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生意太难做?Nest创办人离巢;Gartner:中国手机市场未来五年停滞;暴风重组被否;TCL手机九成销海外
2016/6/8 集微网
1.IoT生意太难做? Nest创办人离巢;
2.Gartner:中国智能机已饱和,未来五年处停滞阶段;
3.TCL通讯五个月手机销量2800万 九成以上销海外;
4.暴风集团重组被否 刘诗诗的2亿元说没就没了;
5.小米的生态布局与艰难转身;
6.“指纹手机”降到599元,千元机还能怎么赚钱?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IoT生意太难做? Nest创办人离巢;
Nest Lab创办人Tony Fadell即将离职,究竟是因为什么?又为何是现在?他的离职讯息留下了几个疑问:包括物联网(IoT)的挑战,以及Nest在Alphabet硬体产品策略中的定位…
Tony Fadell在美国时间6月3日宣布将离开他一手创立的Nest,有如对该公司(或者该说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员工抛出一记震撼弹;是什么原因导致Fadell求去?为何选在这个时候?这个离职讯息留下了几个疑问。
首 先,Fadell是曾经任职苹果(Apple)并表现杰出的美国矽谷名人,在iPod与iPhone的开发过程中扮演要角;他的工程专业以及在矽谷的名 气,为他创办的Nest──制造智慧连网恒温器以及烟雾探测器──增添了不少魅力与信誉。但没有了Fadell,Nest还剩下什么?

其 次,Google在2014年以32亿美元收购了Nest,是该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之一;从很多方面,Google对Nest的收购为物联网提供了 市场动能,毕竟谁不想成为下一个Nest?虽然Nest的产品只有恒温器以及烟雾探测器,但那些产品拥有美观的设计以及连网功能,它们是未来物联网时代数 位连网家庭的先驱…或者说我们都这么认为。
Fadell的离职反映了目前物联网所面临的挑战,对甚至是Nest这样的公司来说,显然要开 发一个应该要与各种感测器以及不同家用装置连线的无线中枢装置并不是那么简单;业界消息指出,Nest在过去三年来更改过多次一款代号为 “Flintstone”的无线中枢产品方向。
第三,Fadell表示他虽然将离开Nest,但仍会是Alphabet以及Google 共同创办人Larry Page的顾问;这意味着什么?Fadell在Nest的接班人是Marwan Fawaz,过去曾任职于Motorola Mobility与Charter Communications;而值得注意的是,Fadell一度被预期会在Alphabet的硬体策略中扮演核心人物,但并没有发生。
而 无论是Fadell或是Nest,似乎都没有参与Google即将推出的消费性电子新产品──Google Home;Google Home是一款类似Amazon Echo的语音启动家用产品,让使用者能透过语音控制使用Google搜寻引擎、播放音乐串流以及处理日常任务,预计今年稍晚上是、价格未定。
不 过一位Nest发言人指出,Google Home上市之后将能与Nest产品相容:“我们正与Google负责该产品的团队紧密合作,确保彼此产品共同使用者获得最佳体验;Google Home将能与Nest相容,并能控制Nest产品,与我们和Amazon Echo的整合类似。”
所以,Alphabet现在的硬体策略究竟为何?似乎其未来发展并没有Nest的参与…Alphabet有可能将完全抽离Nest的营运?
是哪里出了错?
让我们再回到原始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Fadell离职?
