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哥哥压死4个月大妹妹,想生二胎的父母一定要看看!
2016/1/10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一家四口,有儿有女,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伴随着一声声焦急的救护车急救声,这个家庭原本的宁静被打破了……蒋来(化名)夫妻俩有个大儿子,今年才3岁,还有个小女儿,刚满4个月。出事那天,夫妻俩去地里干农活,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家里。

     夫妻俩忙完就赶回了家,看到儿子正在妹妹那里玩,还以为儿子在哄妹妹呢,走近一看才发现儿子整个身子都压在了妹妹身上,小女儿的整个脸都已经发紫了,呼吸也十分微弱,怎么叫都没有反应,夫妻俩赶紧叫来救护车,将孩子送去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了心肺复苏和胸外按压,同时迅速召集全院相关科室专家进行抢救。令人可惜的是,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孩子仍旧离开了人世。夫妻俩抱头痛哭。

     后经医生诊断,女婴是死于意外窒息。由于哥哥压到了妹妹,具体压到了哪里,压了多久都不知道,所以医生也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窒息。事后参与急救的医生惋惜的说到:“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很多人想生二孩,但一定要问问自己,带孩子的人手够不够,有没有时间陪孩子?家长应尽量避免把幼小的孩子留在家里”。

     没错,生二孩之前,妈妈们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或者家里还有没有老人能帮忙照看孩子。否则的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孩子只能你一个人带,还要干家务活,到时候可能忙的连歇脚的时间都没有。那份辛苦,那份劳累,那份吃力,唯有妈妈自己能体会吧。就算有人帮你照看孩子,你能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爱吗?有时候,大孩的嫉妒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美国休斯敦一名19个月大的女童被哥哥姐姐关进烤箱后活活烤死。

    

     当时孩子们的母亲出门去买比萨,把孩子们留在了家里。小女童的两名三岁的兄姐告诉警方,他们当时带女童到厨房,然后其中一个人把她放进烤箱里,另外一人开启了烤箱电源。这对哥哥姐姐还说当时女童在被困在烤箱里面的时候有踢烤箱的门。当母亲回到家中时,发现孩子们在厨房。而她的小女儿当时倒在地上,身上有多处烧伤。送到医院后,还是没有挽回生命。

     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先给孩子做好辅导工作,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千万不要再造成悲剧!

     “家长平时就要注意做好这四项预防,以便真有急事需要暂时离开孩子一下的时候,能确保孩子的安全。一、触电:孩子好奇心比较重,就喜欢玩家里的家用电器、电线和插座等,有的甚至放在嘴里吃。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家长平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和监管,不让孩子随便碰触电源开关;一切与电、火有关的东西,都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二、中毒:这类意外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所以在他们手边的东西都会成为他们的“零食”。大人平时放在外面的药物,甚至是灭鼠药等,都有可能被孩子吃掉,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家长一定要将家中的危险药罐和有毒物质收藏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

     三、误食:由于误吸黄豆、花生米、硬币、玩具零件、纽扣和笔帽等而导致窒息的儿童意外事件可谓是五花八门。孩子的眼睛很厉害,能发现大人都看不见的细小物件,拿在手里玩够了,就会不小心地吞下去。作为父母,务必要严格保管好零碎杂物,同时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四、坠落:小孩子都喜欢爬高,幼儿爬上沙发摔下来都有可能伤到头部,有些淘气的孩子甚至会爬到阳台上,如果家里的阳台、门窗没有保护措施的话,孩子很可能因为恐惧而坠落,那就不堪设想了。

     儿童安全顺口溜门窗使用安全扣,窗户旁不可攀爬;热水瓶他够不到,饮水机不烧热水;低处电源移高处,药品放的远远的;刀和剪子拿不到,随时关好厨房门;零食不能单独吃,才能健康的长大。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大的心事,只要平时多留心,孩子一定会平安长大。

     教子有方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复括号内数字观看精彩内容

     【0001】海量免费“绘本、儿歌、动画、早教”资源

     【1228】儿子不学习,爸爸干脆让他考零分

     【1229】陪孩子做作业就是抓习惯,现在还不晚

     【1230】期末了,爸妈就该这样陪孩子学习

     【1231】5岁孩子吃了它,食道被烧了一个大洞

     【0101】体寒要吃、皮肤干燥要吃、长痘也要吃

     【0102】二胎开放后,老大的日子每况愈下啊

     【0103】《芈月传》:一个国家的兴衰在母亲手中

     小编工资已与此

    挂钩,求!打!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