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尝试分答、值乎、Live的几点心得
2016/6/6 warfalcon
6月7日晚上8点,我有一个阅读方面的在线分享,喜欢大家加入。
本来想写篇阅读文章,但睡前刚刚尝试了值乎,并回答了几个问题,随便写几句最近尝试分答、值乎、Live的几点心得,写得比较散,有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扩充。
在二、三年前就开始认为未来是一个碎片化品牌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的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一旦建立起个人品牌,就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而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已经不用太久,现在开始有个人品牌的人赚钱就已经越来越容易了。
我在Blog时代积累了100多万的RSS订阅用户,但说实话这100多百万的订阅用户基本上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收益,唯一的收入也就是在Blog挂的GoogleAD每个月能有200、300美元的收入,当时就是认识不少优秀Blog的作者,发现大家都类似。变现的机会非常有限,无非是写书,然后做培训。给报纸杂志写专栏,也有不少人靠网上积累的知名度去互联网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创业,但整体上来说,基本是纯义务输出,回报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回报的情况。
但等到微博的时代,就开始不一样的。认识一些人已经在2010、2011年就已经可以靠一个或几个帐户,一年赚到几十万、上百万,但毕竟能赚到的人很少,而且用的方式大都是比较灰色,都是营销、段子号的套路,把别人的资源放到微博上,纯粹正常光明的机会相对较少一点。经常没过多长时间,微博的大块利润就已经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基本上是段子手报团的天下,营销号虽然还是能赚钱,但对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一些500强或大品牌的广告投放中占据的份额很少。
在微信公众号时代也是同样的套路,早期基本上是营销、段子号的天下,那时候可以说不需要投入太大的资源就能积累几十万或上百万粉丝,而老老实实做原创的个人号,基本上很少有人关注。辛辛苦苦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文章,一瞬间就被大量营销号复制的过去,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办法。但这一切从腾讯在2015年提出 微信公众平台侵权投诉指引 开始,然后开始在微信上内测【原创】标记,微信公众号上的生态开始走到正面循环,高质量的原创文章的权重越来越高,各大品牌广告的投入也开始慢慢倾斜找有影响力的品牌,从去年六月之后,很多微信号开始从个人转到团队化,收益也慢慢从几千几万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方向进行提高。
特别是今年,月收入10万以上的微信号越来越多,有成千上万的微信号,可以靠微信号上的收益来生存下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前的单打独斗很难有竞争力,整体向团队的方式转化,日常的工作流程开始系统化、流程化,特别是非常多的媒体人都出来运营微信号,把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转移到微信公众号上。一个普通人再想运营到几十万或上百万,要付出的成本、精力越来越大,机率越来越小。
最近几天开始尝试在分答上回答问题,基本上能一天回答10个问题左右,到现在为止在分答上回答了74个问题,收益在2200元左右。认识的好几个朋友,在分答上的收入快要过万了。今晚上临睡前,发现知乎的值乎升级了,新版的值乎类似分答,也是可以通过付费提问来赚钱,刚才回答了3、4个问题,有60多元的收入。有几个大V的收入已经是几百或1000千多了。
包括前几天的知乎Live,也很有兴趣,虽然还没有收到邀请去开Live,但去参加了几场,觉得花上几元钱,听上某方面的达人针对特定话题分享60-90分钟,并且可以提问,还是比较超值的事情。
而且今年开始,在网上授课的人也越来越,一场微课,收入几千到几万也不太困难。有些人一套课程能收入几十万或几百万。
以前做自由职业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的不稳定,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收入渠道,可能需要花上半年或一年时间,个人感觉最近一、二年,遇到的各种合作机会越来越多,不提大额收入,明显觉得赚上几百或几千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但这一定的前提,你需要一个有点影响的个人品牌,很多人会主动找上门来合作。
有些想法和打算的人,应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建立你的个人品牌,越早越好,一旦你积累了5000-1万的粉丝,基本上就可以靠各种方式来生存下去。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旭日
坚持太极拳155天,引体向上36天,感觉体质明显增强了,每天一遍做放松操,打一遍太极。引体向上每周增加一个,现在能一次做11个,计划100天内能一次做20个。坚持。
@开水牛奶炒火腿
已经坚持连续一百天运动了,瘦了十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warfalcon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