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教育部政策出台,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孩子开学前家长必看)
2016/8/9 教子有方

    

     关注教子有方,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来源:择学堂(ID:zexuetang_com)

     优妈荐语:教育政策每年都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变化着,在这样一个重视应试教育的国度下,校内学习的方向又是怎样呢?

     优妈今天跟大家全面解读教育部的最新政策,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啦,这关乎每一位孩子的命运哦,家长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去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

     今年,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变动又或多或少地变动着。对此,小宝对此文件的分析是至少有8个激变要早应对,从幼升小到高考,家长都应全面贯穿理解。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 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 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教改后你进了什么学校相比较教改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够进什么班将起更关键和最直接的作用。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常态化发现和培养。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小升初升学,功利性很强,现在功利性因为小升初升学模式和直升校的缘故已经被极大弱化了,但与孩子的前途、未来的关系却被强化了,所以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了,后者变得更重要了,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比如:

     分班、分层、一年多考课程的设置、安排、师资调配、课时设置、教室利用、课程研发、学业课程与高考课程的配置、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等等。

     都会与以往完全不同,对每所中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其中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最关键的,对学校的要求远胜过对每个学生的要求。

     对普通高中校而言,更优的师资是保障“差生”能超越自身能力有更好、更高起点的决定性因素。

     高考改革后最重要的学科是语文、英语、数学,语文会更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偏“文”。

     以北京为例:从近3年的高考成绩看,朝阳区文科一本率25%左右、海淀区文科一本率29%~34%,东城区文科一本率平均为41%~45%、西城区文科一本率为48%~51%,其他区县与这四个城区的差距都较大、很大。相对来讲,教改后相对来讲对这四个区更为有利,可以按照比例依次排序。

     另外,对一些中学也会带来不小影响。其中,海淀区最受益的是101中学、对西城区来讲最受益的是北师大二附中、东城区是二中、朝阳区是朝阳外国语学校等。八中、八一学校历来高考,同校文理差异在重点校中最大,2014年八一中学理科一本线超过96%,文科一本线只有89%,这在北京市重点校中是罕见的;八中2014年高考,文科全校平均分仅为608分,还不及知名度远逊于它的161中学的621分、13中620分、广渠门中学612分、15中610分。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

     ●思想品德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

     ●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身心健康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艺术素养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社会实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一些小学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一到初中便掉队了,无论如何努力成绩都很难见起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答案在这里(点击蓝色标题阅览):升入初中才发现,小学数学竟如此重要(文末有福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