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查结果中血小板计数指标的解读
2016/8/14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常规体检项目中就包括血常规,检查出血小板数值异常,或高或低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文为你讲解。

     血小板数值的波动异常,需要明白这几点:

     (1)血小板计数在1天内不同时间可相差6%~10%,表现为清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

     (2)平原地区居民较低,高原地区较高;运动时偏高,休息后恢复;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

     (3)静脉血比手指血偏高。

     (4)由于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较多,一次检验较难获得准确结果,应反复计数几次,再确定有无改变。

     (5)有很多药物可导致血小板升高或降低,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使血小板升高;苯妥英钠、格鲁米特、保泰松、氯丙嗪、氯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洋地黄毒苷、磺胺类、螺内酯、可待因、他巴唑、利尿酸、氯苯那敏、链霉素、多西环素等能使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PLT)指标解读结果:

     正常值:(100~280)×109/L

     男性 (108~273)×109/L

     女性 (148~257)×109/L

     平均值 19×109/L

     高于正常值:血小板增多。

     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x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低于正常值:血小板减少。

     当<100x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注』

     微信咨询公众号:xxbjs1

     如果你对本文存在疑问,对数值异常、血液疾病有不明白的问题,都可添加微信公众号与在线医生进行咨询。

    

     对本文、血液病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血液病在线咨询频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