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假期作业,没有领导讲话...古人开学都干啥?第一项就惊呆了! ||原创
2016/2/29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现在的中小学新学期开始时,都会提前一天返校,在班主任安排下打扫卫生、领课本、交作业等,算是开学前准备工作。那古代的学校开学前都做些什么呢?

    

    

    古代学生新入学可比现在隆重多了,要举行名为“入泮礼”的入学仪式,分“正衣冠”“拜师礼”“净手礼”“朱砂启智”等几个环节。虽然流程复杂,但是带给学生的仪式感、责任感、庄重感却很强,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一、正衣冠

     正衣冠,便是整理衣帽,保持仪表整洁。古人说: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古人为什么把孩子的仪表整洁这件小事放在第一位来强调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好几天不洗头,脚也臭烘烘,袖子擦鼻涕擦得黑乎乎的,那同学们愿意接近他吗?他自己每天学习生活能打得起精神来吗?

     个人仪表是自己给别人的最直观印象,整洁的着装、干净的头发指甲都能让别人更乐于接受自己,所以,教给孩子注重仪表也就是交给了孩子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处世之道!

    

     另外,一个注重自己仪表的孩子,往往也更注重保持自己身边环境的整洁。

     第三,整洁的仪表也会让孩子更有精神,学习生活充满活力。

    

     二、拜师礼

     拜师礼是先拜孔子画像,再拜自己的教书先生。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孩子的“敬畏之心”和“归属感”“认同感”。

    

     为什么有的孩子敢于顶撞家长、老师,敢于跟爸爸挥舞拳头?往往就是“敬畏之心”的缺失,一旦老师、家长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失去了足以让孩子敬佩的专长,叛逆往往也就开始了。 为什么我们让孩子叫“爸爸”“妈妈”,而不希望孩子直接喊我们的名字呢?可能因为“爸爸”“妈妈”这样的称谓能够表明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完整有序的,能让孩子有“归属感”,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

    

     三、净手礼

     净手礼,就是在水盆中象征性洗手,寓意洗去杂念,一心一意学习读书。

    

     这个环节强调的,或许就是对梦想的单一、执着。水是纯洁的象征,在茶道、西方婚礼等仪式中都有净手礼这一环节。

     我们虽然没必要让孩子仪式性地洗洗手,但是开学前一定要让孩子理理发、洗洗澡,这种洁净、清爽的感觉会让孩子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心底对新学期也充满了尊重。

    

     四、朱砂启智

     朱砂启智,就是由教书先生用朱砂笔在学生额头中心点一个红点,寓意给孩子开启智慧,从此心明眼明,学业有成。

    

     老祖宗的礼法自有它的道理,“入泮礼”我们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地搞了,但是“入泮礼”中可借鉴的部分家长们不妨多效仿。

     让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给孩子树立敬畏之心,帮孩子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教子有方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一个神奇的微信号“小淘妈”,勇揭育儿黑幕、母婴用品辣评、贴心知识推荐。

    

     每位妈妈都希望给宝宝最好的,这里的每一件宝贝都是淘妈精心挑选、亲身体验的,都充满着妈妈对宝宝的爱,“小淘妈”将成为众位辣妈萌宝的贴身小管家。别犹豫,长按上方二维码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