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任由血小板减少症“胡作非为”
2016/7/16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很多疾病会困扰我们的生活,血小板减少就是其中一种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在临床上容易反复的问题是每位患者的心头病,专家表示,针对于血小板减少症,需要积极着手治疗,切勿让疾病在身体里“胡作非为”发展成难治性的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需要依据病人的详细病况分阶段进行。 临床上针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病人采取的治疗措施:

     ※ 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口腔黏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

     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对出血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如下特殊疗法。

     ※ 输新鲜血或血小板

     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

     ※ 其他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试用炔羟雄烯异恶唑(达那唑Danazol,DNZ),这一非男性化人工合成雄激素,治疗顽固性患者,即刻效果尚好,维持效果时间较短,故对准备切脾手术而需血小板暂时上升者有一定价值。

     ※ 脾切除疗法

     脾切除对慢性ITP的缓解率为70%~75%。但应严重掌握手术指征,尽可能推迟切脾时间。

     ※ 中医疗法

     中医对治疗血小板减少具有很大优势,它更注重整体观念,同时也以辨证施治、灵活机动的哲学观点来辨别、治疗,在治疗中有众多的中药及传统的方剂还有未开掘的药源,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病情的好转非常重要。中医药不但可增长人体免疫功能,并且能治病救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补虚泻实,酌情辨证施治。

     所以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都把目光锁定在中医中药上。中医中药在治疗中具有改善血小板减少性病症快、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征,故此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虽然中药治疗的疗效不如激素疗效快,但比激素疗效稳定,不易发作。可以配合西医进行治疗,临床上为中西医结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