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除湿」机会 别错过
2016/5/20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中医比西医重视出汗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

     比较起来,中医较重视出汗,并且会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公众号脉脉养生只做最新最专业的养生知识。

     中国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甚而还主张:

     ■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

     「汗为心之液」,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由人体出汗的状况,观察心脏的盛衰,因为出汗太多,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如果钠离子不足,便会抽筋、心脏无力,严重时甚至还可能昏倒的情形。

     ■出汗可以清洗毛孔,排出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及废物。

     西方科学家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

     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

     中医认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汗却不能像下雨一样地流。不正常出汗: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

     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实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实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西瓜、水梨等食物。

     「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象是人参、粉光参……等。

     2、盗汗:晚上睡着了才出汗,醒了就不会出汗。

     ●原因:体内的阴液不足。

     ●治疗:服用「当归六黄汤」,或是吃点滋阴降火的药,象是知母、黄柏、黄连等。

     更年期妇女可以吃点山药、野葛根、虾与牡蛎等食物。

     紧张、压力大的人,可以用点菊花、牡丹皮、知母等药材。

     ■太少或不出汗

     ●原因:

     1.外寒─天气或环境寒冷所致。

     2.内寒─人体阳虚而无力发汗。

     ●治疗:适度吃一些「辛味药」,让人体的「阳气」宣发。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春夏养阳,可以运动出点汗。秋冬养阴,不宜过度运动,汗应该流少一点。

     建议夏天最适合运动的时间是早上5~7点,太阳才刚出来的时候,以及下午3~7点阳气开始转弱的时候最佳。

     不流汗易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体型较胖的人因为比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愿意运动,只想待在冷气房里。中医师劝胖子多动,以免形成恶性循环,身体不但愈来愈不健康,身材也将愈来愈胖。

     不过,虽然胖的人在运动时,会因为阳气虚而气喘,但是运动确实可以带动阳气的循环,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所以,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减肥,一是要靠运动持之以恒,另一个则是要透过「补气」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由出汗预测健康

     1、出汗时间:白天不正常出汗属于「阳虚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属于「阴虚盗汗」。

     2、出汗部位: 「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手足心多汗」多半是阴虚,也可能是胃热或热症。

     ▼「心窝、胸口多汗」多半是因为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心脾虚弱」。

     3、汗的气味: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有关,一般属于「肝热」。

     4、汗的颜色:黄汗、红汗或黑汗分别代表身体不健康的征兆。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如果在夏天有较大的运动量,或较长时间晒太阳之前,可以先吃些生脉饮,或补中益气汤。

     而吃些西瓜、丝瓜及莲藕加牛奶等饮料,也是不错的夏天保健饮料。不过,体质或肠胃过于虚寒的人,以及妇女月经期间不宜吃西瓜。

     夏天正确吹冷气的方法:

     1.温度:一般在摄氏26~28度最佳。阳气盛的年轻人或小孩,冷气的温度可以再调低一些。但年纪大、阳气虚的人,则温度不宜太低。

     2.穿着: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穿着薄的长袖、长裤。

     3.其他禁忌:

     ▼避免频繁进出室内外。

     ▼出完汗先擦干再进入冷气房。

     ▼避免在冷气房中运动、吃麻辣锅引发出汗,造成阳气虚衰,无法产生抵抗力与循环力来保护人体。也不要在冷气房吃冰冷的食物、饮料,在体内产生寒气,使得阳气被过度压抑。

     4.时间:每天至少开窗1小时,让空气充份流通,避免孳生病菌及霉菌。?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以上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注重控糖养生,在追求健康中享受美好生活!

     xuetang1688

     控糖 | 调养| 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