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别刷存在感了,装逼罢了!
2015/1/7 水木文摘

     提示:点击上方水木文摘一键关注

     清华第一微文摘,每日思想饕餮餐

     开口笑朋友是在快递公司上班,一天来取快递的是个和尚,他问:师傅,包裹里是啥?和尚说是经书,朋友感叹的说了一句话:科技发达了,取经都用快递了……

     核心摘要:朋友圈里如果说能够表现令人羡慕的生活的话,其实就是两点:有钱,有闲。有钱很好理解;有闲呢,倒不是专职太太那种闲,而是文艺范儿的闲。比如最近特火的《2014借山而居》那篇文章,就是属于教科书级别的装逼范本,只是出来秀秀而已。因为真正的隐居,是不需要朋友圈帮忙点赞的。所有的这些东西,不过是另一种刷存在感的形式而已。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读者》还是我们那个时代大学生最喜爱的读物之一。而作为我们锅炉专业中最文艺的青年,最喜欢看的还是它的笑话,因为笑话一直是放在中间位置,所以拿到《读者》一般就是先翻到中间看笑话。

     话说有一次在《读者》上看到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年轻的女作家第一次来到大山里,看到一个种地的老农民,她兴奋的不能自已,然后羡慕的问农民伯伯:大叔,难道你真的每天就穿梭在青草从中,沐浴在这阳光之下,跳跃在田地之间吗?农民伯伯不动声色的回答说,姑娘,我每天不会这么做,不过我的狗会。

     朋友圈里如果说能够表现令人羡慕的生活的话,其实就是两点:有钱,有闲。有钱很好理解,今天买个跑车哄女朋友玩,明天瑞士滑个雪,后天搞一摞爱马仕丝巾给孩子当尿布都不眨眼,要多任性有多任性。

     有闲呢,倒不是专职太太那种闲,而是文艺范儿的闲。比如最近特火的《2014借山而居》那篇文章,就是属于教科书级别的装逼范本,看过后无不转发到朋友圈,然后补上两刀狠话:老子哪天也要这么干一回。

     其实这种话听多了,大家就对这种吹牛不交税的大话免疫了,我知道你也就说说而已,你要真干才怪呢。

     比如我们常常间歇性的看到某某摆小摊月入数万之类的新闻,然后新闻评论里最多的论调就是“明天我也摆摊去”,看到这里我心里就暗暗呵呵一下,恨不能对这种大话英雄说“小明,你滚出去”。

     明天你也摆摊?我们小区门口摆摊做烧烤的,每天晚上九点营业,一直干到早晨五点收摊,做早点的每天三点就出来摆摊包小笼包,人家三个人起早贪黑一个月收入两万块你觉得多吗?你真的能干出这种事来?醒醒吧,让你5点起来赶个飞机都挣扎的跟狗一样,你摆摊,谁伺候您呀?

     哎呀跑题了。回来说说这借山而居吧。

     中国人传统上都羡慕道家的逍遥出世,所以不管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是“喝酒唱歌”的竹林七贤,都被推崇的极高。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如果分佛家儒家道家三类,像乔峰、郭靖、陈近南这样的儒家类人物一般没有善终,道家人物则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典型代表是令狐冲、杨过),也能看出中国人的出世理想。

     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却是现实。如果真给你终南山一座农家小院,养上大狗一条、鸡鸭若干,夏天能吃绿色蔬菜,冬天搞个火炉温酒读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这种生活看起来神仙样的逍遥,其实我们这些俗人是消受不起的。你只看到借山而居里读书喝茶的逍遥,没有体会到荒山野岭中的寂寞。给你一个周末,跑到顺义农家院玩上两天那是放松,把你扔山沟里呆上两年,不把你愁死才怪呢。

     而且还没告诉你夏天虫嗑鼠咬,冬天北风如刀,更别说洗澡困难,连冬天上个厕所屁股都会冻掉一大半。南怀瑾先生说,世上有两种福,一种是洪福,所谓洪福齐天,一种是清福,世人能享受的,都是洪福,清福却不是一般人能享得了的。

     我再举几个真实的案例吧。

     我的老板是个有钱人,他说他身边有至少几十个财务自由的朋友,曾经发誓要到某个风景优美山里隐居,但是至今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大部分去隐居几个月人就疯掉了,没有熟人,没有朋友,没有事情,整天对着青山绿水你真的会疯掉。他自己也曾跑到丽江住了三个月,最后发现自己耐不住这个寂寞,还是回来老老实实做公司了。

     2014年5月份,我们在三亚的旅游淡季去住了一星期,在亚龙湾每天有半天的集体活动(6个大人4个小孩儿),然后我觉得另外半天真是无聊的紧哪。走在亚龙湾的别墅区,路上很久才会看到一个人,离宾馆最近的商业街也没几个人,那时候我真觉得好无聊。

     可是,这难道不是我曾经羡慕的生活吗?原来我错了,我以为自己可以享享清福呢?实际上,你就算不工作了,也要能打打游戏、看看电影、泡泡咖啡馆吧。

     真正的离世生活,听起来很美,而已。

     所以,借山而居这种生活,即使是那位87年的当事人,也只是出来秀秀而已吧。因为真正的隐居,是不需要朋友圈帮忙点赞的。所有的这些东西,不过是另一种刷存在感的形式而已。

     借山而居,不是凡人能够驾驭的,看到这种生活就兴奋的,还是洗洗睡吧。

     最后,借一篇文章里的话送给大家:

     年轻的时候,人都有那种向往自由,想要去流浪的冲动。会羡慕那些交不起房租落魄的音乐人,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满脸胡茬饥一顿饱一顿的画家……

     可是,某一天才会真正地发现并且承认,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文艺浪漫的事,安安稳稳平平淡淡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为了能自食其力而默默努力,不那么文艺浪漫的青春反而显得更加的可贵。

     来源:中国文联http://url.cn/SwXeUy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水木文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