有些产业观察家认为,Fadell的离开是不可避免的;业界消息透露Nest内部似乎有权力倾轧的问题,也有不具名人士向媒体爆料,抱怨Fadell的管理风格太强硬(aggressive),而且管得太细(micromanaging)。(参考阅读)
在 2014年3月,Nest不得不因为软体缺陷而召回烟雾探测器产品,Fadell当时在网路上发表了一则通知,告知消费者在Nest Wave手势控制的演算法错误──经发现有一项设计让使用者透过挥手关闭警报的功能,有可能完全让警报器关闭,而这显然会引发安全性顾虑。这是Nest不 该出现的失误。
而真正让情况变糟的,是Nest在2014年以5.55亿美元收购网路摄影机新创公司Dropcam;Nest试图整合 Dropcam的行动导致大批原属Dropcam的员工求去,双方团队从技术的选择到产品的优先顺序,争吵不断。现在,除了恒温器以及烟雾探测 器,Nest有IP摄影机产品Nest Cam以及支援硬体的软体与服务。
Nest内部的骚动可以被简单总结为Fadell以及Dropcam共同创办人的管理经验都不足,而更大的问题是,Nest与Google之间的关系“冷淡”。
根 据业界消息,Google高层Mario Queiroz负责营运的Google Unit团队,拒绝了Fadell参与Google Home开发的请求;这道裂痕至少意味着同在Alphabet 旗下的Nest与Google,彼此之间的硬体策略并未一致。Fadell离职后,有一件事很清楚──Nest已经不再是能从母公司Alphabet取得 无尽资源的闪亮明星。
Thread 是Fadell在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成就
不过尽管有以上的黑暗面,Nest可能会失去扮演物联网市场主要推手的光环,产业界还是得感谢Fadell催生了Thread。
因 为Nest坚持有需要采用IPv6无线网路通讯协议,Thread Group诞生;该产业组织开发了Thread通讯协议,其任务是让物联网智慧家庭装置能在本地的无线网状网路上沟通。Thread并未解决应用层的互通 性问题(这方面有其他竞争产业团体负责推动),但该组织为物联网社群带来动力,促使业界厂商开始围绕着该协议凝聚力量,至少在网路层的通讯协议上。
现在无论有没有Nest,Thread Group已经自己站稳脚跟,在完成1.0版的技术规格之后,也推出了产品认证计画;虽然Fadell离巢(Nest),Thread看来仍在原地蓬勃发展。
编译:Judith Cheng
(参考原文: CEO Flies Nest, Leaving Questions Behind,by Junko Yoshida)eettaiwan
2.Gartner:中国智能机已饱和,未来五年处停滞阶段;

腾讯科技讯 6月8日,据科技资讯网站CNET援引最新报告称,消费者貌似对新款智能手机不太感兴趣。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周二表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不再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该机构预计今年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将增长7%,而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14.4%,2010年更是达到了73%的最大增幅。
至于具体的数量,Gartner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15亿部,而在2020年将缓慢增长至19亿部。
消费者对新款智能手机的审美疲劳造成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当下市场上的新款智能手机缺乏性感、必备的功能,这使得消费者不愿意花费更多金钱购买新款产品。
与此同时,移动运营商正在逐步取消购机补贴,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按照原价购买新机,这样的局面致使消费者使用手机的年限比以往要长些。
移动运营商和部分手机制造商正在向消费者购买新机提供资金援助计划,但遗憾的是,这些活动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享受的。
Gartner分析师罗伯塔?科扎(Roberta Cozza)表示:“这些活动并不会提供给每个人,因此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乐于使用现有的手机,其使用年限要比之前多两年。鉴于当下科技的发展处于量变,而不是质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这样做。”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主要市场的智能手机拥有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这使得购买者数量减少。Gartner称,在成熟市场,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的年限约为2.5年。而在新兴市场。高端手机的使用年限为2.2年至2.5年,而基本款智能手机的使用年限至少为3年。
鉴于成熟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行业目前已把目光已经转向印度等市场,印度今年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将达到1.39亿部。不过,高端智能手机对普通印度消费者仍可望不可即,在印度销售的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低于70美元。
Gartner称,中国是智能手机行业寄予期望的另外一大市场,但鉴于该国已经达到饱和点,预计未来五年将处于发展停滞阶段。(李路)
