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干货!信息量太大,看不过来~
2014/12/26 健康时报

    

     12月26日,由健康时报社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2014年度)在北京召开。

     这一天的会议日程,信息量太大,着实让参会者“撑得慌”,得慢慢消化,今天小编近水楼台先得月,马上为大家梳理其中小部分内容,给大家“尝尝鲜”。

     有人谈政策前不久有媒体发布《中国医药体制改革报告》指出,2009年—2013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是30682亿,而 2003年高强刚到卫生部的时候,那时候全国的财政卫生经费只有778亿,11年间增长到10000多亿。不过老百姓的对于这么大的医疗投入却没什么感觉。

     原卫生部部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高强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他说,问题在于政府的投入中,很少用于改革公立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比如虽然有的医院改革了以药补医的机制,医院收入减少了,但这部分需要弥补的,政府也没有相应的增加补助,而是通过调整医药服务收费标准增加收入而弥补,这种机制怎么能够有效的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呢?

     另外,高强还大胆预测,在当前公立医院仍自收自支的创收机制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拨款只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购买大型设备,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创收能力和水平,很可能进一步加重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肾病、肝病等严重疾病逐年上升。去年全国医院的诊疗人数甚至超过了60亿人次。“这说明我们一些严重疾病的控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高强说,现在卫生控制体系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是分离的,我们的疾病控制人员大多是应付传染病的传播,而对慢性病、常见病的传播是否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医生大多数也是坐诊看病,等病人上门,很少深入到社区、家庭去调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

     有人传技巧听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姜旭平教授谈大数据,我才知道卖产品原来也有那么多技巧。那就是学会用大数据分析!

     姜旭平谈到一个现象,比如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你在一些视频网站上看视频,视频的页面会自动出现一些广告,这些广告都是根据你平时在电脑上搜索或打开过的相关产品,自动捕捉你兴趣,为你“个性化”提供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分析的基础,这预示着什么呢?预示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你的行为现在已经被在集中起来做大量的分析,这种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就为千千万万的企业更好的捕捉到我们客户的消费行为奠定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基础。

     而且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说他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跟我们以往数据调查、获取数据的方法完全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这种大数据时代得到的数据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个重要的特征,不是问出来的,是通过消费者下意识的浏览行为自动捕捉到的,这种捕捉的行为会非常准确。比如说刚刚我在门口看了一下,其他几个会场进去以前也会填一个调查表还和给一个小礼品,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的人如果对小礼品不感兴趣不会填这个表,如果对这个小礼品有兴趣会非常快的填好这个表,这种调查行为会害死我们的企业。但是如果大数据分析的话,他是通过你下意识行为自动捕捉到的,所以这种数据捕捉的会非常准确。

     这些大数据环境就为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知道我们的客户真正关心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新的展开营销,使得我们的企业能够把营销做得更好、把市场做得更好。

     今年3月份有一家药物牙膏的生产企业,做了一个数据统计,根据这个统计的结果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全国最关心药物牙膏的地方是两个省份,哪两个省份呢?第一个是浙江省,第二个是广东省,而这两个省份有个共同点,都是经济最发达的经济省份,同时也是沿海南方比较湿热的省份,牙龈出血是否跟健康的某种饮食习惯、环境都有关系呢,这对药物牙膏生产厂家非常重要的提示。

     另外,数据结果还发现,如果想买中华牙膏的人经常会在黑人牙膏、佳洁士药膏和高露洁牙膏进行选择,说明我们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客户群体。了解这些特色的话,对今后牙膏企业做好自己的市场变得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数据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关心最多的是通过牙膏去洗脸、牙膏去黑头、牙膏去青春痘,而不仅仅是用来刷牙,这样就抓住大家的关注点。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东西的话你会发现,今后我们面对市场的时候就更容易打动他,我们好的产品就更能够实现好的市场、好的效应,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健康产业做大、做强。说白了,就是我们在今后的精英分析当中一定要习惯多让数据说话,减少认为、主观判断在里面,这样对我们健康产业发展会更有益一些。如果这样做的话,有可能让我们市场营销回归到营销本源,就是在最恰当的时点用最恰当的方法把最恰当的产品推荐给最恰当的人。

     有人讲感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上台分享了他的健康感悟。

     很多人都知道郎永淳原来差点成了一名针灸医生。因为他1989年考入了南京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毕业的时候碰到就业的压力,“走投无路”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才走上今天这条主播道路。

     另外,今年大家对他一个印象非常深的事情是他出了一本《爱,永淳》的书,这本书主要来自他家庭的一个变故,那就是他的妻子2010年的时候检查出来有了乳腺癌,到2012年的时候检查出来乳腺癌肝转移,在这4年中,和癌症做斗争。

     虽然在宣传这本书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普通男人对妻子坚贞的爱和对病魔的乐观。不过这次郎永淳在论坛上直言,那都是“为了配合出版商的宣传”,他坦言自己其实是一个坏的角色,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好孩子;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

