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荣耀从没对标OPPO、ViVO而是苹果三星;独董护航引中资?联发科痛批抹黑;为何iPhone“美国造”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2016/6/13 集微网

     1.赵明:荣耀从来没对标OPPO、ViVO而是苹果三星;

     2.独董护航引中资?联发科痛批抹黑

     3.三分钟看明白为何iPhone“美国造”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4.格力发力多元化冲击2000亿 新手机2代定价3300元引热议;

     5.本届WWDC上最值得期待的六大iPhone新功能;

     6.中兴首席科学家向际鹰:为全球5G标准作出贡献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赵明:荣耀从来没对标OPPO、ViVO而是苹果三星

    

     搜狐科技 文/毛启盈

     6月12日晚间消息,明天将国产手机集中发布日魅族、乐视、TCT、金立等密集发布。而在今天下午,荣耀抢先发布了荣耀畅玩5A,支持双卡双待全网通,售价699元起。即日起至6月16日在华为商城、QQ钱包、京东商城开启预约,6月17日10点08在华为商城、京东商城同步开售。

     对标OPPO和ViV0?对标低了!

     对于此前市场上流传荣耀内部对标OPPO、ViVO的说法,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表示,”华为终端整体目标从余(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总那里制定,老余一直想做第一,我们这帮兄弟跟着他都是奔着第一去的,如果对标OPPO和ViVO,对标低了,我们从来没有对标他们,我们全球市场上还是对标top1、2(苹果、三星)这两家。”

     余承东日前表示,华为目标是在5年内超过三星电子和苹果公司,成为市场份额超过25%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生产商。今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今年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1-5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09亿部,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84亿部,同比增长15.7%,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8.2%。

     根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赛诺中国公布最新线下数据,2016年1~3月的中国整体市场,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是OPPO、vivo、苹果、华为、三星。可见,OPPO、vivo在中国市场增长依然强劲,而可惜的是,名单中小米被列入到“其它”行列。

     回忆互联网手机的历程,赵明透露,刚进入互联网手机市场时,是有一些迷茫,毕竟从B2B到B2C的产业,而且还是做互联网手机。站在圈子外面看,互联网架势还是很吓人。包括做事风格、很多玩法,都给他这个传统“理工男”带来了颠覆性的概念。

     “说到互联网的粉丝,有些事情看着脸红,有些事情我们根本做不出来。真正深入到这个行业一年多后,我觉得,不管是互联网手机还是其他手机,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

     中国手机在我们这里的故障率高达10%,定位只能是低质低价,赵明认为,荣耀无论是在京东还是天猫,好评位居前列,荣耀畅玩5C做到好评率99%,但是距离100%还是与差距。

     据了解,荣耀畅玩家族4系手机,每一款发货量都突破了1000万台,目前荣耀畅玩4拥有畅玩4/4A/4C/4X四款机型,也就是说畅玩4系给荣耀带来了4000万台的出货量。2015年,荣耀进军全球74个区域市场,出货量超4000万台,销售收入约60亿美元。赵明透露,今年超过这个数据就很高兴,主要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竞友商压力大,希望华为内部热闹点

     对于网传荣耀和华为内部分歧,赵明称,“从荣耀和华为这两年发展来看,到目前为止,双品牌战略运作最成功就是华为和荣耀。在中国市场上又有协同,又有独立的品牌形象,运作最成功就是华为和荣耀双品牌的战略。”

     赵明称,今天网络上的诸多关于华为荣耀的报道,没有采访过荣耀和华为,更没有与余承东或赵明等高管沟通,“外部好像都希望我们内部热闹点,但是荣耀团队伙伴从来不去回应,我们内部云淡风轻看待这个问题,这时候恰恰是我们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今年看到这个市场现状,很多厂家已开始有点慌,压力很大。”

     赵明说,目前市场上一些手机品牌消退速度在加快,然而,眼睛却去盯着别人,让别人乱起来,这是不对的,这时候应踏踏实实要把自己思路想清楚,然后坚持走下去。荣耀发展到今天,2015年卖了4000万台,今年卖出4500万台完全可以实现。“从中国4500万台智能手机品牌独立来算,在中国市场上已进入前五位了,荣耀已长大了。”

     对于荣耀的拓展性业务VR领域,荣耀V8已推出简易包装盒VR体验、荣耀VR眼镜。赵明称,今天VR技术与满足人们真正需要有一定距离。VR和3D技术上需要有一个跨越过程。从一个产业发展来看,一定是市场炒作顶峰,很多人蜂拥而入,接着会会死掉一部分,陷入一个低谷。而距离这个高峰期,可能还需2-3年。

