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仰湘,杨艳萍:《师伏堂日记》所见皮锡瑞之经学观
2016/4/25 经学文献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ngxuewenxian@126.com

     吴仰湘,1970年生,湖南省溆浦县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著有《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皮锡瑞的经学成就与经学思想》 等。(本文原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长沙府善化县人。皮氏精究《尚书》,考证经文,彰显奥义,于伏生之学尤具畅微抉隐之功;兼攻郑学,详究古礼,疏通两汉传注,扶翼西京之学;晚年以今文贯通群经,融会众家,创发大义。皮氏以其治经成就,生前屡获王闿运、王先谦、叶德辉、柯劭忞等人的称扬,身后更受杨树达、张舜徽、李肖聃、刘茂华等人的推崇,可惜学界迄今未对皮氏经学作充分的探讨。

     《师伏堂日记》(以下简称《日记》)起自光绪壬辰(公元1892年)正月初一日,迄于戊申(公元1908年)二月初四日,凡所闻见一一备载,而记读书、撰述之事尤详,故于后人探究皮氏学术弥足贵。皮氏经学著述印行较多,流传颇广,而《日记》卷帙繁富,迄未刊布,尘封之宝,学界引以为憾。笔者有幸获睹《日记》,私心甚惬,兹录呈数端,期于皮氏经学收窥豹之益,为学界同仁效献芹之劳。

     1“通经所以致用”的经学旨趣

     皮锡瑞生当离乱之世,幼体时事之艰,又受父辈经世学风熏染,年少即蓄大志,慷慨以救天下为任。他早年为应科举,肆习辞章,诵读《四书》,后博涉经史,开拓心胸,尤其服膺顾、王经世之学,力求通达古今之变,曾自述说:“年幼入学时,湖南学派未开,读紫阳、阳明之书,颇知服膺,规行矩步,不妄言动。复得亭林、船山著述,始知义理必兼考证,且抗论时事,盱衡今古,鄙宋明之贫弱,慕汉唐之富强,少作诗文,多是此种议论。”(《师伏堂日记》,戊戌年三月十九日,下引《师伏堂日记》只标日期)皮氏四赴礼闱不售,一生蛰居江湖,困顿落寞,但忧虑国事、经世匡时之心却从未消歇,自谓“万里江湖长做客,百年世事独丛忧”(《桐庐》,《师伏堂诗草》卷三,师伏堂甲辰刊本)。事实也确是如此。例如癸巳(公元1893年)年底,皮氏当家计艰窘、难以卒岁之际,遽然获知朝鲜之乱,即为国是日非而忧虑不已,自己亦觉好笑,不无自嘲地写道:“债务纷集,不能度岁,而犹不恤嫠妇之纬以忧宗周,所谓迂儒者非耶?”(癸巳年十二月三十日)戊戌政变后,朝廷大兴党祸,皮氏亦遭禁锢,却不顾时忌,与人痛言时事,“相对欷嘘,所谓嫠不恤纬者欤”(《师伏堂日记》,戊戌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像《左传》中“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的嫠妇,皮氏不论处于穷困潦倒之时,抑或陷身举足荆棘之地,皆不变其忧国忧民之心、经邦济世之志。

     皮锡瑞是在科场失意的无奈之下,“不得已遁入训诂”,由热衷于词章、议论,转而潜心讲学、著述,正所谓“穷愁著书”、“遁而穷经”(戊戌年四月初七日)。可是处身内忧外患之世,他又不甘于矻矻穷经,成就一己名山之业,而思以学术济救当世。他本着学以经世的精神读书治学,力纠前人空谈不切实用的学风。例如,他曾就徐乾学、秦蕙田治礼而不能致用,批评说:“徐氏、秦氏之考礼可谓详矣,然不能请于朝斟酌古今,取其简明可行者颁之天下,庶冠、婚、丧、祭无国异家殊之弊,讲说虽详而无实用,此后世通弊也。”(癸巳年七月初二日)皮氏特别强调治学当分别时势,认为承平之日不妨矻矻穷经,衰乱之世则不可稗贩古董,说:“予以为搬古董学问,本无用处,在乾嘉时可以此遣日,今更非当务之急也。”(戊戌年正月廿八日)纪昀曾奏请清廷严禁士人立会,皮氏却指出:

