内的学者工程师只能按级别每月领十几、几十块的人民币当工资,而释放了活力的个体户和小商贩则看上去获利颇丰。

     同样,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也三五年轮换一次:以前最热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后来是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最后不管什么专业,大三大四通通都去报考公务员了。——不过,“八项规定”之后的公务员又没有那么吃香了。时代翻页像翻脸一样,跟不上啊。

     谁也不能预知以后的兴衰好吗?要是什么当红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就只能当一头鼻子前吊着胡萝卜的推磨的驴,永远吃不上。人到底还是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而且,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越远。它不保证你走上“成功学”的通衢大道,但能让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巴尔的摩的皮博迪图书馆

    

     巴西里约热内卢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

    

     中国宁波的天一阁

     看得远当然需要条件,许多人天生的起点就不高。我也是啊。就以一个写作者密切相关的阅读为例,中学时,我的阅读经验是四大名著和各种狄更斯巴尔扎克们的世界名著,在周围我已经算鹤立鸡群了。上了重点大学之后,才知道一些上海同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都远超于我,我一下子懵了。他们读的是拉美“文学大爆炸”,读的是《西方的没落》,读的是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寻羊历险记》(港版或台版);而差不多过了十年,后面这几本在之后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村上春树才开始在中国走红。而我,当时连卡夫卡都没读过呢。

     来自国际大都市的孩子们,在见识上完全碾压来自小城市的我们。辛辛苦苦奔到终点,发现这只是人家的起跑线。

     谁能不迷惘呢!

     工作之后也同样如此。在我记者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背景是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时看到的是知识的贬值,有时看到的是行业的没落,有时看到的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坍塌,有时是喧哗,有时是骚动——无时无刻不在摧毁着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信心。

    

     所幸的是,我知道我和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差距,也努力在弥合这种距离,一直在校正自己。

     我并不是那么在意“成功”,在个人生活进入舒适区之后这玩意儿对我来说就不重要了;如何在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皈依,对抗平庸与荒芜,更重要。还是用王小波的浅显的话来说吧: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能,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能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我花了点时间,从源头开始,读了《史记》、读《汉书》《后汉书》《辽史》和部分《宋史》,有的还不止看了一遍,作了许多笔记,写了不少文章,出了点书,包括历史长篇小说。从读史书开始,我就像忽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历史其实就是最好的社会学教材,它饱含着社会的元规则和最深的人性,我有了能力读懂这个世界了。就仿佛是走了无数的路,读过无数的书:我知道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哪些是将要被浪费的。最后能留下来的痕迹的,会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我还懊恼自己选择了当记者、当作家、当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么?当然不了。我只会尽力把它做到极致而己。

     这个世界不缺成功者,但更不缺脑子一团浆糊、不知自己要什么的人。如果两者只能挑一样,我愿意选择头脑清醒,内心清明。

     这几天,一篇微信文章广为流传《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了?》,文中举了很多数据和例子,来证实现在的年轻毕业生的起薪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不易。当然,这里有很多社会原因,也有阶层固化的悲哀。但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以叔本华《关于思考》来结束吧:

     “在思想世界里,只在精神,没有肉体,也没有重力的法则,更不会为穷困所苦。所以,有优美丰饶心灵的人,在灵思来临的那一刹间所得到的启示,其乐趣绝非俗世所能比拟。”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花期》

     -作者-

     侯虹斌,作家,腾讯大家签约作者;著有《活在汉朝不容易》、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多本著作。微博:@侯虹斌,微信公众号:阅微闺房笔记(guifangbiji)。

     -主播-

     林静,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购买【神奇的《解答之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十点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