     2.独董护航引中资?联发科痛批抹黑

     【范中兴╱台北报导】媒体报导,联发科(2454)积极争取中资参股,继日前传向经济部施压后,转由独立董事吴重雨出面广邀学者座谈,有帮联发科护航之嫌。联发科昨晚发出声明表示,强烈谴责相关报导与言论,任何影响公司声誉与有损股东权益之报导,联发科不排除透过法律程序捍卫应有权利。

    

     中资投资台湾IC设计业近来成为关注话题,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中)积极争取开放。资料照片

     吴重雨出面广邀学者

     联发科表示,比照IC製造与封装测试业规定,允许个案申请专业审查陆资投资IC设计业,是台湾半导体协会(TSIA)的共识;在5月31日的TSIA IC设计产业策略委员会中,共同推举吴重雨主持沟通座谈会,座谈会将邀请包含主管机关及有不同主张的产学界共同参与,期望能透过沟通说明了解各方理念,竟被《自由时报》扭曲为黑箱作业及为联发科技护航。

     根据《自由时报》报导,联发科独立董事、交大前校长吴重雨出面,广邀资工、电机及电子工程学者,拟在6月下旬办理座谈会,会议议题订出「比照IC製造与封装测试业规定,允许个案申请专业审查陆资投资IC设计业」,《自由时报》质疑是帮联发科护航。

     对于中资投资台湾IC设计业近来再度成为关注话题,而目前业界大多倾向在能够保障台厂智慧财产权前提下,有限度开放。

     台积电(2330)董事长张忠谋先前表示,可以欢迎投资,但为保护智慧财产,不要让投资者派人到董事会去,在经理人层次上更不要被渗入。

     业界倾向有限度开放

     钰创(5351)董事长暨TSIA理事长卢超群则认为,台湾如何在竞争中争取合作,不要只因为避免中国投资我国IC设计业而落于人后,值得合作就该合作。联咏(3034)总经理王守仁日前指出,台湾需要走出去,至于要开放到哪裡,还可以讨论。

     中资投资台湾IC设计业界看法

     ★台积电董事长 张忠谋

     欢迎,但不要让投资者派人到董事会去,在经理人层次上更不要被渗入

     ★汉微科董事长 许金荣

     中资来台投资不应有政治考量,应以产业发展需求评估

     ★联咏总经理 王守仁

     台湾市场腹地没有这样大,需要走出去,台湾无法死守,至于要开放到哪裡,还可以讨论

     ★钰创董事长暨TSIA理事长 卢超群

     台湾如何在竞争中争取合作,这是很重要的课题,不要只因为避免中国投资我国IC设计业而落于人后

     资料来源:记者整理 苹果日报

     3.三分钟看明白为何iPhone“美国造”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腾讯科技讯 6月13日消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期刊文,分析了iPhone完全在美国制造的可能性。尽管美国一些总统候选人期望苹果将iPhone制造迁回美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原材料开始在任何单一国家生产某款产品的想法都不切实际。

     以下为文章全文:

     特朗普曾经说过,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那么将会要求苹果在美国生产计算机和iPhone,而不是在中国。伯尔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曾呼吁苹果将某些设备的制造从中国搬迁回美国。

     然而,没有任何总统候选人能让这样的愿望成真。关于苹果为什么不在本土美国生产手机,乔布斯曾经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在中国进行生产并不是因为中国的人工更便宜,而是中国提供了熟练的工人,以及灵活的工厂和元件供应商。苹果认为,相对于美国工厂,中国工厂能更快地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现在将这些放在一边。想象一下,如果苹果能说服一家中国代工商,或是自行在美国开设工厂,那么会发生什么?苹果可以在美国生产iPhone并继续赚取利润,就像在美国制造某些高端Mac电脑一样。不过如果仔细思考,那么会发现特朗普和桑德斯的看法中有一些明显的漏洞。

     场景一

     目前,苹果的代工商通过7家工厂生产iPhone,其中6家位于中国,1家位于巴西。如果手机在美国组装,而苹果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元件,那么设备售价将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数据,售价749美元的iPhone 6s Plus的元件成本约为230美元。而售价399美元、苹果最新款的iPhone SE元件成本仅为156美元。

     根据IHS的估计,将这些元件组装成为iPhone的成本约为4美元。而根据锡拉丘茨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教授杰森·戴德里克(Jason Dedrick)的数据,这一数字约为10美元。戴德里克认为,在美国进行组装的成本将要高出30到40美元。这部分是由于美国的人工成本更高,同时也是由于将元件运往美国将带来额外的物流运输成本。这意味着,即使保持其他成本不变,iPhone 6s Plus的最终价格也要高出约5%。

    

     那么这样做对美国有什么好处?苹果表示,该公司的供应商雇佣了超过160万名工人。然而,最终参与苹果手机组装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因此,即使苹果能说服富士康或其他代工商在美国组装手机,也不会像特朗普和桑德斯期望中的那样带来变革意义。

     场景二

     如果手机元件也在美国制造,那么情况又是怎样?

