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好文章:中国父母是剥夺孩子学习乐趣的大行家
2015/12/11 教子有方

     来源:家长公会(ID:Parents_Guild)

     中国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无意地摧毁孩子的求知欲。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深思,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文章摘自订阅号家长公会(ID:Parents_Guild)这个订阅号上的内容很不错,不容错过,强烈推荐关注。(二维码在文后)

     我要谈论的学习动机,绝不仅是学生爱不爱写作业背课文,而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如何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勇气。

     本来,人的学习动机,或者叫求知欲也或者叫好奇心,是一种本能,而且是唯一被社会道德鼓励的本能,不像攻击本能和性本能那样要不断受到超我的抑制。按马斯洛的说法,这一块叫无压力区。可为什么很多人在无压力区反而发挥不出来呢?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图为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首先我们得“归功”于家长(这里特指中国家长),他们在剥夺孩子学习乐趣上,几乎个个无师自通,常见方法有:比较法(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内疚法(你对得起父母花的钱吗?),暴力法(不解释),好奇心本是与生俱来,学习本身就能带来愉悦,但强迫性学习使孩子一旦拥有自由空间,便立刻放弃学习。

     当然,老师也功不可没,方法和家长类似;还有我们的社会;再抄马斯洛的一段话吧,大师就是大师,死了几十年了,好像说的就是今天:“在那些新闻、消息、事实来源被切断的国家,在那些官方理论与明显的现实极相矛盾的国家,至少一部分人会不相信任何价值,不报任何希望,甚至怀疑不言而喻的东西,人与人之间一般关系的深刻的瓦解、丧失道德。另一部分人似乎采取更被动的方式;沉闷、顺从、丧失主动性、丧失能力和与世隔绝。”

     好吧,还是只谈家庭吧,毕竟这方面是我们普通人有可能改变的。附带一句,在我看来,学习动机的问题包括两面:过强和不足。学习成瘾与重度厌学都是有问题的,甚至前者更严重些;学习成瘾比网络成瘾也更像病些,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网游好玩,写作业不好玩,对不好玩的事成瘾,应该是病的更重。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学生出现厌学现象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有直接关系

     在我遇到的,学习动机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背后,通常都有心理扭曲的养育者,扭曲的家庭关系。(当然,这个结论也反映了我精神分析的偏好)看几个例子吧:

     1、 一个孩子上小学后,第一次考试,得了99,父亲淡淡地回应:为什么不是100?考了班里第二,会被责怪为何不是第一,考到了第一,又会被骂为什么不是年级第一。到了中学,这个孩子每门没有超过30分的,因为对他来说,99和0分没有区别。

    

     △近日,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在网帖中自述:上周五进行了数学测试,我女儿99分,是倒数第三低分。一分之遥,隔着的是“如山的压力”。这个帖子引发了家长们的广泛讨论(华商报)

     2、 一个初三女生,对自己的分数要求苛刻到令人发指,她会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讨论试卷的评分标准,以致老师们在校园里遇到她都躲着走。原来她有一个苛刻的母亲,她似乎从未见过母亲笑的样子,她采取了和上例中相反的应对方式,其潜台词:好吧,你不就是要一个好成绩吗,我给你一个最好的,然后,我还清了。

     3、 一个父亲发财后,整天不在家了,母亲则是个家庭妇女,她唯一的事情就是照顾女儿,母亲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唯一的价值就是能让女儿有个好成绩,女儿对此产生认同,也坚信自己活着的唯一任务就是考个好分数,以帮助母亲实现人生价值,结果成绩却是每况愈下,因为在潜意识层面,这孩子对母亲的怜悯会转化为:把自己变得比母亲优秀视为对母亲的背叛。

     4、 一个家庭中,母亲非常优秀,她不停滴抱怨老公如何不思进取;而儿子的成绩永远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位置,精妙地保持着家庭的平衡。

     5、 “妈妈,你喜欢我吗?”“你要是听话,我就喜欢你?”,这种教育方式传达的是:爱是有条件的;并且,你生命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达到什么什么,你才配什么什么。这种情境下长大的孩子,面对每张试卷都会觉得是自己的判决书。

     6、 “爸爸,我想……”“你不要想,这不是你操心的事儿,你只要……”然后,这孩子真的成了一头猪。

     7、 一个男孩,人生第一次自己打开冰箱门,吃了一个冰棍,被打;第一次发觉夏天时,可以把头伸在水龙头下享受清凉,被打;人生第一次发现练习册后面的答案老师居然忘撕了,于是作业3分钟搞定,被打;后来,他永远是朋友中学习最差、乃至挣钱最少的一个,所有的成功、所有的享受都会让他产生负罪感、无尽的焦虑、弥散式的恐惧。

    

     △调查显示,有 12%—18% 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有时打孩子和偶尔打孩子的比例更高。在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全班43人,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挨过打

     8、 一个孩子,假如所有的方面都被成人贬得一无是处,只留下一个安慰:“其实你挺聪明的,只要认真学,一定会有好成绩的。”那么,他怎么可能用功学习呢?聪明,是他唯一的稻草啊,如果用功了,万一成绩还不好,那岂不连最后的支柱也没有了,犯不上冒这个险。至少维持现状,可以让他宣示:不是我笨啊,我只是不用功而已。

     以上这些讲完,那么,有什么用?从技术层面而言,我没有普适的家教模型可推荐;但从情感层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而感悟一定会带来改变,无论父母还是孩子。

     强烈推荐公众号“家长公会”,这个号上的内容以观点清晰犀利著称,阅读价值很高,还会不定期给读者派送福利。关注后还会自动推送最新的中国高中排行榜,这可是择校最实用的参考依据。这个榜不仅有全国高中排名,还有分省排名,很详尽。

     添加方式:搜索微信公众号 Parents_Guild (长按复制),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