3.TCL通讯五个月手机销量2800万 九成以上销海外;

腾讯科技 王潘 6月7日报道
TCL集团今天公布了公司未经审计的2016年5月份主要产品的销量数据,其中包括电视、手机和家电等方面的数据。
据悉,2016年1-5月,TCL公司的LCD电视销量为7,307,828台,同比增长7.54%;其中,智能网络电视占比超过一半,销量为3,768,333,同比增长50.56%。
此外,TCL家电销量仍然在保持增长,今年5月,其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产品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22.6%、33.7%和16.2%。

TCL 集团称,2016年1-5月,其控股子公司TCL通讯所推出的手机销量为27,985,447台,去年同期销量为27,064,266,今年同比增长 3.40%;其中,智能手机占比刚好超过50%,其销量为14,597,433台,比去年同期的17,023,152台销量下滑14.25%。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TCL通讯所推出的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了,而低端功能机销量反而不降上升,从去年1-5月的1000万台到今年1-5月的1300万台以上。
数 据进一步显示,TCL 通讯今年5月手机及其它产品销量合计 613.3 万台,同比增长 11.3%。国内及国外市场的销量分别为26.4万台和586.9万台。其中,智能手机本月销量同比下降 12.7%,占 TCL 通讯手机及其它产品总销量的 52.5%。从TCL手机国内及国外市场销量占比可知,其手机超过95%都销往了国外市场。
去年全年,TCL在全球出货超过8000万台,其中绝大部分也销往海外,是在海外手机销量最多的国产手机厂商。不过,TCL在国内仍然只被消费者当成是家电品牌,其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几乎没有太多声音,TCL通讯也在试图摆脱这一困扰。
就在昨日,TCL集团公告称,集团拟通过全资子公司T.C.L实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私有化公司的控股子公司TCL通讯,TCL通讯是一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设计、生产和销售TCL品牌的手机等产品。
本次交易完成后,实业控股持有TCL通讯100%股权,TCL通讯将从联交所退市。实业控股将通过协议安排方式收购TCL通讯其它股东持有的份。
据悉,TCL通讯于2004年9月登陆联交所主板上市,停牌前其市值为70.8亿港元。
4.暴风集团重组被否 刘诗诗的2亿元说没就没了;

◎每经记者 余强
刚刚更名为暴风集团的暴风科技,在昨日遭遇打击。据证监会并购重组委2016年第41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案未获通过。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在该方案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其计划以10.8亿元的价格收购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其中刘诗诗持有稻草熊影业20%股权,在该项交易中,她将卖出12%的股权,而该部分股权作价超过2亿元。
由于当初该项重组方案出台之际,恰逢刘诗诗与吴奇隆婚礼之前,有网友戏称其为吴奇隆给出了一份“大礼”。不过,随着重组被否,这份“大礼”也随之泡汤。
重组方案未能获批
3月15日,上市公司暴风科技公告,计划以10.8亿元的价格收购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值得关注的是,刘诗诗持有稻草熊影业20%股权,在与暴风科技的交易中,她将卖出12%的股权,还有8%的股份仍握在手中。
在刘诗诗卖出的12%股权中,根据暴风科技的重组预案,暴风科技拟向刘诗诗现金支付交易对价6480万元,另向她发行约273万股股票,以55.46元的发行价格来计算,这部分股份对价为1.51亿元。
不过,随着并购重组委的否决决定,上述方案也将难以成行。也就是说,随着并购重组委的否决公告,刘诗诗逾2亿元的身家目前难以通过本次资本运作实现。
盈利能力成关键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在并购重组委的审核意见中,盈利能力成为其关注焦点。据审核意见,申请材料显示,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根据公告,暴风科技(现名暴风集团)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甘普科技的股权和团队,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业务,完善DT大娱乐战略布局,交易对价总计31.05亿元。
在高额收购的同时,交易对方同样给出了很高的业绩承诺,以稻草熊影业为例。刘诗诗等人给出了对赌协议:2016年~ 2018年稻草熊影业扣非净利润累计不低于4.36亿元。如果达不到承诺标准,则要补足,根据补偿的计算公式,到2018年结束。不过,截至2015年年 底,稻草熊影业净资产只有3835.47万元,2015年全年净利润只有2852.0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影视并购十分火热, 高额的估值和业绩承诺屡见不鲜。近期乐视网合计作价98亿元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其中乐视影业承诺其2016~2018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5.2亿元、7.3亿元和10.4亿元。万达院线将以372亿元的价格并购包括传奇影业在内的万达影视。其中万达影视承诺,2016~2018年度的净利 润数累计不低于50.98亿元。
