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索达吉堪布)
2016/9/23 慈悲素食善行

     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

     (索达吉堪布)

    思考题:117、名词解释:珍宝人身 普通人身 118、明白六道众生的数量比例,对你今后修行有哪些帮助?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丁四、思维数目差别(修行人的数目跟不修行众生的数目进行对比,之后懂得修学佛法的人非常稀少): …… 对此深思一番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拥有修行佛法的机会,应当感到无比欣慰、喜悦。假如暇满的所有功德完整无缺,那从今天起,就已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当然,这个要长期具足,不要十八暇满暂时全部具足,过两天又一个一个掉了。)什么是珍宝人身呢?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自在闻思精华义,调己劝他行善法,修行山王极稳固,彼等仙人胜幢相,无论在家或出家,即是珍宝之人身。”意思是,闻思佛法的精华教义,调伏自己的三门,劝勉别人行持善法,修行如山王般稳固——不是这两天修个法,一离开上师和道友的监督,就像发疯一样完全变了,真正的修行人始终如一,十年前是这样,二十年后依然不变,这才是具有珍宝人身。 反之,倘若你对具足十八暇满、远离十六无暇还有缺憾,即便在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地位显赫、智慧超群、美名远扬,但也称不上是珍宝人身。世间有许多成功的国家领导、商业巨子,看似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这种福报也许会让他造很多业,反而成为堕入恶趣的前兆。古人言:“堕恶趣之前当人王。”所以,得这种人身并不稀有,充其量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 有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院士,自认为非常了不起,对佛教一直嗤之以鼻,其实他最多只是对某个领域有贡献而已,并不一定对善恶取舍通达无碍。无垢光尊者曾说过:“不知善恶行非法,根虽具足相似身,纵然转生于中土,亦为边鄙野蛮性。”因此,不相信因果的人,纵然在某些方面再有智慧、再有能力,也不值得我们赞叹。 总之,作为一个出家人,对其他最好不要希求,即生中既然有缘出家,就要守持清净戒律,精进闻思修行,以令正法融入于心;而作为在家人,也应该护持净戒,同时好好地闻思,这样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拥有了珍宝人身。否则,每天只希求世间八法,从来不行持善法,连最简单的转经轮、念观音心咒也不做,来一趟人间什么意义都没有,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空耗,或者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返一样,简直愚不可及。 对于这些人,我们理当生起悲心,有能力的话,尽量施以帮助。否则他们非常可怜,觉得自己智慧很不错,口口声声叫嚣“越堕落越快乐”、“越堕落越美丽”、“越堕落越英雄”……言行举止颠倒疯狂,根本不理会恶趣的痛苦。就像一个精神病患,拼命地赞叹监狱快乐,然后故意去触犯法律,正常人一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他精神失常了,任谁劝也无济于事。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说他笨,他不高兴,也不会承认,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一直造恶业,违背因果规律的下场,不管他承不承认,来世必定都要感受无量痛苦。 我们能遇到这么好的佛法,是值得庆幸,但身边还有千千万万众生,处于极度迷茫的状态中,不知取舍,为此,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早点有能力去帮助他们。实际上,度化众生需要佛菩萨、护法神加持,否则,很难成办一切所愿。前段时间有个道友就说:“我很想度众生,可是路上‘哗’——就滑下去了,现在无能为力,我要回来了。”不知他讲的是双关语还是什么,我也不太懂。总之,如果没有诸佛菩萨的加持,我们利益众生时,也会在路上滑下去的。 下面通过几个不同的对比,进一步说明虚耗人身者的愚痴: (一)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 获得人身与得如意宝比起来:如意宝只能满足即生中饮食、生活等一切所需,比如中奖一千万美金,只能在今生中购买房屋、轿车,享受短暂的幸福而已,对来世的快乐却无计可施,故钱财的能力非常有限;而得到人身与此截然不同,依靠它行持善法,完全可以超越三界、自度度他,所以如意宝与人身宝无法同日而语。然可惜的是,有些人对轮回没有厌离心,致使此人身宝白白空耗,非常可惜! 因此,得到人身之后,不能随随便便空耗,一定要把每天的时间用上。其实珍惜人身就是珍惜时间,应将时间看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行持善法。比如这里的发心人员,天天发心不能缺,此外有空余时间的话,也没必要懈怠懒惰、睡懒觉,否则修行绝不会成功。虚云老和尚的传记中说:有两个和尚,认为大方丈不在,就一直睡懒觉,结果鬼怪来了,把他们狠狠处罚了一顿[1]。可见,不珍惜时间好好修行的人,鬼怪也会找你麻烦。而善法意乐特别强的人,无论对生病、出违缘都不在乎,非人即使想为难你,也无从下手。 (二)如颂云:“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 即使登上帝王之位,也难与值遇具相上师相提并论。但是无有恭敬心的人,只把上师视为普通朋友,以至于无法获得上师相续中的甚深境界,非常可惜! 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上师视为凡夫离加持。”如果把上师当作凡夫人,绝对得不到上师的意传加持。要知道,加持源于自己的信心,若把上师看作佛,就能获得佛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菩萨,就能获得菩萨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上等人,就能获得上等人的加持。比如上师说一句“不能散乱”,假如你把这四个字当佛语来对待,那有一分恭敬得一分法利,你肯定能得到不同的加持;如果你觉得:“什么不能散乱啊,上师你天天都在散乱,还说我!”则必定得不到任何加持。对我们而言,如今可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因此,遇到殊胜的佛法和上师之时,要想方设法令自己获得解脱。 (三)如颂云:“求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 我们即生中发了菩提心受菩萨戒,得局长、处长、科长等官位根本没法与之相比。可是没有悲心的人,不珍惜自己的菩萨戒,常对众生恶心相向,将菩提心像石头一样抛弃,非常可惜! (四)如颂云:“得续部灌顶,轮王位难比,诸无誓言者,岂不付东流?” 获得密宗续部的灌顶,得到转轮王位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但密宗的根本就是誓言,那些不守誓言的人,所有的加持功德、意传智慧都将付之东流,自相续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最终反而会堕入恶趣,非常可惜! 现在许多学密宗的人,根本不重视守誓言、修加行,求的只是得这个灌顶、得那个灌顶,可能想灌顶时有点吃的喝的吧,不一定是希求加持和成就。假如你想得到加持和成就,其根本就是要修加行、守誓言,若没有考虑这两者,光是参加个仪式,相续不一定有大的改变。 这一点也看得出来:任何一个修行人,倘若对誓言特别重视、对加行特别重视,修行势必蒸蒸日上,越来越有进步;如果他对这些不屑一顾,成天只是东奔西跑,求一些新鲜法,最后自相续定会与法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们亲眼所见、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如颂云:“见心性本面,见诸佛难比,诸无精进者,岂不见迷乱?” 依靠上师窍诀现见心的本来面目,比亲见诸佛菩萨更加难得。可是没有精进的人,即使认识了心的本性,后因种种散乱,没有继续护持,就像智悲光尊者所说,初学者虽明心见性,但就像云间出现的阳光一样,一会儿又被分别的乌云遮住了,心很快会恢复到迷乱的状态中,非常可惜! 因此,我们修密法时,若依靠上师窍诀见到了心的本性,则还要不断地修行、一直修行。有些人得了很多修心教言,对心性肯定有所体悟,此时必须持之以恒地串习,不然到了一定时候很容易退失,故千万不能舍弃精进。

