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力之作】越专业的人,在下一个时代死得越惨烈!!
2016/8/19 偶有脾气


01 商业上的重大失误源于心理假象罗素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农场里面有一只鸡,每一次看到农场主来会被喂食,这只鸡就认为农场主的到来和喂食存在着因果关系。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猎枪。我们几乎在所有的时候都是这只鸡。商业上所有重大失误就是把心理假象当成了逻辑的必然。建立在因果律上的连续性,只是心理假设而已。
02 越专业的人,在下一个时代死得越惨烈这跟你的能力无关,而是跟你的思维结构有关系。连续性一旦建立、不可突破,所以我认为遭遇不连续性是企业兴衰的第一因。为什么呢?管理者通常是基于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认为其中有因果关系,而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现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你的联想而已。当产业变化比较慢的时候,用过去预测未来不会有大的变化。如果你从一个S曲线向另外一个S曲线转折的那个当口,就是不连续期,如果再用过去预测未来,不但无用,反而有害。几乎所有的大公司是死在这个时刻,当发生变化的时候,越是有丰富经验的人表现得越拙劣,越专业的人在下一个时代死得越惨烈。
03 管理不是企业兴衰的第一因跌跟头的IBM1984年的IBM,税后净利润已达65.8亿美元。其中,PC销售占据市场份额的80%,但是就利润来说,占IBM整个体量很小。IBM主营业务还是大型机。1985年,大型机业务负责人埃克斯晋升为总裁,他认为IBM一直会保持爆炸性增长,事实上之后IBM陷入巨大的危机,轰然倒下。为什么?因为连续性发生变化了,当时遭遇的是从大型机到PC机的不连续性。IBM之所以跌这一跟头,跟认知遮蔽性不无关系。就在大型机的主导地位逐渐消逝之际,埃克斯与IBM所熟知的这个世界正在他们眼前急剧变化,但他们一无所知,甚至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死的诺基亚我们再来看看诺基亚。2007年,诺基亚销售额占全世界手机销售额的40%,同年,iPhone1上市了,谷歌开始做安卓。诺基亚的CEO看到苹果手机说,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小玩意,我们对手还是摩托罗拉。最后,在功能手机连续领先14年,诺基亚最后在智能手机时代插草卖身。当诺基亚现任CEO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宣布把公司卖掉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可能会说这是管理的问题,其实很多没有跨越不连续性的公司,都是管理最好的公司。我在说什么?管理不是企业兴衰的第一因,一旦遭遇不连续性,恢复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只有4%。死就死在了思维上。