     在苹果的766家供应商中,有接近一半,即346家位于中国大陆。此外,日本有126家,美国有69家,台湾地区有41家。

     iPhone的前面板采用了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康宁的这种玻璃在肯塔基州、韩国、日本和台湾生产。基于这种玻璃制造的触摸屏,以及配套的计算芯片是成本最高的元件。根据IHS的数据,iPhone SE中的这些元件成本约为20美元。另一项主要成本在于手机处理器。在iPhone SE和iPhone 6s中,这一处理器都由苹果自行设计。苹果将芯片生产外包给了三星和台积电。此外,iPhone SE中的基带芯片由高通设计,根据IHS的估计成本约为15美元。NAND和DRAM存储模块的成本约为15美元,电源管理芯片成本约为6.5美元,而射频功放和收发模块成本接近15美元。

     大部分这些芯片都采用外包模式制造,因此很难弄清芯片具体是在何处生产。

     例如,业内主要芯片代工商GlobalFoundries在德国、新加坡、纽约州和佛蒙特州为高通等公司代工芯片。

     熟悉半导体代工的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师杜安·博宁(Duane Boning)认为,对于生产芯片所需要的原材料硅晶圆,不同国家之间的成本差异已经很小。他表示:“相对于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设备和设施,人工成本非常低。”

     美国能源部埃姆斯实验室关键材料研究所负责人埃里克斯·金(Alex King)指出,半导体生产线在建造的几年后就会迅速落后。这意味着,每一代半导体生产线都有可能在全球任何地区,包括美国来建造。实际上,这些生产线中所需的机器设备很大一部分仍在美国制造。

    

     苹果供货商遍布28个国家或地区

    

     但是这些供应商大部分集中在四个国家或地区

     那么,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iPhone中搭载的芯片和其他元件是否有可能在美国制造?戴德里克及其同事估计,在美国制造一部iPhone中所需的元件将给设备带来额外30至40美元的成本。而至少在最初阶段,美国的工厂将很难具有竞争力,产量很低。他预计,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生产这些元件的原材料仍在全球市场上采购,那么最终手机的价格将要贵出100美元,

     场景三

     为了了解高科技行业中全球贸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想象更极端的场景:如果苹果试图完全利用美国的原材料去生产iPhone,那么情况会如何?换句话说,这样的iPhone制造完全不依赖于国外提供的材料。

     埃姆斯实验室的埃里克斯·金表示,iPhone的生产用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75种化学元素,占元素周期表的2/3。甚至iPhone的外壳元件也非常依赖于美国几乎没有的材料:铝合金来自于铝土矿,而美国并没有铝土矿。(再生铝可能会成为主要来源。)

    

     iPhone使用的材料涵盖了大部分元素周期表,其中一些无法在美国本土开采到

     稀土元素主要来自中国,中国的稀土供应占全球的85%。金属钕是重要的磁性材料。这种材料被用在手机的振动马达,以及麦克风和喇叭等元件里。另一种稀土元素镧则被用在摄像头镜片中。还有一种金属铪则是iPhone中晶体管的必要原料。

     《力量元素》一书的作者大卫·阿布拉姆(David Abraham)指出,没有任何科技产品可以从原料开始在单一国家生产出来。iPhone展示了美国公司的独创性,但同时也证明了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李玮)

     4.格力发力多元化冲击2000亿 新手机2代定价3300元引热议

     向炎涛

     格力正在加速扩张它的“非空调”业务。6月6日早间,格力手机2代通过董明珠自媒体在明珠商城独家预售,并于6月8日起陆续发货。

     较之一年前初入江湖的格力手机1代,新发布的格力手机二代显得底气十足:无论在外观还是配置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价格也随之上涨到了3300元。

     从不久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公开宣布格力确定要造汽车,到如今格力手机2代正式发售,格力在新领域的开拓步步推进。面对外界对格力多元化布局的质疑,格力电器市场部负责人对笔者表示,没有哪个行业是不能做的,只要产品做好了,多元化未必会失败。

     手机低调上市 布局智能家居

     不同于第1代的高调亮相,格力手机2代在5月中旬的董明珠公开课上低调发布,此次正式发售也显得同样低调,目前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董明珠自媒体进入明珠商城以及直接进入格力官方商城两种渠道进行预购。

