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阳气始衰,艾灸补阳祛百病
2016/8/26 快乐妈咪艾灸馆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快乐妈咪艾灸馆”关注我们,做自己的健康顾问。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容易给人的心理、生理带来一定影响,若不注意保健养生,就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古人称之为多事之秋。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阳气便容易出现不足,就会出现爱起夜、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所以,秋季养生适当补充机体阳气尤为重要,而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是很不错补阳选择。

     中医中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精若足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这里说的就是保命长寿、除病祛邪,扶阳是不二法门。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这里的灸法就是指的艾灸。

     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艾灸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份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

     秋季养生,记住这两个补阳要穴:足三里和关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抗衰老的有效穴位,按摩和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的作用。

    

     关元是任脉穴,在下腹部的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经常艾灸此穴有培补元气补脾阳的作用,增强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可用艾条做艾灸,每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各1次,每次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关元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触动了你,同时对您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帮助,请分享给他们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快乐妈咪艾灸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