04 你过去的成功才是你未来的最大障碍卡尔·波普尔讲了一句话,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关闭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而已。尽管跳出去只是一个更大的囚徒框架,但是也毕竟比以前宽敞很多。一声叹息!创始人或者领导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的真正边界,因为他无法自我突破,会形成遮蔽性,你过去的成功才是你未来的最大障碍。因为每个公司都已经形成自己的集体信念,在内部永远无法突破自己;用其他人的世界观来观照自己。看到了,才有可能到达。所以,科学革命跟前现代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前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经典都假设:所有的重要事情已经被圣人或者神知道了。愿意承认自己无知,会更有求知欲。所以《人类简史》里讲这样一句话: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05 创业界的革命家是怎么做到的?常规科学家在解谜上是勤奋的,但在范式转换上是保守的,对新的理论充满怀疑。虽然发现新的理论并不解决任何老的问题,但是可以让老的问题变得毫无意义。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大多数的创业者的工作无非就是解决痛点,但是你会发现有些创业界的革命家并没有解决已有问题,比如乔布斯并没有解决功能手机的键盘问题,他却让这个问题变得无关紧要。你理解我说什么吗?智能手机出来以后,功能手机以及相关问题全部变得无关紧要了。这是什么境界?就像福特说:如果你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我需要一辆跑得更快的马车。他发明的T型车并没有解决任何马车的问题,但是T型汽车出来之后,马车变得无关紧要了。在原有的管道之内,你只能做数据、数量的加加减减,而在新的管道之内,你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增长。可不可以把过去的管道修修补补呢?不但事实上不可能,原则上也不可能。破坏旧范式是得到新发现唯一可行的办法。如何发现新范式呢?我也希望把这个方法教给你,有三点:第一,信号。从反常到危机。第二,破旧。去除错误假设。第三,立新。提出新假设和新范式。
06 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都是老祖宗的错!爱因斯坦说,理论家工作可以分成两步:一个是发现公理,第二个是从公理出发,推导出结论。哪个更难呢?第二步“推导”只要有相当的勤奋和聪明就一定能做到。而如何找出可作为演绎推导的基石本身,第一步是要花费大力气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寻找第一因是件尤其困难的事情。第一性原理这样的思维方式从来都不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未知生焉知死”。中国思想家不愿意去追究终极原因,不要去追求第一因,没有意义。我们更擅长具象思维,即在具象上做类比,而不是逻辑上做抽象推导。这是中国人逻辑思维的致命伤。中国人相信眼见为实,关心身边的具体案例胜过第一性原理。中国人的名言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论我们听过多少的道理,这些道理我心里有多明白,我回到自己的公司里去,身边一个具体的案例就把我这些大道理全部打败了。所以这就是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终极答案。不是道理的问题,可能也不是你的问题,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问题。过去几十年对我们的思维教育就是,具象对我们的奖励远远大过抽象。这跟我今天所讲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从小到大,把很多道理当成真理,把很多表象当做本质。我们总是会担心自己学的东西不够多,却不曾停下来整理一下。我们就像是《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体内被灌入了桃谷六仙的八道真气,不但没有提升内力,反而被这些互相排斥的真气弄得奄奄一息。所以我建议各位,给自己的思想洗洗澡,去除掉那些虚伪的假设。寻求自己的第一因是什么,并在第一因的基石之上,重新推导出自己新的思维曲线。
07 请永远都不要与趋势为敌!科学家对一群蚂蚁做了一个实验,在蚁群和食物源之间设置了两条长短不一的通道。没过多久,几乎整个蚁群都发现了最短的路线。为什么呢?蚂蚁在爬行过程中会释放某种信息素,其他蚂蚁会跟踪信息素强的路径走。越多的蚂蚁选这条路,这个地方的信息素就越浓,更多的蚂蚁就过来了。没有超自然的力量,也没有定律,这个行为在科学里叫做正反馈。你得到的越多,会得到更多的反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太效应。现实生活中的聚集效应也是一样的,比如时间的聚集,互联网三次创业高潮,1999年、2005年、2011年;互联网有五次上市高潮,2000年,2004年,2007年,2010年,2014年;比如空间上的聚集,深圳现在几乎成为全世界制造业中心,造得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厂商过来。就像描述的势或者是势能,任何人都做不到逆势而行。你很多时候找不到下面的定律,就要从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看这样的一个势,所以时间成了生物学里面的决定性因素。
08 如何把握创业的节奏?Z=Z^2+C,输入生成输出,输出又作为输入,生成新的输出。这个方程中我们只能看到起点和过程,而没有终点,它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当我们看到这个图形,我们想到了什么?精益创业。精益创业就是演化的思想,我上一次MVP获得的反思,作为我下一次MVP的认知指导。行动-反思-获得认知-再行动-再反思-再获得认知-......不断地演化下去。所以我把创业方法论称之为“基于认知的方法论”,不停地去寻找认知,然后反馈到你的实践中去。如果用Z=Z^2+C这个公式来看我们的创业,我们会发现创业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我们只要设定了开始和规则,然后不停地迭代,把现在这件事做到极致,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未来在哪里并不重要。你知道人最大的恐惧感来自于什么吗?对未来的担忧。但是当我们用生物学的演化思维来看待自己的事业,你不需要担忧未来在哪里,因为每一刻都是美丽的。如果过程是本质,目的在过程当中,我们人生或者是我们事业的节奏感是不是有所不同了呢?享受过程,过去决定今天,今天决定未来,所有组合在一起,就是你的全部。
09 创造一个机制,让平庸变优秀,让优秀更优秀企业的遗传程序是什么?产品吗?不是,产品是流变的。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自组织。什么是自组织呢?相邻个体之间基于简单规则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整体的复杂性。在自组织里面,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外力,也不是个体,而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看鱼群是怎么整体行动的?KK在失控里面赞叹说,“成千上万条鱼如同一条巨兽游动,破浪前进,它们如同一个整体,似乎受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运的约束,这种一致从何而来呢?”鱼和群体保持同步性,只需要三条简单的规则:规则一,跟上前面的鱼;规则二,跟身边的鱼保持同步;规则三,跟后边的鱼保持距离。废话一样的三条规则对吧。但是鱼和鱼之间,就只需要根据这三条简单的规则就能够变换出巨大的复杂性。没有上帝在设计,也不需要一个明确的领导者。这给我们带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革命变化。不再只是着眼于对员工个体的管理,而是让员工基于某种规则相互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在平台设计上Uber做的还是比较出色的。Uber的核心诉求是让司机多上路。它的极简规则是什么呢?自动匹配,不需抢单,供需平衡,动态调价。一个系统就解决了,非常简单。假如让我们给自己的公司里面设计一两个自组织原则,你会选什么呢?我其实说了很多遍了,遗传变异和生存竞争,这两个基石假设,放在我们公司里面指导自组织运作,完全没问题。
10 大公司死亡的根本原因:多样性丧失达尔文说,自然选择的对象不是物种,而是个体。最根本的生存竞争不是物种之间的竞争,而是同一物种之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人不存在和狗的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来自人类内部。如果没有足够的变异,没有丰富的个体差异,自然选择将无所事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个体多样性,就没有自然选择的材料,就没有生物进化。这句话多么重要。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演化下去,首先你要保证你的企业里面有足够丰富的个体差异,有足够的个体多样性。如果各位的公司里面长久以来都是一批人用一样的流程做一样的产品,增长也就消失了。多样性丧失会导致两大现象:“锁定”和“路径依赖”。换句话说就是大公司病。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主流,讨厌异端,久而久之企业内部进化的素材不够了,企业僵化,这是大公司死亡的根本原因。保留少数变异的用处在哪里?在于灾祸性选择。当企业面临一个新的紧急变化时,标准属性的人都死了,只有变异的少数人能活下来。如果贵公司要淘汰员工,我们是把绩效不好的人淘汰掉吗?NO。同一个曲线内,淘汰不好的,在新曲线中,即使表现不好,也要保留。所以不能纯用数字说事情。对天地来讲,不能特殊地去照顾某个个体,向他施予援手,老天只要遵守天道就可以。天道是什么?第一,变化,第二,竞争。

长按图片识别加关注我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偶有脾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