5.小米的生态布局与艰难转身;
与艰难转身
继小米手环、小米平衡车后,又一款全新产品小米无人机日前登场。乍一看,小米又在背离“专注”信仰及多元化之路上更进了一步,但也愈加清晰地勾勒出了小米对旗下生态链布局的延伸路径。
虽 然靠智能手机起家,但小米科技并不只是一家手机生产公司。按雷军的最新说法,小米还是我国一家电子商务平台,还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雷军看来,小米是移动 互联网时代最早启动建立生态环境的公司,经过五年努力,小米的牌都摆到桌面上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优化平台生态业务。
观察发现,小米移动互 联生态包括四大板块:首先是智能硬件生态,主要包括手机、电视、智能家居三大硬件业务;其次是互联网内容生态,包括游戏、影视与社交等;再次是互联网服务 生态,包括云服务、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最后是对接客户端的小米网与国际拓展。小米的目标显然是整合与打通整个生态圈。而在以上生态布局中,搭载MIUI 系统的小米手机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智能导入关口。
除了投资12.66亿元与美的合作而在国内智能家居领域开创了“智能手机+综合家电”的先河外,小 米科技不久前还推出了米家第一款智能家具产品——小米电饭煲;同时推出生态链新品牌——“MIJIA”。围绕着智能家居业务,小米还在周边推出了手环、空 气净化器、活塞耳机、摄像头、智能血压仪等产品,还开发生产出了移动电源、无线开关和电插座等硬件配套设备。
在内容生态布局上,小米的米聊与北京 瓦力语聊联手整合成了小米互娱,主攻游戏和影视两大市场。另外,除出手千万级美元投资优酷土豆外,还斥资3亿美元参股爱奇艺,同时入股投资 iHealth、华策电影、一起作业、多玩、多看等企业。小米不久前宣布成立探索实验室,首个项目就是虚拟现实(VR)。近日小米宣布推出直播产品“小米 直播”测试版,与欢聚时代旗下的虎牙直播联袂拓展视频社交的全新市场。
紧跟智能硬件与内容开发的脚步,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生态格局也显山露水。除了 投资世纪互联获取云基础设施的支撑力外,小米科技手中还有专注应用云服务的小米云及专注基础云服务的金山云,不久将整合到一个云平台上。另一方面,在投资 入股积木盒子并进入P2P市场的同时,小米在我国香港地区架构起了金融平台公司XiaomiH.K.Limited,专司境外融资或运作业务。小米还与相 关企业合作成立了芯片公司松果电子。据悉,小米互联网金融的设备中将有小米芯片。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手机、电视和电饭煲三大产品是小米的全 资品牌外,其他硬件、内容及服务都是由小米科技与順为基金参与投资合作而成。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小米生态链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20%,其中空气净化器年 销量突破了100万台,移动电源总销量突破了4690万只,手环产品总销量逾1850万只。照雷军的设想,未来小米科技只做手机、互联网电视和盒子、路由 器,其他智能硬件都将以投资合作的形式产生。小米计划投资额度50亿美元,在内容生态链上的对外投资也将达10亿美元。眼下,升级到MIUI8的小米系统 全球激活数过了2亿,小米手机MIUI平台上日活跃超过1000万的应用有21款。如此强大的入口牵引力所反射的小米生态能量不可低估。
然而,依 靠自身能量与借助外力向周边扩展的小米生态链所遭遇的龃龉与羁绊的确不少,小米借此完成转身的难度也定然不小。从去年三季度起,小米手机出货量出现递减态 势,以致雷军确定的当年1亿部销售存量目标出现了五分之一折扣;而据IDC发布的最新行业报告,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出货量仅920万,同比减少 32%,被挤压到市场第五名。在国际市场,小米手机开拓市场的脚步也一直相当艰难。除了在印度遭遇爱立信专利诉讼而为此支付了高额赔偿金之外,登录欧美主 流市场已逾一年的小米至今能卖出的只有耳机、移动电源和手环,手机未见销售记录。很显然,一旦作为生态链入口的手机经营不利,最终势必威胁小米整个生态 圈。
看看比小米布局生态链要早的三星、HTC和黑莓等大牌手机厂商的情形吧。三星曾信心满满地要打造自己的BADA系统,为此推出了多屏 互动智能电视业务,还收购了美国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推出了智能手表,但时至今日,这些尝试并未见到任何起色。对小米而言,除了海尔、格 力等国内行业巨头在积极打造以手机端为入口的智能生态系统外,还有腾讯、360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在智能家居、智能社交等领域落子布阵。基于iOS系统,苹 果已推出路由器、Apple TV、Apple Watch等产品,并发布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同时与博通、飞利浦、霍尼韦尔等近20家企业就HomeKit展开合作,先后推出了智能灯泡、智 能锁、智能风扇、智能温控器等产品,其操盘路线似与小米如出一辙。与以上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过招,都要小米施展出非同一般的拳脚功夫!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上海证券报
6.“指纹手机”降到599元,千元机还能怎么赚钱?
选择题人人都会做,但不一定能做对。如今摆在国产手机面前的便是这样一道不太容易的选择题:向中低端市场冲刺保量还是向中高端市场抢食?