     文达当乾隆全盛之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当时儒者,无所用心,故专考订校刊、金石小学,闭户著书,聊以遣日,即不讲学,未为不可。今天下多故,迥非乾嘉以前之比,有志于学,不能不驰域外之观,更当开通人之心思,推广人之耳目。(戊戌年正月廿九日)

     他以治学环境大变,劝勉那些专治乾嘉考据的“正学”之士,应当转而讲治救亡图存的经世之学。皮氏戊戌年就不听王先谦、叶德辉诸人劝阻,参加明知“非长久之局”的南学会,并说“予入学会,将讲求新学,考订训诂恐将束阁,不复有暇著书”(戊戌年正月二十日),甘愿与考订训诂的名山事业辞别,专心讲求变法开智的“新学”。皮氏还公开提出:“学术与政术相通,期于切实有用。讲汉学者过于琐细,琐细无用;讲宋学者失于空虚,空虚亦无用。今当务其大者远者,不能不驰域外之观,急宜讲求古今事变、中外形势,方为有体有用之学。”(戊戌年正月廿四日)他在南学会讲学期间,叶德辉又劝他只讲“正学”,不要牵扯公羊改制之论,为此他对“通经致用”作了如下解释:

     今人言变法主孔子改制,言公法主《春秋》义例,言西法引《周礼》、《王制》,皆有微意存焉。通经所以致用,汉人治经,皆切于时用,故经学莫盛于汉。以《春秋》断狱,以《禹贡》治河,以《诗》三百五篇当谏书,以《洪范五行传》警人主,此皆汉儒微意。若谓谈经学不必及时事,则五经真同刍狗,而经义可废矣。谓《春秋》之义只可治东周之天下,不可治今日之天下,而《春秋》可弃矣。谓外国富强,全不合于圣人之道,则圣人之道不足以致富强,而圣教可灭矣。学者尊圣教,崇经义,宜有贯彻古今中外之通识,不当专持拘忌狭隘之迂谈,必以牵合傅会为疑,则《春秋》非司空城旦书,汉人何为引之决狱乎?为此说者,非以张彼国气焰,实以宏吾道规模,非谓夷狄之学可比于圣人,实以见圣人之道能行于夷狄,即涉傅会,亦可无讥。(戊戌年八月初七日)

     他要求将尊孔崇经落到实地,以通古今、贯中外之学识,切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之实用。由“若谓谈经学不必及时事,则五经真同刍狗,而经义可废”和“即涉傅会,亦可无讥”,足见皮氏治经以济救当世要务的坚定与执着。

     戊戌政变后,皮氏忧谗畏讥,一度闭户著书,遭受禁锢期间,更感文网沉重,“既被南山之谤,聊寻北海之遗”(皮名振:《皮鹿门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年,74页),想以藏山之业自慰,埋首于故纸堆中。可是事实上,他虽能体谅乾嘉诸老,却一再反躬自责,痛恨为学不切实用:

     (欧阳忠鹄来信)又云时局既不可为,旧学亦复何益?予明知其无益,不过藉遣余年。昌黎云“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今日有益之事万不可为,耗有用之精神于此,良可惜也。以此知乾嘉诸公专搬古董,亦实有不得已之苦衷,犹信陵君醇酒美人意。今病势已见,犹护疾忌医,何况当时病未见乎?予一月中作《六艺论疏证》三万言,《鲁礼禘祫志疏证》一万言,著书可谓勇矣,然于世何裨也?(戊戌年十月廿九日)

     可见即使在政治高压之下,皮氏内心仍旧追求有体有用之学,不仅勉励门生“读有用之书,为经世之学”(《皮鹿门年谱》,79页),本人更坚持“通经致用”的治学原则,撰出一批考据精深、切究时世的经学名著。例如他在“戊戌”党祸大兴之际,以杜门著书自遣,撰写《六艺论疏证》、《圣证论补评》等书,阐述郑玄经注,看似裨贩古学,实则寄寓深意,有一则日记明白地写道:“作《圣证论补评》序,发王肃之覆,今日之为王肃者甚多也。”(戊戌年十二月初五日)晚清新政期间,“西化论”泛起,加上朝廷诏停科举,经学有荒废虞,“谓中国欲图富强,止应专用西学,五经四书皆当付之一炬”(《皮鹿门年谱》,101- 102页)。皮氏为尊孔教、保国粹,“思殚炳烛之明,用救燔经之祸”,特意编撰《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等书。对数千年间更仆难数的经学,他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考竟源流,辨别得失,开示后学治经门径,提出:

     《易》主张惠言《虞氏义》,参以焦循《易章句通解》诸书;《书》主伏《传》、《史记》,辅以两汉今文家说;《诗》主鲁、齐、韩三家遗说,参以毛《传》、郑《笺》;《春秋》治《公羊》者主何《注》、徐《疏》,兼采陈立之书,治《左氏》者主贾、服遗说,参以杜《解》;《三礼》主郑《注》、孔、贾《疏》,先考其名物制度之大而可行于今者,细碎者姑置之,后儒臆说概屏勿观,则专治一经固属事,兼通各经亦非甚难,能考其源流而不迷于涂径,本汉人治经之法,求汉人致用之方,如《禹贡》治河、《洪范》察变之类,两汉人才之盛,必有复见于今日者,何至疑圣经为无用而以孔教为可废哉!(《经学历史》,思贤书局丙午刊本,64页)

     皮氏晚年先后在湖南高等学堂、长沙府中学堂等校任教经学、修身与伦理等课程,即施以西汉“存大体玩经文”之法,尽力培养通经致用之才,其仲子皮嘉曾追述说:“其教授时复不作艰深之论,以苦人索解,于阐明微言大义外,必取与现今时代情势相合与事之关乎政教者反复发挥,以求通经可以致用。议论宏博,辄铿铿作金石声。故先大夫开堂演说,诸生靡不屏息端坐,倾耳静听,忻忻焉无倦容,间有特往聆讲者。讲学之善,亦可见矣。”(《师伏堂春秋讲义》,皮嘉跋,师伏堂己酉刊本)

     2“义理必兼考证”的经学方法

     就治学方法而言,晚清公羊学家为阐发微言大义,大多刊落训诂名物之末,轻疑前贤,改窜经文,吐弃旧注,自创新义,因而大受訾议,“大抵以空言相演,继以博辨,其说颇返于怀疑。然运之于虚,而不能证之以实,或言之成理,而不能持之有故。于学术合于今文者,莫不穿凿其词,曲说附会;于学术异于今文者,莫不巧加诋毁,以诬前儒,甚至颠倒群经,以伸己见”。皮锡瑞治经自马、郑入手,留意训诂考订,“少习郑学,意欲举郑氏诸书尽为注解”,后转习顾、王之书,“始知义理必兼考证”,主张以训诂文字、考订名物来探求经义奥旨,力主考据、义理兼重。他经常在日记中,依此标准评判前辈时贤的治经得失,此处掇拾数例,以凸显其经学方法论的重要理念。

     皮锡瑞对于征引翔实、依据确凿者赞不绝口,对于新奇之论、臆断之说则大作批评。例如,他评毛奇龄《昏礼辨正》“论庙制诸侯以下皆考订精确,在国初当首屈一指矣”(乙未年六月初七日),可谓赞颂之至;而对乾隆帝钦定的《周官义疏》、《礼记义疏》,却以其“沿宋明之旧,多空言,可采甚少”(戊戌年九月三十日)而大加贬抑。皮氏始治经时,在浙江访得金鹗《求古录礼说》,“喜其断制精确,如获至宝”,后来仔细研读,发现书中虽多卓见,“惟自信太勇,凡古人无明文者,多以意造故实”(壬辰年七月初一日),因其涉臆断而加微词。崔述在《考信录》中力辨文王不称王、周公不摄政,但说理有余而证据不足,皮氏因此指责他“未免宋儒以义理断数千年前事实之弊”(丁未年十二月初十日)。凡此皆足以窥见皮氏重征实、戒臆造的治经主张。

