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苦追AMOLED,上游产业链仍薄弱
2016/6/15 集微网
1.大陆苦追AMOLED面板产能 上游产业链仍薄弱;
2.OLED软板军备竞赛升温,传三星拟加码投资三兆韩圜;
3.TCL科技与武汉华星光电订立谅解备忘录;
4.东山精密与和辉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大陆拚战AMOLED面板 天马武汉厂改线明年量产;
6.TCL显示联合武汉华星拟投9亿元建年产5千万片LTPS模块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大陆苦追AMOLED面板产能 上游产业链仍薄弱;
大陆面板厂苦苦追赶AMOLED产能,估计2018年时,与韩国的差距将缩减,但是在上游产业供应链上,不管材料或是设备,大陆的供应能力都还很薄弱,与韩国相比仍有一大段的差距。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自2015年起,积极外卖AMOLED面板,吸引许多业者像是Oppo、VIVO、金立、魅族等大陆手机品牌采用,也进一步带动AMOLED面板风潮。
根据群智咨询预测,大陆2016年搭载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出货,有望超过8,800万台,占比将可达到19%。除应用在智能型手机外,近年来,AMOLED面板在穿戴式装置、VR和AR上的采用率也逐渐提升。
韩国面板厂深具AMOLED领先优势,不管在产能、技术、供应链等方面,都领先竞争对手一筹,大陆面板厂正在急起直追中,2016年上半时,已有少部分大陆业者开始小幅量产AMOLED面板。
以 和辉光电来说,是大陆很早就专注发展AMOLED面板的公司,其位于上海的4.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已投产,月产能设计为1.5万片玻璃基 板,2016年和辉计划在该厂导入柔性产能,预计2017年第2季量产,新的6代AMOLED面板厂也计划在2016年底启动。
京东方方面,位于鄂尔多斯的5.5代LTPS生产线已在2011年8月开工,月产能设计为5.4万片玻璃基板,其中AMOLED产能配置为0.4万片,该厂预计2016年第2季量产HD AMOLED面板产品。
另外,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已于2015年中正式启动建设,京东方在2016年2月时,将该厂产品变更为AMOLED面板,并启动建设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二期项目,月产能设计为4.8万片玻璃基板,计划于2018年第2季投产。
天马在上海有一条4.5代AMOLED实验线,另外上海的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第一阶段也已量产,主要供应AMOLED手机面板给大陆品牌客户。
另外,天马也将位于武汉的6代LTPS TFT LCD 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部分设备进行优化,成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AMOLED生产线,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玻璃基板,计划在2017年下半开始生产。
维信诺则是以PMOLED起家,2013年开始兴建5.5代AMOLED量产线,并于2016年第1季开始量产。
此外,信利则是在2013年底于广东省惠州市投资建设4.5代AMOLED生产线,将于2016年第2季开始量产,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AMOLED和6万片TFT-LCD面板,同时,信利也在筹备新的6代AMOLED生产线。
华星光电第二座8.5代面板厂已正式投产,未来将扩充AMOLED产品。另外,华星光电位于武汉的6代LTPS生产线,后续也将会导入AMOLED面板的生产,同时其也正在筹备新的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量产。
大 陆虽然积极发展AMOLED面板,但是由于现阶段产能还不大,且技术也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与韩国面板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群智咨询认为,2018 年将是大陆AMOLED面板产能大幅提升的阶段,估计到2020年时,目前所投资的AMOLED面板生产线均逐步达到成熟量产级别。根据估算,2018年 大陆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将上升至37%,届时大陆AMOLED面板产能供给与韩国的差距将慢慢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目前在建以及计划兴建的AMOLED生产线,均有规划柔性AMOLED产能,根据群智咨询数据统计,全球中小尺寸柔性AMOLED产能预计在2017 年就会超过刚性AMOLED产能,此部分的成长主要来自于韩厂三星显示器与乐金显示器对柔性AMOLED的加码投资;而2020年时,柔性AMOLED产 能的占比将高达60%,此部分的成长则主要来自于大陆面板厂包括京东方、天马、和辉等业者的贡献。
虽然大陆积极发展AMOLED面板,但 在上游产业链的布局方面仍有不足,AMOLED面板关键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注入层、传输层和发射层,其中注入层和传输层材料主要是由韩国厂商如LG 化学等供应;至于发射层的发光材料主要是由美国和日本供货商供应,例如日本初光、美国UDC等。而大陆材料厂商目前以提供初级中间体为主,包括吉林奥莱 德、西安瑞联等。而从设备来看,包括曝光、蒸镀和封装设备等,大陆业者均不具备量产能力。
