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各种“妈癌”来袭,备点偏方保清静,都是实用招啊!
2014/12/22 健康时报

    

    

     您身边有“妈癌”患者吗?他们对别人的事情比对自己的事情还上心,为别人的事情操心劳力。他们年龄不限,男女不论,不是人妈,好为人妈,胜似人妈!

     年底正是“妈癌”扩散流行的时候,“妈癌”患者们早就准备了一大堆的问题等着来问你。有道是“偏方保清静”,我们给您准备了各种偏方来预防“妈癌”。我敢保证美女记者推荐的这些偏方绝对有效——请相信一个资深“妈癌”男编辑的强力推荐吧……年底“妈癌”综合症之逼婚

    

     “小姑娘结婚了吗,有男朋友吗,老大不小了怎么还没男朋友,我上次介绍的那个小伙子看不上吗,人家小伙子条件多好有什么看不上的,我再给你介绍几个吧,你看人家小x孩子都快能打酱油了,给你说啊现在小姑娘眼光不能太高,净想找什么高富帅那都不靠谱,就得找那种老老实实居家过日子的,太挑了不好,到时候成剩女了……”估计你心里特别想回一句:“这简直比我妈还我妈。”

     偏方保清静

     ①买个便宜戒指,换一下手机屏保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大妈们感觉你有男朋友。注意,只是感觉你有,并不影响你日后说:“你感觉错啦,我当时没有啊”。这并不需要租个男朋友,因为这种行为成本高、风险大。小编的建议是在不经意间透露你似乎有男朋友的信息。比如买个几十块钱的戒指戴在手上,手机屏保换成和男孩子的合影,打电话时语气暧昧,结尾再来一个“么么哒”。给周围大妈们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②记住几句很“装”的话面对大妈们的进攻,淡定地说一句:“这年头谁还没有几个备胎和暗恋对象啊”、“有几个男生挺不错的,我得慎重选择啊。”再报以羞涩而意味深长的一笑,真真假假,难分难辨,立即就变被动为主动。

     ③只说已婚朋友的惨痛教训提前准备一些身边朋友“不幸”的例子,自己某某同学、某某朋友因为仓促结婚而人财两空,或结婚后经历了小三、出轨、家暴、被骗、离婚等惨剧,声情并茂、感同身受。听了这么惨痛的故事,估计大妈们一时也无言以对了。

     年底“妈癌”综合症之问工资

     “小伙子找到工作了吗,在哪工作呀,工资多少啊,工作福利好不好,吃饭能报销吗,单位分房子吗,什么时候能升职啊?”每每听到这些,你一定忍不住在心里呐喊:“难道我是您失散多年的女儿嘛!”更不巧的是,在聊这些的时候,总有一个隔壁家的小王踩着七彩祥云,一路工作好、福利好、单位分房子、升职速度快、年薪快百万,而你只能在隔壁小王的阴影下乖乖接受再教育。

     偏方保清净

     ①声东击西,转移话题

     简单来说就是,他跟你说工作,你简单敷衍几句就开始说学业,他跟你说工资,你就说就业。再聊聊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八卦,聊聊近期热议的社会事件,掀起大妈们的热议之后,就可以溜之大吉。为了疗效更加地快、狠、准,你也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了解了解近期大妈们关注的话题,或自己准备一些有趣的八卦段子,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突破重围,重获自由。

     ②打探对方,反守为攻这个也需要提前做些功课,了解一下周围大妈们自己孩子的情况,到时候就可以先发制人。“大妈,您儿子最近升职了吗,涨工资了吗,单位年终奖发了多少,工资月薪多少?”反守为攻。这时候估计大妈心里会想:“我是他妈还是你是他妈?”

     ③“精英范儿”适当得装装记住你工作中的一些专业名词,宏观上对自己的工作侃侃而谈,一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压根儿让人听不明白的样子,时不时插入学术名词或几句英文,让大妈无法继续和你聊天,但对你的工作心生佩服。

     年底“妈癌”综合症之比房子

     “买房子了吗,打算买了吗,房子多大呀,全款还是贷款呀,贷款多少年啊,首付多少呀,买了几套房子了,你看隔壁家小王……”这时候,估计你又抑制不住地在心里说了无数遍:“怎么比自己家买房子还操心。”

     偏方保清净

     ①说一个仅次于“中国梦”的宏大规划

     学业事业顺利,银行卡上才有点买房钱,这才能谈得到买房子。所以,把谈买房转移到谈事业和学业上,说一说自己这一年来事业、学业上的情况,讲讲工作中得到嘉奖的例子,说说自己的人生规划。当然,要把买房也纳入其中,轻重缓急,井井有条,这么有计划性的孩子,大妈还怎么继续“逼”下去?

     ②扯那些好听没用的房产的政策“有这个想法”,“现在房市不好,还得再观察观察”,“近来研究了很多关于购房政策的内容,现在不是最好的买房时间”,“我在慎重考虑这个问题”。几轮下来,大妈估计会觉得你太无聊,没兴趣再聊下去了。

     ③走人!这个药方其实通用,不管遇到什么话题都可以说:“我先去回个电话”,然后一去不回。

    

     专家观点

     这种过渡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也就是我们说的“妈癌”的表现。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分析认为,“妈癌”多是一种缺乏存在感的表现,这类人希望通过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和理由。把自己内心的焦虑转化作一种对他人的过渡关心,使内在积压的能量转移到了周围人的身上如亲戚朋友那里,这样做可以大大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找到存在感和满足感。

     这就是为什么“妈癌”患者总会表现的自我感觉良好,但周围人有时候会有一些不舒服。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四五十岁的大妈患“妈癌”,这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需求。对于初退休的大妈们而言,急于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找到自己对周围人和事的掌控感和参与感,这些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张雨青教授认为,“妈癌”是缺乏一定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技巧的表现,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才能合理地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来源:北京青年报社,文|高语阳)

    

     值班:杨小明

     编辑:贾慧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