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的7宗罪 原因及应对措施全盘奉上
2016/6/5 优家BaBy母婴生活馆

     说起孩子腹泻,我想每个爸爸妈妈估计都经历过,也正因为比较常见,所以大部分家长可能都并不是太过在意孩子拉肚子这件事,最多也就是给孩子吃点益生菌之类的护理肠胃,加上在饮食上稍作注意;殊不知腹泻常见,而发病原因却各有不同,身为宝宝的第一监护人,get 这些知识会帮助你大大提高升级打怪、与疾病作斗争的水平。

    

    


     宝宝腹泻7大类别及护理方法

     1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换季发病较为明显。

     症状:

     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半数患儿还会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

     家庭护理: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不能滥用抗生素,有一定的自限性。

     2、主要采用饮食疗法,可以喝些浓米汤,牛奶粉稀释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吃纯牛奶的儿童可以将奶煮开,去掉奶皮(脂肪)喝,利于消化,一般不必禁食。

     3、宝宝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光补充白开水,小肠是不能很好吸收的,为防止脱水和引起电解质紊乱,医生一般会给予口服补液盐,家里可自制糖盐水:水500ml,葡萄糖50g,食盐1.75g。

     4、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5、发现感染隔离观察和治疗;宝宝不接触患者。

     6、3岁以下宝宝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就可以了。

     2

     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

     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脓血便等表现,幼儿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家庭护理:

     1、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

     2、对于高热、腹痛、失水的,给予退热、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500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有呕吐现象的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

     3、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4、在痢疾流行的夏秋季节,吃辅食的宝宝饭菜中可适当放蒜,马齿苋和绿豆熬汤给宝宝适当饮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宝宝不要接触患者。

     3

     受凉或感冒引起

     宝宝娇弱的体质,面临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

     家庭护理:

     1、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不会太严重,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可以按照以上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进行,在未服用抗生素时适当补充益生菌即可。

     2、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不能使宝宝腹部受凉,不让孩子久哭,以免吸入冷空气,使肠蠕动紊乱,导致消化异常。

     3、喂奶粉的宝宝,留意奶液温度,如果已经凉了,温热再吃。

     4、及时治疗感冒。

     4

     没有吃饱的饥饿型腹泻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泻。进入食物太少,患儿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促使肠蠕动增快,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婴,唯恐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地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出稀清黏液便。很多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病情。

     症状:

     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护理中食量减少得不到缓解或加重腹泻。

     家庭护理办法:

     1、如果已经确诊为饥饿性腹泻,需要根据宝宝月龄调整饮食结构,母乳不足者需要增添奶粉,奶粉喂养者逐渐增加到相应月龄段需求量,避开早晚增加。腹泻一天超过7次时,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500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2、了解宝宝不同月龄段饮食添加量,及营养搭配。

     5

     过敏性腹泻

     进入宝宝肠道的细菌、病毒、各种食物都是抗原。宝宝的肠粘膜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形成了粘膜屏障,防止这些抗原进入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时,这些抗原便进入人的体内,激发人体产生主要为lge型的抗体,抗体与这些抗原再次相遇时便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胃肠道疾病。

     这种腹泻会有家族过敏史或者个人过敏史,也是区分一般肠炎的方法;过敏性腹泻也是属于自限性疾病,会反复发作,但愈后良好。

     症状:

     在宝宝2个月时便会出现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型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粘液或血,6个月至14岁患者可出现较严重全身症状,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贫血、发育营养障碍。

     家庭护理:

     1、腹泻期间注意忌食油腻食物;牛奶、羊奶暂停或减少喂养量,可以选用水解蛋白奶粉,不要盲目用腹泻药,根据医嘱建议治疗。

     2、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6

     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新生儿吃奶粉或母乳就腹泻,多为此原因,与家族遗传有关。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腹泻后,吃含有乳糖的食物会再次腹泻,带宝宝乳糖酶分泌足量或活性恢复后,症状消失,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

     3、亚洲成人有70%左右为乳糖不耐受体质,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后乳糖酶分泌会逐渐减少。

    

     症状:

     腹泻次数多,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婴幼儿尿布上常常有黄色或青绿色稀便,腹部有“咕噜”声,总放屁,容易出现肠绞痛,宝宝易哭闹。

     家庭护理:

     1、先添加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再逐渐喂母乳或普通奶粉,根据耐受情况增加含乳糖奶类的量。

     2、可以添加乳糖酶辅助消化。

     3、乳糖不耐受腹泻产生时,需要停止含乳糖食物的接触,可以选择无乳糖配方的奶粉,大点的孩子可以吃稍加热的酸奶。

     4、腹泻恢复后不要立即按照正常比例添加配方奶粉,可以先稀释,待宝宝乳糖酶活性增强再增加到正常浓度。

     7

     母乳型腹泻

     母乳型腹泻一种是乳糖不耐受引起;一种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分泌过高引起,刺激宝宝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了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出现的稀便,会随着母乳中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和后期辅食或奶粉的添加,稀便症状逐渐消失。宝宝食欲和睡眠正常,发育达标,不用做特殊治疗。

     tips:

     1、若宝宝腹泻次数不多,没有其他症状,那就带着大便去医院化验,暂时不要带宝宝去医院,以防交叉感染。(取一些有液体的大便,放在干净、不渗水的盒子里,或用保鲜膜包好,在2个小时内送到医院检查化验)

     2、除了腹泻,还有出疹、高烧、大便次数超过8次以上等症状,那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

     3、当宝宝出现口唇干燥、面色发灰、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

    

     地址:红海新区新二十八中西侧平安东街时尚街坊15-7号

     电话:0417-6715557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优家BaBy母婴生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