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中论》引《诗》略考
2016/4/21 经学文献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ngxuewenxian@126.com

     摘要

     徐干的《中论》共引用《诗经》三十七次,引诗不专主一家,二十七条引文属于《毛诗》,十条与《毛诗》存在文字差异,在这存在异文的十条诗句中,仅有五条属于鲁诗,这就说明仅凭引诗来断定徐干所习为鲁诗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作者简介

     谢明仁(1951-),男,汉族,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人,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柴方召(1988-),男,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广西大学2012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献。

     原载《诗经研究丛刊》2015年03期

    

     徐干,字伟长,北海剧人。建安中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在这里所讲的引《诗》的句式特点,是主要从每次引《诗》的句式上来讨论的。通过笔者勾稽和统计,《中论》引《诗》的句式以引四句的和两句的为最多,引四句的有13次,涉及到的篇目有《邶风·谷风》《小雅·小明》《小雅·谷风》《大雅·棫朴》《秦风·终南》《小雅·节南山》《周颂·赉》《郑风·山有扶苏》《大雅·抑》《小雅·伐木》《小雅·正月》《小雅·小宛》《小雅·菁菁者莪》;引两句的有11次,涉及到的篇目有《小雅·车舝》《周南·兔罝》《鲁颂·泮水》《鄘风·干旄》《大雅·桑柔》《小雅·四月》《鲁颂·閟宫》《小雅·蓼萧》《大雅·板》《郑风·大叔于田》《小雅·角弓》;引一句的和引六句的各2次,涉及到篇目分别为《周颂·敬之》《大雅·烝民》和《小雅·鹿鸣》《齐风·猗嗟》;引五句的和引十二句的各一次,涉及到篇目分别为《大雅·卷阿》和《大雅·皇矣》。就总体而言,引诗的句式长短不一,引诗句数不等,最长的12句,最短的1句。

     一般情况下,《中论》每一次引《诗》基本上对应于《诗经》中的一个篇目,而也有所引诗句见于《诗经》中的两篇者,这是由《诗经》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如:对于“天生烝民”一句,分别可以见于《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秦焚诗书后,在汉代《诗经》的传授分为齐、鲁、韩、毛四家,《齐诗》《鲁诗》《韩诗》属于今文诗学,习惯上称其为三家诗,《毛诗》属于古文诗学,三家诗学与毛诗在文字上有一些差异,这些异文首先是保留了徐干那个时候流传的《诗经》的面貌。同时,传统的学者常将徐干所习定为《鲁》诗,然则到底属不属实?藉此或可探明徐干诗学的归属问题。

     通过稽考,徐干《中论》引诗37条中,与今文《诗经》仅有10条异文,现将这些有佚文的诗句,在《中论》中所属篇目,对应的《毛诗》中的篇目和所属三家诗的情况,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中论》引诗与今本《毛诗》作比较(《中论》据《四部丛刊》本,《毛诗》据阮刻本《毛诗正义》),首先笔者发现37次引诗中,仅有10处与《毛诗》存在异文,存在异文的引诗占《中论》引诗总数的27.03%;而其引诗与《毛诗》相同的有27条,占《中论》引诗总数的72.97%。说明徐干引诗三分之二以上与毛诗相同,相异的地方不过三分之一。

     其次,具体分析这十条存在异文的引诗,大部分与《毛诗》的异文多属于古今字或是通借字。发现有五条存在异文的地方与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所言鲁诗的情况不相符合,兹将这五条引诗及辩证胪列如下:

     敬尔威仪,维民之则。(《中论·法象第二》)笔者按: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在此条下说“三家‘尔’均作‘慎’”,亦作‘效’。”[37]然而徐干引诗中“视”,并没有作‘示’,也就是说与三家均不同,而是与《毛诗》相同作‘示’;‘佻’不从鲁诗作‘偷’,而与《毛诗》《韩诗》相同。为何前人多讲徐干习用的是鲁诗,然而从其著作中勾稽的此处却皆不从鲁诗?

     通过对引诗异文的分析,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徐干诗学归属的问题。首先,从上面的引诗材料我们可以得知,《中论》中引诗总数是37次,而有27次与今本《毛诗》在字句上完全相同,在剩下的10处异文材料中,又有5条引诗其实是不从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的所引鲁诗的文字的,可见《中论》引《诗》中所引最多的还是毛诗,鲁诗仅占相当少的一部分。这是原始材料上的证据。第二,考虑到徐干那时候的学术思潮,东汉士大夫反思出现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的原因,志在修复世道人心,于是很多人不在去穷经,因为按照经典来建构的制度或是思想没有出现治世,反而愈发的混乱了,于是“诸子之学开始回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