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又出大事了!10亿短融+47亿存续债+21亿票据
2016/6/17 金融行业网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金融行业网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长按红色字复制)


     私人理财师

     srlcss

     6月15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公告正式宣告违约,而一周前该公司曾“信誓旦旦”发布了兑付公告,引发了二级市场买盘不断。

     中金固收团队分析认为,作为首个煤炭地方国企违约案例,川煤集团短融违约可能会再次冲击市场情绪,投资者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恢复。

     地方国企再现违约。

     6月15日下午,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煤集团”)发布该公司发行2015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债券简称“15川煤炭CP001”)到期未能足额兑付的违约公告。而一周前,该公司曾“信誓旦旦”发布了兑付公告,引发了二级市场买盘不断。

     这是煤炭企业在公募市场的第二例违约,也是四川省首例债券违约。

     15川煤炭CP001发行总额10亿元,发行期限1年,利率5.72%。本期债券兑付前的6月14日晚间,川煤集团才发布了兑付存在不确定性的公告,称公司资金链紧张,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实。

     川煤集团是四川最大的国有煤炭企业。中金固收团队分析认为,作为首个煤炭地方国企违约案例,川煤集团短融违约可能会再次冲击市场情绪,投资者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恢复。

    

     公开资料显示,川煤集团曾发行多期公募债券,除公告违约的“15川煤炭CP001”外,还有8只存续债券,合计金额47.5亿元,其中公募债券3只,存量规模13.5亿元;私募债券5只,存量规模34亿元。

     已连续多年亏损

     实际上,川煤集团违约也并非全无征兆。

     去年开始,就有评级机构对其进行了警示。中债资信在2011年12月首次评级时给予川煤集团“A+/稳定”,在2015年6月跟踪评级时将评级调至“A/负面”,中债资信在2015年7月将川煤集团列入《中债资信企业信用风险排查名单》中的关注类企业,后于2015年9月,将其调整至预警企业,截至川煤违约前,其连续被列入预警企业名单,多次向市场重点提示风险。

     中债资信工商企业一部分析师于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判断企业信用基本面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经营、管理、财务及外部支持等。公开数据可以看出,川煤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早就出现危机。

     川煤集团是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业,为四川省国资委的独资控股公司,煤炭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煤炭资源赋存条件恶劣、矿井规模小、人员效率低,整体产能质量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销售方面,2015年省内火电煤炭需求大幅下滑,加之受下游钢铁行业景气度差的影响,下游钢厂对公司洗精煤需求减少,公司煤炭销售压力较大,2015年吨煤成本价格已倒挂。在煤炭价格下探的压力下,公司较高的生产成本以及成本刚性的特征使其经营承压,在当前煤炭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受煤炭行业景气下行影响,近年公司营业收入不断下降,同时人员冗余形成较大规模的管理费用,高企的债务负担所造成的财务费用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公司经营性业务利润连续三年亏损,盈利能力处于行业较差水平。现金流方面,近年受钢厂回款能力弱化以及电厂占款的影响,公司账面应收账款规模不断上升,经营获现能力较差。

     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略低于同期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利息以及股利,反映了公司现阶段资金周转具有一定压力,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很高。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88.48%,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且仍存上升压力。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差,短期内债务以及资金周转存在很大压力。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川煤集团资产负债率达到88.48%,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且仍存上升压力。鉴于诸多因素,中债资信在2015年7月将川煤集团列为企业信用风险排查名单中的关注企业,后于2015年9月,将其调整至预警企业名单中。

     记者也发现,川煤集团从2012年起便开始亏损,本期违约的短融发行时亏损仍不断扩大。发行文件显示,川煤集团2012-2013年及2014年1-9月连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410.66万元、 -26192.37万元和-3084.73万元。

     进入2013年以后,煤价持续下降且降幅超过开采成本降幅,加上期间费用高企,公司盈利能力迅速恶化,净利润持续亏损且亏损额逐年扩大。川煤集团2013年-2015年煤炭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20%、6%,2016年1季度进一步跌至-0.3%。

     即便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是川煤集团的利润也难以为正。2013年-2015年,川煤集团年分别获得政府补助1.6亿元、2.8亿元和4.8亿元。

     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川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52亿元和16.60亿元,同比下降23.36%和25.04%。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77亿元和-2.80亿元,同比下降93.17%和225.23%。

     至于为何连年亏损还能成功在公募债券市场融资。于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按照注册制发行模式的债券,审核机构并不对发行企业进行实质判断,因此盈利状况并非该债券发行的决定因素。”

     再融资难度大

     除了本期违约的债券,川煤集团还有高达47.5存续债券,和东北特钢情况类似,后续债券的连环违约也是大概率事件。

     6月14日晚间,评级机构上海新世纪评级将川煤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大幅下调至BBB,将其发行的“10川煤债”和“12川煤炭MINT1”的债项等级下调为BBB,将“15川煤炭CP001”的评级下调为A-3。

     但在市场看来,评级机构此举未免“事后诸葛”。

     实际上,川煤集团违约也并非全无征兆。去年开始,就有评级机构对其进行了警示。中债资信在2011年12月首次评级时给予川煤集团“A+/稳定”,在2015年6月跟踪评级时将评级调至“A/负面”,中债资信在2015年7月将川煤集团列入《中债资信企业信用风险排查名单》中的关注类企业,后于2015年9月,将其调整至预警企业,截至川煤违约前,其连续被列入预警企业名单,多次向市场重点提示风险。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川煤集团短债占比不算高,但随着应付票据的增长和货币资金的减少,流动性压力也在提升。截至2016年1季末,该公司货币资金24亿元,其中可动用资金仅3.5亿元,相对于94亿元的含应付票据短期债务来说,覆盖率弱。

     另外,从川煤集团的总资产分布看,流动资产仅95亿元,占总资产比重24.7%,其中应收票据7.4亿元全部是客户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24亿元,其他应收款14.4亿元主要是保证金和沉陷治理资金等,存货14亿元还可能面临一定跌价损失风险,总的看流动资产能否迅速变现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中金公司的分析也认为,受行业融资环境影响,川煤集团获得银行新增贷款及债券发行均较为困难。

     截至2016年1季末,该公司共获授信总额212.6亿元,其中95.7亿元尚未使用,但实际上该公司2015年在内部现金流仍存缺口的情况下借款规模不增反降,可能与新增借款较困难有关。且2015年4季度以来,煤炭行业债券发行也较为困难,大量煤炭行业新发债推迟或取消发行,即使完成发行的债券平均利率也比同期限同评级债券高200~300基点左右。

     另据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仍需要注意川煤旗下的子公司票据情况:

     根据川煤的公告,截止16年1季度共有21亿应付票据,处于历史的高位,持有其票据的票友们得注意了。

    

     另外,川煤下属的子煤矿的企业也需要注意了:

    

     文章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文丨李玉敏 等)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61551834;微信:hjwh123】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金融行业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