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胰岛素也能治糖尿病?新基因改良技术有效吗
2016/6/2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基因改良技术“定制”出一种名为Melligen的细胞系。它能根据人体血糖水平变化自动产生、储存和释放胰岛素,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1新基因改良技术真的有效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全球患糖尿病的成年人超过4.22亿。
而注射胰岛素恐怕是糖尿病患者最麻烦头疼的事。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研发团队将与美国一家生物制药商合作,利用后者研发的“活细胞胶囊术”,把Melligen细胞装入胶囊,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
这种名为Melligen的细胞系。它能根据人体血糖水平变化自动产生、储存和释放胰岛素,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该研究技术本月已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保护。据研究主导者、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安·辛普森说,“活细胞胶囊术”将保护Melligen细胞免受人体免疫系统排异反应的破坏,使其能顺利移植。如果临床实验获得成功,这项技术将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2目前胰岛素治疗仍是主要手段
而就现有医疗水平和技术发展看,胰岛素治疗仍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也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
胰岛素是机体内最重要的分泌激素之一,也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健康生活必备的物质。作为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

除了胰岛素注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依靠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传统的降糖药物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以及胰岛素制剂等,尽管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但却不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
但一种肠促胰岛素(DPP-4)抑制剂也可实现较好的控制作用。它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具有明显的胰岛保护功能。研究结果表明,DPP-4抑制剂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在为糖尿病患者带来降糖获益的同时,不会带来额外的心血管风险。

虽然糖尿病有风险,但也是可以预防的。保持正常体重,从事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并注重饮食健康,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以上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注重控糖养生,在追求健康中享受美好生活!
xuetang1688
控糖 | 调养| 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流巴巴糖尿病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