     董明珠曾公开表示过,格力手机2代的销售目标为每天10万台。格力市场部负责人透露,每天10万台确实是给生产部门的安排,但是目前仍然面临产能跟不上的问题。格力已经扩大了生产线在加紧生产,争取扩大产能。所以目前仅在明珠商城和格力官方商城开放购买,未来会视备货情况增加购买渠道。对于3300元的高价质疑,该负责人笑言:“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用过格力手机,用过之后就不会觉得贵了。”

     2012年,格力电器顺利实现了千亿营销目标。随后,董明珠在多个场合提出,“5年再造一个千亿格力” “格力未来5年每年按200亿的增长速度,2020年实现2000亿营业额”,于是有了和雷军的10亿赌约。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空调市场行情低迷的大环境下,格力要想实现每年200亿元的增量,仅仅依靠空调几乎已经不可能,所以格力只好从别处着手,寻找多元化路径,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当前火热但和格力主业空调并无多大联系的手机领域。

     而前述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则表示,格力做手机实际上是智能家居布局的入口。

     进军新能源领域 发力多元化

     除了做手机,格力还要造车。日前,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亲自捅破窗户纸:格力收购新能源企业,真的要开始造汽车了。

     今年2月22日开市以来,格力电器一直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处于停牌状态。根据其此后连续发布的《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停牌公告》显示,格力电器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珠海银隆100%股份。

     根据珠海银隆官网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经营核心的公司。

     格力意欲收购银隆,并非是因为汽车,而是银隆的钛酸锂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优势技术。

     格力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收购银隆涉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目前不便透露太多信息。但他也表示,目前格力在发展光伏能源和光伏空调,收购银隆以及造汽车和新能源及储能电池有关,而并非绝对的毫无关联。

     在家电观察家梁振鹏看来,格力真正要走的应该是相关多元化之路,也就是布局与空调相关的、格力品牌知名度能延伸到的家用电器产品线,比如燃气灶、吸油烟机等净利润高,销售渠道又类似的家电,这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格力还没有完全布局到。

     而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时代在变化,格力的经营思路也在发生转变,当前格力的目标是多品牌经营。”

     如今,格力旗下已经拥有格力空调、大松小家电、晶弘冰箱三个品牌,目前格力手机也正在征名当中,不排除其会使用单独的品牌。

     格力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格力目前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技术基础和专业品牌上的相关多元化。“只要做得好,每一个产品都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关键靠技术和品质。我们不觉得哪个行业不能做,只要把产品品质做好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就能赢得市场。不能说专业化就一定有市场,多元化就一定是失败的。”(中国经营报)

     5.本届WWDC上最值得期待的六大iPhone新功能

    

     BI中文站 6月12日报道

     按照往年惯例,苹果即将在6月13日拉开大幕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以下简称“WWDC”)上公布有关下一代iOS操作系统的更多信息,并在今年9月下一代iPhone推出之前一周左右时间将其正式推送。

     那么,对于这一代iOS操作系统我们还能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就此,美国科技博客BI专栏作家史蒂夫科瓦奇(Steve Kovach)就为我们列举出了“本届WWDC上最值得期待的六大iPhone新功能”,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应用隐藏功能

    

     对于许多iPhone老用户来说,专门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那些从来不用的应用恐怕已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许多用户一直以来都在呼吁苹果为iOS加入应用隐藏功能。可以肯定的是,即便你从来不用邮件或者Safari浏览器这些应用,它们也不应该被删除,因为这极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但将它们隐藏在桌面上未必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2. 选装原生应用

    

     除了上述提及的部分必须在iOS中预装的应用外,还有许多原生应用其实完全不必出现在苹果的预装清单中。具体来说,iOS 8中的使用说明、游戏中心这些应用其实都是可有可无的,苹果完全可以考虑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需要安装这些应用程序。

     3. 默认应用选择

    

     无论是邮箱、日历还是浏览器,许多用户或许都更加习惯于使用来自其他厂商的产品。不过,现在的iOS还不允许用户改变默认应用的设置,但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的iOS版本中看到这一功能的加入。

     4. 更大的iCloud免费空间

    

     目前苹果为用户免费提供的iCloud存储空间仅为5GB,这一容量根本不足以让用户存储所有的照片、短信和应用文件。现阶段,如果用户想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就需要进行额外付费,但苹果的许多竞争对手通常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免费存储空间,因此我们看不到苹果为什么不能效仿这一作法的理由。

     5. NFC芯片接入权限

    