在此情况下,大陆要抢占AMOLED商机,未来仍须在上游材料与设备部分多加把劲。 DIGITIMES
2.OLED软板军备竞赛升温,传三星拟加码投资三兆韩圜;
三星显示(SD)在权五铉(Kwon Oh-Hyun)接手领导下,加速业务改组,一方面缩减赔钱的LCD产能,另一方面则是更积极对OLED面板进行布局。
Businesskorea引述产业消息报导指出,SD打算将L6厂改装成OLED软板厂后,再出售设在南韩Tangjeong工业区七代LCD面板部分产线。七代厂主要用于生产40寸面板,但受报价下跌影响,SD今年是赔本在卖。
在对OLED软版布局方面,报导指出,SD上半年已砸下二兆韩圜(17亿美元),明年底前将再追加三兆韩圜(25.6亿美元),使得总投资额来到五兆韩圜,反映三星看好OLED软版明年能见度将大幅提升。
苹果iPhone预计在2018年导入曲面OLED面板, UBI Research上月中旬曾看好三星将吃下六成订单。另外,三星明年可能推出两款可摺叠萤幕智慧型手机,均有利提升OLED面板需求。
据UBI Research估计,今年第一季SD的OLED面板出货量来到8,670万片,同一期间内全球OLED出货量为9,130万片,也就是说,SD的出货市占率高达95%。精实新闻
3.TCL科技与武汉华星光电订立谅解备忘录;
TCL显示科技董事会称,与武汉华星光电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以列明各订约方有关可能组成从事生产LTPS LCD模组产品的合营企业的谅解。
待 订立最终协议前,现订定合营企业的总投资额将为人民币9亿元,且公司将拥有不少于50%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而武汉华星光电将拥有不多于50%合营企业的 注册资本。确切投资额、出资日程、出资方式及于合营企业的持股量,将通过公司与武汉华星光电进一步磋商而釐定,并受制于最终协议的条款及条件。 根据谅解备忘录,合营企业的生产厂房将位于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接邻武汉华星光电的LCD面板生产厂房。现订定合营企业将经营10条手 机用LTPS
LCD模组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年均产能为5000万片手机用贴合显示模组。 智通财经
4.东山精密与和辉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6月13日晚,东山精密发布关于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打响了国内模组厂积极部署AMOLED面板战略资源的第一枪。
东 山精密目前业务涵盖精密金属制造和精密电子制造两个领域,其中精密金属制造业务包括精密钣金和精密铸造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等行业;精密电子制造业务 包括LED器件、触控显示模组等,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LED照明等行业。近年来,东山精密通过收购,不断整并上下游供应链,形成最终产品的“一站式”制 造,并通过共同研发、设计、配送等配套服务,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密制造服务体系。
东山精密目前手机模组以代工和ODM两大业务模式为主,代工主要客户为日韩面板大厂,ODM客户目前以小米、联想和OPPO为主。东山精密将在今年下半年将把手机模组产能扩充至每月8百万片,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作 为手机厂商目前争抢的AMOLED面板货源,目前因三星仍然属于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在苹果iPhone 7S上或采用AMOLED屏的趋势热点推动之下,国内各品牌皆希望能获得稳定的AMOLED面板货源,而扶持国内AMOLED面板厂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 抑制该部分面板的价格在今后的不断上涨。
据相关监测数据显,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AMOLED手机市场销量已达到2200万部,市场 占比大幅增加14.5%达21.4%,而如此大幅的增长主要由于OPPO、VIVO产品策略积极支持,成为AMOLED面板市场推广的最大功丞,两者合并 占据整体国内AMOLED市场份额的55%,其次为金立和魅族。目前,三星、友达的AMOLED面板产能都已是供不应求状态,有选择性的接单生产。
东 山精密利用完整的供应链生产体系得到了几大品牌的支持,2015年公司触摸屏及模组营收额达8.7亿元,同比增长53.4%,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49.7%至1,830.6万元。通过与和辉AMOLED面板资源的战略结合,有助于稳定开拓具未来成长空间的AMOLED手机及可穿戴产品等客户群,实 现更为完整的产品线业务布局。CINNO
5.大陆拚战AMOLED面板 天马武汉厂改线明年量产;
全球AMOLED面板市场热度持续增温,大陆中、小尺寸面板厂天马2016年上半开始小幅量产 AMOLED面板,是大陆AMOLED面板技术跑得比较前面的厂商,天马并将武汉6代LTPS厂进行改线,预计2017年下半量产AMOLED面板,将成 为天马导入可挠性AMOLED面板制程主力。
目前天马在上海厂量产5.5代AMOLED面板,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玻璃基板,分两阶段兴建,月产能分别为1.5万片,第一阶段已经量产,主要生产智能型手机5.5吋HD面板,供应中兴等大陆品牌客户,且正与其他品牌业者接洽AMOLED面板出货事宜。
