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看市 | 关于二次测试(一)
2016/6/11 期货日报

    

     编者按

     大咖看市栏目的本期作者是现居美国的交易员孟洪涛先生。他是前美国美林银行资管部风控总监,从事期货交易超过10年。在行业内,他不仅是顶级的交易员(取得了骄人的交易业绩)也被认为是期货交易、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方面的专家。本栏目近期将陆续推出孟洪涛先生对中国及国际期货市场的分析、交易方法的理解及交易心得和感悟。

     (栏目更多往期文章可在文末查看)

     面对具体的价格图时,公众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蜡烛形态及其后果,或者指标组合及其后果。这种分析方法最根本的弊病在于其判断的根据:表象(蜡烛或指标形态)。比如你问他们上涨(或者下跌)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的时候,他们会说:某某几何形态告诉我们……或者某某均线如何如何,或者MACD如何交叉或开口等等。如果市场简单到可以利用表象就能准确判断的话,那么所有参与者都是赢家,那样市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市场的存在需要公众前仆后继地贡献资金。

     与公众不同,聪明钱的判断依据是价格背后水更深的地方。他们也看价格形态,但是通过形态他们剖析其背后的牛熊角逐,比如谁主导了这个形态的形成过程,促成这个价格形态的意图,以及这种形态带来的卖压和买压的变化。

     最近读者反馈多次提到ST(二次测试)。ST的作用是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确认具体的价格形态或者指标形态(表象),而是确认买方和卖方的压力,市场参与者的意图,以及供求关系。比如超卖高潮(SC)这种大规模抛售的背后有一种力量的转换:既然当天有如此巨大的成交规模,说明巨量卖盘流入市场,同时有巨量买盘接收。那么在这两种巨量参与之间,我们更注重买方的巨量参与,因为熊市中出现买方的巨量参与,说明价市场在下跌过程中遇到了需求(并且需求正在努力战胜供应),这是我们真正要截取的市场背景信息,也是我们判断的依据。这也是公众和专业炒家的区别所在。上面是2015年7-8月纽约金日线(短线),大家在看下面的解释之前,先尝试着找一下PS, SC, AR, ST。

     在需求初次进入市场之后,市场中的卖盘是什么情况呢?SC这种大规模的抛售已经把大部分公众吓跑了吗?能够回答以上问题的是ST。如果ST的过程是缩小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说明大部分公众已经在SC中投降了(筹码卖给了CM),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卖盘参与下跌了,从而证实(1)熊市暂时停止,因为能够导致熊市继续的卖盘的压力已经不足。(2)初次支撑得到了巩固。下面我们看分析。

    

     如图所示,价格跌到了1的那一天,成交量猛增,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降价遇到了第一次大规模需求(PS),至于这个需求起多大作用,是否能持续下去,以及供应是否在需求的扩大下逐步稀少,是我们后面的观察重点。

     市场经过几天休息之后,再次大规模下跌,这是继初次支撑之后,卖盘再次大规模流入市场,我们知道紧跟初次支撑(PS)的是恐慌抛售(SC)。SC告诉我们需求还在持续扩大(CM继续接盘)。那么在需求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市场上是否还存在大量浮动供应(卖盘),这个确认留给ST!(我们需要的信息是供应进入短缺状态,这样下跌就会暂时停止,为价格进入吸筹和上涨创造了平台)。

     3是SC之后的自动反弹(AR),3-4的成交量递减说明随着价格下跌,卖盘逐步减少。特别是3-4这几天的收盘价非常接近,说明卖压减小,前面形成的支撑(2的底部)不会受到威胁。4(ST)的成交量回答了上一段末尾的问题:熊市暂时终止,市场上的浮动供应已经逐步稀少,原来象SC那种大规模抛售行为已经不复存在。

     有同学说ST可能是下跌中继,解答这个问题不难。我们自己必须清楚知道这个怀疑根据来自哪里:(1)是来自自己的主观思维或想象?主观思维不是判断市场的根据,是人为的想当然,市场不会理会人怎么想的;(2)是市场自身行为告诉我们这里是下跌中继吗?但是此处的市场行为告诉我们:促使价格下跌的动力已经无法恢复(要是3-4这个下跌带来大规模卖盘,说明下跌还可能继续。可是4的成交量告诉我们,价格跌到它的底部的时候,没有大规模卖盘流入市场,也就是说,能够使下跌中继成立的动力没有出现)。

     知道了判断根源,对自己怀疑的东西就清楚了。大多数的怀疑来自表象:比如蜡烛形态,以及每个指标信息不一致(自相矛盾)等等,此刻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剖析产生怀疑的根源:人的情绪和主观思维。

    

     往期回顾判断趋势的工具(一)

     判断趋势的工具(二)

     判断趋势的工具(三)

     趋势的判断工具案例

     趋势到顶的判断工具

     趋势到顶的实战技巧(一)

     趋势的判断工具——底部(一)

     趋势的判断工具——底部(二)

     公众的情绪和市场的自身行为

     隐形派发(投资者是如何成为接盘侠的)

     如何培养自身的交易风格

    

     期货市场权威媒体《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号

     内容覆盖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大宗商品现货

     提供各市场高手故事、经验分享及各类干货

     让你真正深入了解期货市场的公众号

     期货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联系方式:0371—65611275、65612504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期货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