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 6个错误观念 有你吗
2016/4/20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每日一歌
在糖尿病防治的过程中,有些错误的观念存在,我们一定要把它改过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错误观念一:血糖高不要紧,并发症最可怕
并发症是在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高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直接病因。如果不重视病因控制,等到有了并发症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
错误观念二:血糖高时如果变成尿糖排出去就好了。
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的减少或/和敏感性下降,表现为胰岛素作用不足,血糖不能被机体利用而产生能量或转换为能量的储存形式。
目前较少用监测尿糖来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状况,因为尿糖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血糖水平。
回过头来说,血糖不是“一潭死水”,人体除了不断地从摄人食物补充血糖外,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机体会将蛋白质和脂肪转换成血糖。只要生命继续,血糖是尿不完的,流失的是无法利用的能量,消耗的却是生命赖以维持的营养。所以,通过合理治疗降低血糖,让能量得到有效利用和储存才是正道。
错误观念三:老年人血糖可以适当高一些吗?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即可。于是,许多老年人就认为自己的血糖也可以适当高一些。其实这是错误认识。目前血糖的控制标准在所有年龄段都一样,即优秀(空腹在小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小于7.8毫摩尔/升)、差(空腹大于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大于10毫摩尔/升)和良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错误观念四:胖人才得糖尿病。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事实上,糖尿病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l型糖尿病多“喜瘦”。2型糖尿病则“有胖有瘦”。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现代谢紊乱的可能性更大。此病多为成年人,35-55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段。
错误观念五: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很多糖友在疾病早期非常重视甚至很紧张,恨不得吃遍天下良药而疗疾。但时间一长,往往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停药。等到某一天突然发现并发症了才想起吃药,但是追悔莫及。
是否停药,要根据治疗后血糖恢复情况判断,医生和患者说了都不算,疾病本身说了算。即便是可以停药的患者,也必须不间断地监测血糖,以便在血糖升高时及时恢复用药,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延误治疗。
错误观念六: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
许多人仅将餐前血糖值作为鉴定糖尿病的标准,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准确。
餐前血糖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此外,也有不少糖尿病病人没有糖尿病的任何症状,也不接受常规体检,直到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到医院检查,延误了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有的患者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去肾内科就诊,也有的患者外阴瘙痒去妇科就诊,或有经久不愈的伤口感染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测血糖排除糖尿病。


以上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注重控糖养生,在追求健康中享受美好生活!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xuetang1688
控糖 | 调养| 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