     皮锡瑞明确表示:“小学自是古学门户,然专务为此,则所见者小,予不为也。”(甲午年九月初二日)他虽主精考校、详征引,尤重经义、贵断制。他见蒋生沐刊刻的《别下斋丛书》中多考校金石、古籍之书,“有关经旨者甚少”(癸巳年四月十二日),惜其有考据而乏经义。他认为林昌彝《三礼通释》广集众说,不用宋儒,多本汉学,见识远在秦蕙田《五礼通考》之上,“然亦罕有别识心裁,其言大学、小学,多采段、顾争辩之言,而在郊、在国,亦未能折衷一是也”(癸巳年六月廿一日),谓其征引多而断制少,未免美中不足。可见他虽喜朴实说经,也强调发明经义,主张考据与义理兼重。当《尚书大传疏证》刊行后,他自觉体例未尽精当,尤以“中多琐碎,而大义未尽”,表示“非更订不可”(丁酉年十二月初二日)。晚年他又总结数千年经学得失,明确提出“治经者当先去其支离不足辨,及其琐细无大关系,而用汉人存大体玩经文之法,勉为汉时通经致用之才”(《经学通论》,自序)。

     对于清代今文学派,皮锡瑞赞扬论说详明、经义专精的著作,批判空衍义理、曲解臆断的学风。例如,他虽称赞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的考据功夫,却更激赏其《论语说义》的“说创而确”,以为引《公羊》之义解说《论语》,直探孔门微言,而立论精审确凿(壬辰年闰六月十一日,甲午年八月廿七日)。王闿运因经说新异,颇遭物议,皮氏却别有所见,多次评论道:

     阅《尊经课艺》,颇知川学宗旨,大抵出壬秋先生。壬老说《易》先通文理,不用象数爻辰,其旨亦本于焦里堂而推阐之。《诗》不主毛,亦非尽用三家,所立新说,与何楷《世本古义》为近。《春秋》兼用《公羊》、《谷梁》,新义间出前人之外。《礼经》尤精,说《易》说《诗》,皆以礼证之,故其说虽新而有据,异于宋明诸人。此等皆与予说经之旨同,惟予不敢过求新异耳。(癸巳年十二月初十日)

     阅《诗补笺》二卷,其中多有心得,驳毛《传》处亦是。予向不甚以毛《传》为然,视此足发人意。然壬老亦不宗三家,多用己意,能援《礼经》,故不同宋明臆说也。(甲午年十月初四日)

     阅《诗补笺》数卷,佳在以礼解《诗》,用郑君家法,而易其词,故无空言说经之弊。(丁酉年正月十五日)

     皮氏对王闿运经学其实并非完全赞同,但对其“以礼证经”的方法推崇备至,誉其经说“虽新而有据,异于宋明诸人”、“无空言说经之弊”,又坦承“此等皆与予说经之旨同”,正可见他以朴学明经义的治学原则。与此截然不同的是,皮氏多次责斥常州学派喜以空言推衍经义,“所谓微言,多拾宋儒之唾,殊不足观”,明确表示“阳湖庄氏之学,予所不嗜”。他虽称赏魏源《诗古微》多独得之见,更痛批其臆断附会,如“观《诗古微》,摧陷廓清,一破拘牵之习,于学《诗》者不为无功,而其武断有绝可怪者”(壬辰年闰六月初七日)。皮氏甚至“恐其惑世”,在《经学通论》中专文批驳,论证以《关雎》、《鹿鸣》为刺纣王乃是魏氏臆说,三家《诗》中初无此义,斥其为创新解而厚诬三家、荒经蔑古,并郑重申明:“解经是朴学,不得用巧思;解经须确凭,不得任臆说。”(《经学通论》二,12- 13页)皮氏又评《新学伪经考》从今文辟古文,发前人所未发,“惟间求之过深,反授人以口实,再加更定,可以名世,袒护古文者,未必能强夺也”,既惜其立说未能稳妥,更责其求证过于臆断,“武断太过,谓《周礼》等书皆刘歆所作,恐刘歆无此大本领;既信《史记》,又以《史记》为刘歆私窜,更不可据”(戊戌年七月十二日,甲午年四月十一日)。

     皮锡瑞一生精治《尚书》,对清儒《尚书》研究得失了如指掌,作过不少切中肯綮的批评。他特别就刘逢禄、魏源治《书》的缺失,对常州一派的治经学风大加讥斥,日记中多次写道:

     观刘申受《尚书集解》,多载阳湖庄氏之说,改易经字,移窜经文。夫国朝通儒所以崇尚汉学、诋斥宋学者,以汉学笃实,言必有征耳。今改经以就己说,效王鲁斋之尤而又甚之,以此说经,圣人之书无完肤矣。以臆说为微言,以穿凿为大义,此真经学之蟊贼。刘申受、魏默深皆尊信其说,愚所不解,王壬甫亦间袭之。(癸巳年六月十二日)