从近日市场上发布的新机价格可以看到,千元机以下档位依然是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出货的主力,先是魅蓝宣布将note 3的最低售价为799元,随后荣耀5C则将产品定价在899元,近日的中兴指纹机Blade A2的双4G版本售价更是仅为599元。

“在 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冲刺保量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高端市场对于手机品牌长期来看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市场, 但中低端的出货量不可小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千元价位段(500~999元)一直稳定占据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首位, 高出排名第二的价位段10个百分点以上。
“配置战”背后的市场争夺
硬件的趋同化让目前的安卓手机市场少了一些惊喜,但在如何争夺市场份额上,各家却有着自己的算盘。
可以看到,1000元以下的市场价位段依然是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出货的主力,比起去年手机厂商“营销炒作一起来”的架势,今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魅族号称每月都有演唱会,而乐视手机则大打“娱乐”牌。除了声势,各家厂商在配置战上也打到了最后阶段。
先 是搭载Helio P10处理器的魅蓝宣布note 3的最低售价为799元,随后自主芯片旗号的荣耀5C则定价在899元,从参数对比上来看,两者可谓是下足了“本钱”。但就在不久前,360的N4把联发 科配置在中高端手机上的“Helio X20”芯片用上了,但机子的价格却下探到了千元以内,这种打法和价格过快下降的趋势不由得让业内的其他同行感到唏嘘。
对 于成本和利润的问题,中兴通讯副总裁、终端中国区总经理俞义方对记者表示,目前千元机市场竞争激烈,但在成本上仍需要控制好。“我们利用全球化的规模,通 过规模来规避了我的成本。目前Blade A1是国内第一家把指纹手机做到千元以下的,一般来说,指纹支付,双CA的产品要2000元以上。“俞义方说。
而对于该款手机的预期销量,俞义方表示,国内为100万部,全球预期在800万部左右。
王 艳辉对记者表示,国产手机厂商向更高价位段努力,将是未来几年手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也将带动国内智能手机价格持续提升。但目前千元机市场的目标客户渗透 率仍处于高位,这是大部分手机厂商不愿意放弃的市场。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中,2016年一季度,我国千元价位段出货量占比27.8%,仍居各价位段 之首。
千元机市场的空间
手机行业从硬件来看,并不是一件“好赚钱”的生意,从2014年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看,手机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2%,低于电子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国产手机仍未脱离“微利时代”。而在千元机市场上,行业利润应该更低。
华 为荣耀总裁赵明曾经抨击过千元机市场的主力——互联网手机的操作模式,认为以“价格战”的姿态去赢得千元机市场并不健康。他表示,互联网手机从商业模式来 讲,它的优势从它开始出现到现在其实没有变。当几百个品牌都在加入互联网手机营销大军,甚至有互联网手机企业把营销模式变成了公布BOM价格、罗列手机配 置、简单对比跑分的形式时,实际上造成了用户的认知混乱,产品的实际体验是在下降的,这就造成了互联网手机今天遇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瓶颈。
但在更多的手机厂商看来,虽然线下渠道布局很重要,高端布局也很重要,但“平民化”的价格方式如果供应链掌握得当,仍有市场机会。
从 过去的历史规律来看,规模依然是手机厂商赢得市场的关键。比如早期智能手机启动期,运营商是智能手机推广的核心动力,成就了“中华酷联”。而在智能手机普 及期,消费者从功能机换为智能机是核心动力,追求性价比、擅长线上营销的小米取得了快速增长。这两年,升级换机成为主导,在线下渠道有长期沉淀、追求做工 轻奢的vivo、oppo等则取得了成功。
并且,在王艳辉看来,手机厂商通过千元机战术扩大市场占 有率的同时,上游供应链厂商也吃到了甜头。一些优质的上游供应链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冒出,比如说玻璃加工商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触控面板厂商欧菲 光、电感供应商顺络电子,以及提供锂电池与移动电源的欣旺达与卓翼科技等。
“这种供应链的捆绑关系将会比过往更加紧密,也有利于手机厂商打持久战。”王艳辉说。
但 对于千元机市场的后续操盘方式,俞义方向记者坦言,每个产品在上市时的定价和利润追究都是有目标的,不会一成不变。“目前Blade系列主打电商平台,在 塑品牌、塑形象阶段追求的是高性价比,但其他旗舰产品则是另外一种打法,所以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产品,我们的定价策略、销售策略,渠道策略都有所不 同。”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保量保规模也许是目前千元机市场价格不断下探的主因,而谁能坚持到最后,活下来,也许这道选择题就算做对了。一财网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集微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