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强求血小板指标达到正常值
2016/7/14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得了血小板减少症,接受治疗的病人都认为,数值一天不恢复正常,那这个病就一直没好,其实不是这样的,针对性这方面的疾病,只要病人的数值达到安全水平,就是临床治愈的标准。

     临床上大多的血小板减少病人都一味追求数值达到正常,其实这是没错的,但是对于迁延不愈,反复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来说,实际上并不必强求指标一定要达到“正常值”。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良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首选治疗是使用激素对免疫进行抑制,其次是介入中医配合辅助治疗。

     部分患者使用激素后血小板很快升到正常水平,但停药后又会下降,如果要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上,可能需要增加激素的剂量,或者长期较大剂量来维持,由此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因患者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的感染、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而导致的水肿,出现满月脸和水牛背、面部痤疮甚至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等。

     实际上,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问题也是出血。因此,治疗目的是使患者的血小板数目提高到安全范围,防止严重出血,降低病死率,而不是使血小板数目达到正常范围。只要患者不出血、不过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将血小板提高到正常。

     国血液学会、英国血液学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及中国的治疗专家共识中都明确提到,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低治疗目标是不出血,为了使血小板维持在正常水平而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属于过度治疗,带来的危害可能会大于血小板降低的后果。

     血小板在安全水平以上可不治疗

     虽然不需要强求血小板达到正常水平,但血小板水平也有一个“安全值”.不同医院检验的血小板正常值有所不同,一般在100×109/L至300×109/L之间。

     在临床中如果患者血小板数在30×109/L以上,没有出血表现,而且患者不从事增加出血危险的工作或活动,这个水平的血小板数已经可以使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就像人们所说的“60分万岁”可以不予以治疗,但应随访观察。

     另外,由于儿童免疫功能还不十分健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会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不治疗自己也会逐渐好转,如果出血症状不明显,不必积极处理。对于不需治疗干预的患者,过度治疗不仅不能控制病情,反而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而患者的血小板低于30×109/L,有出血症状,年龄较大,患病时间久,存在凝血障碍、血小板功能缺陷,有高血压、感染、外伤等因素,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则需要进行治疗干预。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安全水平要提高到50×109/L.“对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必须结合出血危险、疗效、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才选取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60分万岁”只是针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对于由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即使血小板在安全线以上,也应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要避免感染,由于感冒会诱发复发或加重病情,患者感冒后最好就医,查个血常规,打疫苗也要慎重。

     平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避免外伤,出血严重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患者可适当参加锻炼,但要注意避免碰撞,避免重体力活动和激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忌食辛辣刺激及坚硬的食物。

     另外,还应该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引起感染,服用阿司匹林及一切影响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以免加重出血。平时可适当用花生衣泡水当茶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