     予始见默深先生《书古微》,颇多武断,将《召诰》、《洛诰》篇文任意颠倒,蹈宋人改经陋习,又引《书序》,力辨周公无称王事,皆宋人唾余,予意甚不然之。今见刘礼部《尚书今古文集解》、《书序述闻》,乃知其说皆出阳湖庄氏。庄氏经学大师,不期谬妄至此。予所以云国朝经师治《尚书》,皆未有得要领者也。(壬辰年六月初二日)

     观《书古微》,前半尚有心得,至《大诰》、《金滕》后则全谬。盖默深误用阳湖庄氏说,必不信周公摄王事,故于《周书》皆不可通,《召诰》等篇将经文任意变乱,用鲁斋《书疑》之故智;谓孔子删订亦有误,可谓非圣无法。(壬辰年闰六月初七日)

     另外,《经学通论》中有一篇“论刘逢禄、魏源之解《尚书》多臆说不可据”,详列庄、刘、魏种种臆断之论,批评各家蹈袭宋人改经陋习,横暴先儒,自矜创获,说:“解经但宜依经为训,庄、刘、魏皆议论太畅,此宋儒说经之文,非汉儒说经之文。解经于经无明文者,必当阙疑,庄、刘、魏皆立论太果,此宋儒武断之习,非汉儒矜慎之意也。”(《经学通论》一,97- 99页)

     皮锡瑞虽以今文学名家,说经不乏新义胜解,却自谓“考定名物制度,颇可自信”(丙申年三月十二日),始终以朴实之法阐扬微言大义之学,凡抉幽隐,必引经稽古,确有所据;凡遇歧异,必罗列众说,参互考验;凡有衍脱,必补苴掇拾,详加考订;凡生疑滞,必广搜博采,疏通证明。他使义理与考证融为一体,故说经新颖而依据确凿,有朴实谨严之风,而无支离破碎之病;有钩深致远之优,而少牵强臆断之弊。例如撰写《经学通论》时,他曾自信解《关雎》一诗“甚有把握”,但王先谦看过稿本后特加批注,谓其引申太多,似宋人臆测,他甚以为然,割爱对原文大加删改(丙午年三月初四日、九月初三日)。他的代表作《今文尚书考证》更以取材丰富、考订严谨大受时人称赞,王先谦即称其“条理今文,详密精审,兼诸大儒之长而去其弊”。叶德辉亦盛誉《六艺论疏证》“考订残阙,别白是非,无一语不求其安,无一字不征诸实”(《六艺论疏证》,叶德辉序,思贤书局己亥刊本)。

     简而言之,皮锡瑞主张“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崇尚“新而有据”的经说,反对以空言推衍经义,要求通过文字的训诂和典制的考订,来探求圣贤的微言大义,乃至痛斥“以臆说为微言,以穿凿为大义”,将自以为独得孔门真传的常州一派,评为“非圣无法”的经学蟊贼,批判之严厉,与出于门户之见攻击今文学派的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几无二致。事实上,皮氏标榜“义理必兼考证”,正是针对晚清公羊派的恢诡恣肆,表彰朴学以挽颓风,使今文学重返正道。

     笔者以为,清代今文学既与侈言心性的义理之学有异,也与精研故训的考据之学不同,它承继了明末清初通经致用的学风,虽自乾嘉朴学中分衍而出,对考据末流大加校正,却绝非对汉学传统的彻底背叛。皮锡瑞治经方法上的理念及其实践,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3“学求心得,勿争门户”的经学立场

     儒学号称一家独尊,实则内部学派分立,降及晚清,既存在汉宋、今古之争,又出现中西、新旧之别,分门立户,党同伐异。皮锡瑞认为“圣人设教,判为四科,未尝强人出于一辙”,后儒“妄分门户,出奴入主”,不过是八股陋习,并说:“凡学当求心得,古人之自成一家者,其学皆有所长,非可轻诋,学者各以所近者学之而已,若暧暧姝姝守一先生之言,如建鼓以求亡子之为,而历诋先儒之不合。此鄙人所不敢也。”(壬辰年正月廿四日)他又以西学西教侵陵、孔教岌岌可危,痛言:“中学有汉学有宋学,宋学又有程朱之学、陆王之学,今又别出中学、西学、旧学、新学,互相攻击,有如仇雠。现在孔教衰微,不绝如线,亟宜破除门户,同心合志,以保孔教,岂可同室操戈?”(戊戌年三月十四日)因此,他不断批评妄分门户、龂龂相争的陋习,提出治学贵求心得,不必徒争门户。

