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孕妇遇上“出血不止”的血小板减少
2016/7/28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孕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位母亲投入很多的心血,生孩子对于一名准妈妈来说,是一项需要勇气的“关卡”在妇科临床上,都有遇到产妇难产大出血的听闻,生孩子最怕什么?是大出血。而目前不少的准妈妈正面临着这个疑难问题!
当一名孕妇遇上出血不止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称作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许多因素可引起妊娠妇女的血小板减少,常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妊娠期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其为正常妊娠的一种现象,血小板减少较轻,血小板数均在(70~100)×109/L,可能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母体对胎儿的一种反应造成的生理性血小板降低。
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
巨噬细胞的FC受体与附着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的抗血小板抗体的FC片段结合,继而血小板被吞噬,所以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较明显,血小板数一般小于50×109/L,危险大,故对于临床医生尤应引起重视。
临床上针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需要做到严密监测:
对血小板减少孕妇要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重度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倾向,至少每2周检查1次血常规,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
根据孕龄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50×109/L,或妊娠早期血小板计数(30~50)×109/L,无出血倾向者,常不需特殊治疗,可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C、芦丁、叶酸、铁剂辅助治疗,同时注意预防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尤其是血小板计数<30×109/L,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可考虑终止妊娠。血小板计数<20×109/L、临床有出血倾向,或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尤其分娩前或预期有出血危险(如手术、麻醉等)时应积极治疗。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分娩方式尚有争议。主张剖宫产者认为经阴道分娩可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并且母体加用腹压时可能导致中枢及外周静脉压升高,有诱发脑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但也有学者认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2%,新生儿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亦较低,剖宫产并不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分娩方式无关,而且大多数母体的并发症见于剖宫产而非阴道分娩。因此,剖宫产只应用于有产科指征的患者。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分娩方式,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1)足月妊娠,血小板计数>50×109/L,特别是已有产兆时,如无产科情况,可考虑经阴道试产。但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尽量避免急产和滞产。分娩时常规行会阴侧切术,尽量不用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助产术,侧切口严密止血,仔细缝合,防止会阴血肿形成。
(2)足月及存活可能性较大的早产儿,血小板计数<50×109/L,并有出血倾向时,可考虑剖宫产,术前合血,充分准备血源,术前1h输入血小板悬液尽可能使血小板计数达50×109/L以上,必要时术中、术后再次输注,以保持短期血小板升高,防止术时或术后发生腹部切口出渗血、子宫出血、颅内出血及脏器出血。

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应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确保子宫收缩良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术后亦应严密监测血小板值。
总之,妊娠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多样的,临床上,找出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根据不同病因的发病特点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