     苹果在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时代就加入了NFC功能,但是目前他们还不会向开发者开放NFC芯片的API。换句话说,开发者目前还不能开发出与iPhoneNFC功能相关的软件。苹果发言人也明确表示,目前iPhone的NFC功能只在Apple Pay,即第一方软件环境当中运用。但事实上,智能手机的NFC芯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能,苹果完全可以效仿Android厂商的做法面向开发者开放这一权限来实现更多功能。

     6. 优化3D Touch

    

     3D Touch技术早在推出之时就被认作是有可能彻底改变iPhone未来操作方式的一个重要功能,但许多开发者、甚至就连苹果自己对于该功能的接受速度都相当缓慢。我们相信,如果苹果希望这一功能能够迎来腾飞的话就需要在下一代iOS中进一步规范其使用标准,同时增加更多的控制方式。

     比如,知名独立果粉博客Daring Fireball创始人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就建议,苹果为3D Touch增加诸如长按等更多操作方式来实现更便捷的操作。(汤姆)

     6.中兴首席科学家向际鹰:为全球5G标准作出贡献

     【财经网/许楠楠】2016年5月31日,由中国IMT-2020(5G)推进组联合欧盟5G PPP、日本5GMF、韩国5G论坛和美洲5G Americas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球5G 大会(The 1st Global 5G Event)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以“构建5G技术生态”为主题,邀请中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政府领导、5G国际组织负责人、数十家国内外主流移动通信和相关应用单位专家500多人参加了会议讨论。

     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2016年6月1日在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正式发布了《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白皮书体现了中国5G网络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全球5G网络技术与标准共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博士在本次大会上发表了“Commit to Global 5G Ecosystem”的演讲,详细阐述新型多址和波形技术,包括MUSA(多用户共享接入)、FB-OFDM(子载波滤波OFDM)、UAI(统一空口)、MassiveMIMO等技术,并呼吁与行业共同推动5G健康发展。

     避免5G标准碎片化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本次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5G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5G发展,2020年启动5G商用。

     IMT-2020(5G)推进组组长曹淑敏在本次大会上呼吁,对5G标准统一、5G频率、5G空中接口标准的研究等三大5G热点问题表明了中国的立场,IMT-2020(5G)推进组特别呼吁,全球产业界应该合作,避免5G标准的碎片化。向博士则表示,在标准未定之际,各个推进组织、各个设备商都在围绕自己的需求和理解进行产品的研发,难免会出现碎片化的现象。

     谈到5G标准。向际鹰博士表示:“中兴通讯自主提出一套5G完整的多址技术、多址架构,不断推动着5G领域的技术创新,勾勒日渐清晰的5G蓝图。到2019年会有一个非常接近5G的标准。在工信部提出的2020年实现正式商用前,中兴通讯将提前让用户享受到5G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

     而对于韩国表示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将率先使用5G移动通信技术,向际鹰博士则认为,这不算是真正的5G技术,只能算是一个演示系统。

     从4G过渡到5G有很多路径

     在从标准到芯片再到终端,再到大规模商用其实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正式商用以前,中兴通讯Pre5G过渡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向际鹰博士表示“与3G、4G时期是标准化完成之后进行测试不同,目前,全球各大推进组织都在进行5G测试,选择的频段也不尽相同。中兴通讯在5G创新方面都是比较激进,稍微革命性一点”。

     另外他指出,将5G中的部分技术直接应用到4G中来,甚至可以不需要改变空中接口标准,直接采用4G终端也可以实现。这样就使用户能够提前得到类似于5G的用户体验。在不改变终端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某种程度上比真正的5G难度更高。

     Pre5G就是利用最实用的5G核心技术,不改变终端,在基站上做创新,为用户提供接近5G的接入体验,在5G标准化之前有效缓解数据流量剧增的挑战,为移动运营商提供更为平滑和高效的5G演进之路。2015年Pre5G 产品已实现了小规模商用,2016年下半年就能实现Pre5G的规模商用。

     5G已成全球科技产业聚焦重点

     中国高度重视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向未来,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要积极推进5G发展、2020年启动5G商用。这意味着各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逐渐开始大规模商用,并进入产业化阶段。将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业务体验,带动芯片和软件等产业快速发展,并将与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催生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业态。

     对于实体的东西如何通过虚拟的手段进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向际鹰博士表示,虚拟化是关键,网路虚拟可以扮演这个角色。5G网速将比4G提高十倍左右,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与中国移动、日本软银、韩国KT、马来西亚U Mobile、德国电信、奥地利和记Drei等多家高端运营商开展了5G/Pre5G的研发和合作,从事5G研究的专家已超过2000位。中兴通讯公司将继续与业界各方积极合作,力争为5G的标准化和商用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财经网)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集微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