     [1] 《虚云老和尚的足迹》中说: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此时,云门寺有两位僧人,一名古根,一名传真,同住一个寮房。一天早上,晨钟叩响了,两人还没起床,他们商量:“方丈不在,就暂且偷懒一回吧。”又继续睡。一会儿,门突然自己打开,随着阴风一个黑影冲进来,只见一眼睛圆鼓、獠牙毕露的鬼怪,将传真从床上拖出,扔到地下,训诫说:“菩萨开道场,成就你们修行。你们却不上殿念经,不知惭愧,该打!”说着举起巨掌,狠打他屁股十几下。古根见状惊喊:“救命啊!鬼来打人了。”用凳子猛敲床板发出巨响,鬼怪飘然而去。寺僧听见大喊救命,拿着木棍跑来,看古根已被吓得脸色青白,而传真趴在地下,屁股被打得黑瘀浮肿,大家拿药来擦,医治一个多月才好。当天,二人即搬出来,不敢再住那个房间。……四月,虚云老和尚从南华寺回来,众皆告之有鬼。深夜,虚云老和尚禅坐,见一青袍白衣老翁前来,恭敬地说:“弟子住在后山,已有几百年。前段时间师父到南华传戒,弟子也刚好外出,孙辈不肖,吾已责诫之,今特来向师请罪。”虚云老和尚说:“既已现形异类,彼此相安,不要多现扰众。”老翁告谢而去,从此不再发生此类事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索达吉堪布 ——节摘自《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二品 暇满难得 第二十六课

     ● 近期热点

     一亿遍金刚萨埵心咒共修,欢迎师兄们参加!

     功秋吉金刚上师于公历九月二十五日在卡美村主持六天八关斋戒法会,火供、在神山悬挂玛尼旗经幡

     功秋吉金刚上师与一亿金刚萨埵心咒玛尼石坛城

     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3D 修法观想图 极具加持力的伏藏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慈悲素食善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