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血小板减少也有可能是假象
2016/9/23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有一则报道,位于惠城区的张先生发生了一件令人膛目结舌的事情。在一次常规体检时,结果单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当时,他的医生告诉他,血小板的数值是6×109/L,属于个位数,很危险,这一来可把他吓坏了,听说血小板减少是要人命的,容易出血。但自己没有鼻子牙齿出血,身上也没有青一块,紫一块的,怀疑医院检查错误的他,换了家医院再查,但结果还是一样。
于是,他到当地市里的第一人民医院挂了血液科的专科号,血液科主任医师听他说完病史,让他再去查个血常规,张先生面露难色说:“我今天刚查过的,已经是第2次复查了。结果还是低的,你赶紧给我治疗吧。”医师怀疑是假性血小板减少,要求他再次复查。

半小时后,张先生拿着结果回诊室,这一次的结果让他既高兴又惊讶:血小板竟是正常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次抽血常规的管颜色和你原来抽的管颜色不一样?”张先生回答说:“这个还真没仔细留意,好像上次是紫色的,这次是绿色的”。
医师耐心地解释,在临床中,凡遇到没有出血表现但血小板计数却明显减少的患者,均应考虑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平时进行血常规检验时使用的紫色管,也叫EDTA管,其中EDTA也就是乙二胺四乙酸,是常用的血标本抗凝剂之一。
在因不同理由需要检测血常规的人群中,有极少数人的血液与EDTA接触后,大约十几秒血小板就会发生聚集。当把这管标本放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时,就可能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
随着这一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所检测出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更低。另外,由于聚集的血小板在体积上与白细胞相近,还可能会被血液分析仪误当成白细胞计数,造成白细胞计数的假性增高。这种现象被称之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这种病症并不多见,但如果上述误差未被及时分辨,可能会给临床工作及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如延误手术、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增加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等。

史淑荣对此事件表示,对于没有出血的血小板减少病人,血液科医生都会多留个心眼,让患者再用绿色管复查一次。
绿色管也就是肝素的抗凝管,如果血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而紫帽真空管中的血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那么就可以判断是假性血小板减少了——血小板并不是真的少,只是接触了EDTA后发生了凝聚。
此外,检验科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呢,还可以用手工法重新计算血小板计数,把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血小板凝集现象。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微信公众号与血液病医生进行咨询。
微信咨询公众号:xxbjs1


①:已添加微信公众号的病友们有疑问可直接微信窗口发送消息或留言,在线医生看到会及时回复(也可直接发送消息注明所患疾病和电话,请医生去电分析病情解答疑问)
②:对于疾病的检查、病症、治疗、护理、预后、饮食存在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在线咨询频道,与在线医生一对一咨询,我们会竭尽所能为你解开疑惑。
▼点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