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留学生身边的美国同性恋群体
2016/6/15 凤凰网
美国同性恋夜店枪击案震惊世界,LGBT人群也被公众所关注。凤凰编辑部里有一位在刚从美国回来的实习生,她所就读的大学中就有不少同性恋群体。在交流相处的过程中,实习生同学对他们有了很多的了解。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本人女,爱好男,就读于美国一所"大基校",目前在国内进行暑期实习。
简单来说,我从中学开始就生活在一个部分男生性取向都有待考证的学校,大学也进入了美国一所"大基校"。所谓"大基校"就是全美对LGBT人群(非异性恋)最友善的学校之一。但是也正是这样,我逐渐了解LGBT这个群体。近日的美国同性恋夜店枪击案,令我震惊。所以我决定与大家分享一下,和这个群体交流相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也希望那些觉得"非异性恋的都是洪水猛兽"的读者们能放下偏见,少些谩骂。
一
麦当当(化名)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最好的朋友。7年里,麦当当一直以妇女之友身份穿梭在同学之中。大家私下也会说觉得他有点弯,当然更多的是开玩笑的。
直到一个深夜,麦当当打电话给我,话里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此情此景大家一定会以为,麦当当这是要跟我表白了!想什么呢!麦当当和我插科打诨、相互殴打的。真相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麦当当暗恋一个男生的故事。
麦当当在纠结半个小时后,终于说出了内心话。"我实际上喜欢男孩子,这么多年一直没敢告诉你,怕你嫌弃我。"这句话让我愣住了!毕竟这是我身边第一个真正出柜的人。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了天亮。麦当当说,他从初二开始就暗恋班上的一个略显闷骚的男孩子。约电影,约饭,约展览,麦当当说每次他们独处的时候,他都能感觉到那种暧昧的感觉。但是一回到学校,一切朦胧的感觉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5年了,麦当当和那个男孩的感情一直处在滞留阶段。
万万没想到!在毕业旅行时,他们被分进了一间房间。那间房还是个大床房!那几天晚上,麦当当整晚失眠,紧张,激动。怕翻身吵醒那个男生,只能僵在床上,脑子里想着是否要表白,是否要坚持。在纠结3个晚上后,麦当当决定放弃表白。他怕突如其来的表白吓到那个男生,也怕以后彼此见面都是满满的尴尬。
为了不再遮遮掩掩,麦当当高中毕业后,毅然决然地申请了美国一所支持LGBT的学校。现在,麦当当在有阳光、海滩的美国西边(当然还有帅哥)自由自在生活着。唯一遗憾的是,麦当当的父母一直逼迫他找女朋友,并且多次表达如果他是弯的就断绝亲子关系,导致麦当当不敢坦白,假期也不回国……
二
一直以为,在麦当当的故事洗礼下,我对LGBT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直到上了"大基校"。
"大基校"是一所地处美国东北角的文理学院,与综合性大学每节课几百人的教学模式不同,我们一节课在20-40人之间,上课形式以讨论为主。
由于我是传播学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都在讨论文化与社会话题。所以,每逢专业课,周围的同学们都跟鲤鱼跃龙门一样争先恐后地……出柜,并热切地带领全班讨论LGBT人群受歧视的问题。
期末一门课是做"人生转折点"话题的演讲,这完全就是给LGBT群体量身定制的话题。
一个妹子讲述了如何发现并正视自己性向的故事。妹子在为自己的性取向疑惑时,另一个同学很直接地问:你更想要他们谁的口水,他还是她?妹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于是,她期末演讲贯穿始终的重点就是"我想要她的口水"。
一开始我被这个简单粗暴的判断方式惊吓到了。但是,仔细想想, LGBT群体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喜欢一个人,不就是一些简单的细节,甚至一些渴望亲近的荷尔蒙吗?就连我校70多岁的教授爷爷也经常不打招呼就给我们发(单身)狗粮:
"我老公当年……"
"我老公每天等我回家……"
"我老公年轻的时候……"。
三
最后我要自曝一个自己的心动小瞬间。
第一学期哲学课,我错过了前两节课。当走进教室,看到老师在让大家讨论阅读材料时,我那是一脸懵逼啊!幸运的是,坐在后面颜值爆表的帅哥主动接纳我进组,把我带进上课的正常状况里。下课后,还把之前的笔记借给我。
当时,我觉得自己碰到了一个暖男男神,甚至有种冲动想去问他周末有没有空一起去玩。结果,隔天我看到了男神和另一个男生在图书馆摸头、抱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然,后来我们成为了讨论哲学问题的好伙伴。
其实LGBT没什么奇怪,更没什么可怕的。就像我喜欢吃番茄炒蛋,而你们可能不喜欢。不喜欢不吃就是了,总不能阻止我吃番茄炒蛋。更不能,因为不喜欢吃番茄炒蛋就来打我吧!
LGBT不是什么怪兽,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只是相亲相爱大家庭中的一员。
“凤凰网(ID:ifeng-news)”是凤凰网新闻频道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除了提供关于重磅事件、政经热点的“大新闻”,也推出有趣味、有营养的新闻解读。欢迎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凤凰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凤凰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