    

     不是一个好学生,是因为自己学中医,最后没有成为一名大夫治病救人;

     不是一个好儿子,是因为父亲的肝脏和胆囊积液都差点没发现,只知道平时忙于工作;

     不是一个好丈夫,是因为为了生活的打拼,忽略了妻子的健康,认为妻子的乳腺癌是自己的罪责;

     不是一个好父亲,是因为儿子初中毕业后,因为要照顾妻子,就把孩子送到国外,从此远离父母。

     不过妻子患癌,给他带来的是一系列人到中年的健康感悟,包括对待疾病的那份乐观和科学。比如当有人患了肿瘤或癌症后,要么有病乱投医,要么是讳疾忌医。

     郎永淳分享他妻子患癌后的做法是,接受正规规治疗,该手术手术,该化疗化疗,不追求那些新奇的疗法,不试没有经过验证的一些所谓的新兴的手段、新兴的治疗等等,不让妻子做小白鼠。

     之后再是从情治的角度,从环境变化的角度、从自身的生活习惯角度去做一个重新的调整,这个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他给妻子患癌期间走过的这几年的路,总结了几点心得:

     第一,就是爱。爱你自己,爱你的伴侣,爱这个家庭,进而爱你周边的环境,进而爱这个世界。我相信你因为有这个世界无限的爱,因为你对每一个人的爱,你可能就会有无尽的力量去解决它。

     第二,就是勇气。这个勇气来自于我们要面对所有的苦难,面对所有的挫败,你要承认它,你在承认它的同时你还要有勇气去迈过这道关卡。

     第三,你要知行合一。你既要有勇气还要有坚韧的力量,通过你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行走完成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你的知和行就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第四,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在于我们怎么样用科学的行为去看待我们身边所出现的各种新鲜的事物、各种信息,尤其是当我们生了病之后会有很多的朋友来帮我们,这个时候其实别的人所有的意见最终都需要通过你来做一个过滤、做一个梳理,而判断的标准都来自于我所认为的科学的精神。

     有人说形势除了领导的致辞吐槽,名人的健康感悟,这次会上,对于健康行业的人来说,也是满满的干货课堂。让我 这个在健康领域呆了6年的人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业务知识”。

     比如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王宏广副院长就分享了他的一个预测研究,现在都流行讲“经济新常态”,他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点,大健康产业绝对是常重头戏的。

    

     农业时代是中国人得天下,工业时代是英国人的天下,信息时代是美国人的天下,下一个时代就是生物时代!

     那么健康产业能做多大呢?王宏广道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健康服务产业未来的市场蛋糕将达到8万亿元。这是他们从健康产业医院、药品、保健品等,根据产业趋势、国际经验推、经济因素校正等测算出来的。

     其实王宏广教授的预测现在已经在国家层面有所体现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克强总理去年已经部署了健康服务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部署。

     有人纠现象现在有一个观点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教授)很担心,医生太忙了,要做临床,他忙于临床没有时间做研究了,没有时间做教学了,这样是不是我们临床跟研究就矛盾起来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一点很让人担心。研究是医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必然属性,哪怕一个农村医生也应当做一些哪怕质朴的研究工作,张村是什么情况容易发病、李村什么情况容易发病,季节如何,发病规律如何,这样才能不断的进行经验的积累,甚至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而且每个看病的过程都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医生必须用研究的思维和研究的方式去看病,这个医生才会成其为一个杰出的医生。而只是粗浅的经验积累的话,他很难成其为大医。如果不研究的话,医生只是一个粗浅的经验积累的话,就容易成为所谓的医匠。

     我们知道,医生只有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才有了高层次的直接经验,我们问到医生的直接经验的时候,都会回答说临床的摸爬滚打和经验积累,这种直接经验实际上还是初级的,还是粗浅的。

     经过临床研究工作所得出的疾病规律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创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因此,医生只有经过研究工作之后,他才有了高层次的直接经验,他才能够真正领衔医学界,才能真正的创新性的服务于患者。

     临床跟临床研究一点都不矛盾,把它割裂开来才可怕。一个学术成果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会使用语言和文字,这是必然的,我们不可能把科技成果变成口口相传,我们也不可能是暗送秋波的去传输我们的情感和科学成果,我们必须要通过文字,文字就是论文,符合规范的去表达内容,就是论文。因此论文作为知识分子是要写的,如果评职称的时候不评论文不是全部,没有人说论文是全部,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论这个,只是凭着其他的评,这个社会上在客观的专业能力评价上,是不是更少了一个客观的指标呢,是不是更少了一个公道呢,是不是更增加了其他人为的非正常的因素乃至低俗的因素碰到的市场空间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临床研究工作是医生的天职、天命。

     (来源:健康时报新媒体记者杨小明整理,转载请注明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jksb2013)

    

     值班:杨小明

     编辑:贾慧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