天马2015年上半于武汉投资6代LTPS生产线,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20亿元,2016年5月天马决定把武汉6代TFT LCD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部分设备进行优化,成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AMOLED面板生产线,全面卡位AMOLED面板市场。
天 马武汉厂6代LTPS AMOLED玻璃基板月产能设计为3万片,同样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可望于2016年下半封顶,2017年下半量产,将成为天马导入可挠式AMOLED面 板制程主力。以现阶段天马手机面板出货来看,a-Si仍占大宗,估计占比逾50%,LTPS约接近50%水准,AMOLED面板单月出货仅约10万片,占 比仍很低。
由于手机解析度持续提升趋势,天马将在2016年下半推出FHD AMOLED面板,尺寸介于5~6吋,可能会在5.0、5.2或5.5吋上先选一个尺寸进行销售。除了手机外,天马亦全力布局AMOLED面板其他应用, 包括穿戴式装置及车用等,2017年天马AMOLED面板出货重心,仍是以手机与穿戴式装置应用为主。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在2015年全力推展AMOLED面板,获得Oppo、Vivo、金立、魅族等大陆手机品牌厂采用,2016年包括华为、小米等品牌旗舰机种亦纷导入AMOLED面板。
由于三星显示器手机面板出货量为全球第一,不仅是推动AMOLED面板的领衔者,亦凸显手机面板技术已开始从LCD转向OLED,预期2016年大陆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将超过8,800万支,占比逼近2成。
大陆面板厂除了天马外,还有多家厂商积极投资AMOLED面板产能,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维信诺及信利等,目前大陆面板厂在AMOLED技术及产能,与韩国面板厂仍有不小落差。
不过,由于大陆面板厂投资力道强劲,2018年大陆AMOLED面板产能将大幅提升,预期2020年大陆所投资的AMOLED生产线将逐步达到成熟量产阶段,不仅占全球产出比重大幅上升,与韩国产能差距亦将逐渐缩小。Digitimes
6.TCL显示联合武汉华星拟投9亿元建年产5千万片LTPS模块
集微网消息,2016年6月13日,中国领先的中小尺寸显示模块供货商TCL显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TCL 显示」或「集团」;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334)宣布,集团与武汉华星光电订立谅解备忘录,拟组成合营企业从事生产低温多晶硅(LTPS)LCD模块产 品。现订定合营企业之总投资额将为人民币9亿元,且TCL显示将拥有不少于50%合营企业之注册资本,而武汉华星光电将拥有不多于50%合营企业之注册资 本。
武汉华星光电由深圳华星光电(TCL集团之附属公司)及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政 府投资之公司)共同成立,而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亦是股东之一。合营企业之生产厂房将位于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接邻武汉华星光电之 LCD面板生产厂房。现订定合营企业将经营10条手机用LTPSLCD模块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年均产能为约5,000万片手机用贴合显示模块。有关生产线 预期将于本年底完成安装,并于2017年10月正式开始量产。
集团拟利用较早时候配发集资净额1.5亿港元与武汉华星光电成立合营公司,藉其于LTPS LCD显示面板生产方面的资源及专长,将有助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并同时得以扩大现时高端LTPSLCD模块的生产规模,有效地把握市场对LTPS LCD模块日益增加的需求。
TCL 显示首席执行官李健先生表示:「凭借深圳华星光电于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成功,武汉华星光电将可以继续保持领先业界的产品良率及生产爬坡速度,而TCL显示透 过与武汉华星光电成立合营企业,不但令集团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有助减低物流和代理费等方面的支出(约占LCD面板成本的5%),更可以为集团带来一 个新的供货商,稳定TCL显示的上游LCD面板供应,有助我们巩固显示模块供货商的行业领导地位。我们相信合营企业将有效帮助集团扩大市场份额,为股东创 造更大利润。」
有关TCL显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334)
TCL 显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为中国主要中小尺寸显示模块(<=10.1英寸)供货商之一,主要从事研究与开发、制造、销售及分销主要供手持 移动终端使用的LCD模块。TCL显示的业务模式为以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方式主要为手持移动终端制造商研发及供应LCD模块。TCL显示智能手机 LCD模块产品备受国内外厂商欢迎,销量名列前茅。
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集微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