     清代经学出现汉、宋之争,虽肇始于江藩,实大兴于方东树。江藩标举汉帜,确有立异之心,方东树起而推尊程朱,诋毁汉学,于是汉、宋之间壁垒森严,势同水火。皮锡瑞细检《汉学商兑》后,评其“诋斥汉学亦有见解,而坚持宋学门户,尤甚于汉学家”(壬辰年十二月廿六日),因其坚守门户、深闭固拒,批评说:

     汉之大儒无过郑君,宋之大儒无过朱子,而治汉学者匡郑之失,并无瞻徇;治宋学者于朱子之失,必一一回护,绝不许人攻击,此元、明以后,锢蔽学者之耳目且数百年,尤不足以服人之心,此近时才俊之士所以起而力争也。如方东树者,修齐讽经,自陷于异端邪说,乃欲自托于卫道而痛诋古义,谬妄盖不足辨。(癸巳年正月十三日)

     皮氏后来在《经学历史》中,指出后人视清初诸儒为汉宋兼采一派,“而在诸公当日,不过实事求是,非必欲自成一家也”;乾嘉大师虽标举汉学之帜,“皆不敢将宋儒抹杀”,强调“学求心得,勿争门户,若分门户,必启诟争”,并据以评价江、方之争,说:“平心而论,江氏不脱门户之见,未免小疵;方氏纯以私意,肆其谩骂,诋及黄震与顾炎武,名为扬宋抑汉,实则归心禅学,与其所著《书林扬觯》,皆阳儒阴释,不可为训。”

     对于调和汉宋的陈澧、朱一新等人,皮氏屡加称赞,谓“陈兰甫学最纯实,素所深佩”(甲午年四月十四日),又评朱一新“学尚通博,兼考据义理之长,立说平允无弊”(丁酉年七月十一日)。他还就《东塾集》中所论儒、释关系,写道:

     阅《东塾集》,有《答戴子高书》,云宋以后不但儒家言近释家,释家言亦近儒,盖儒家自疑其浅而转求深,释家自知其偏而稍归正,故途径有时而合。此言可谓千古特识。九流之学皆出于圣人,与吾儒相出入。汉儒言理近道家,言《春秋》近法家,《齐诗》五际、《洪范》五行近阴阳家。释氏出于墨,亦出于老庄,则亦九流之支与流裔,以其晚出,故不在九流之列。宋儒近释,不必为之讳,亦不必过诋之,与汉儒之出入诸家等耳。汉时无释,以汉儒不近释为粹然儒,言不足以服宋儒之心。吾侪习儒家言,不能于诸家全无出入,但择其是者取之耳,以圣人本兼包九流也。虽盲者不识,吾终身守此论,得陈先生此说,益可以自信矣。(甲午年五月十八日)

     皮氏于此表达出兼采众家、择善而从的主张,并提出“九流之学皆出于圣人”,企图从源头上消解学派门户。此后他即循此思路,以共保孔教为话题,对破除门户作了反复论述,说:

     学之宗旨,宜开广恢廓,不宜拘执狭隘。孔子之道,大而能博;圣人之学,无所不包。自圣人不作,道术遂为天下裂,有汉学,有宋学。讲汉学者,有西汉今文之学,有东汉古文之学;讲宋学者,有程朱之学,有陆王之学。近日又以专讲中学者为旧学,兼讲西学者为新学。要之无论何项学问,皆贵自有心得,不必徒争门户,是己非人。意有不同,反复辩论,彼此参详,以折衷于一是;若学派宗旨不可强合,则亦各尊所闻,各行所知而已。不妨有异同,不必争门户。(戊戌年正月廿四日)

     自其异者而言之,不但汉学今、古文不同,宋学朱、陆不同,而且朱与程不同,大程与二程不同,朱子晚年与早年又不同。自其不异者而言之,则汉学学孔子,宋学亦学孔子,皆圣门之支与流裔,何必操室中之戈,闹穴中之鼠乎!(戊戌年三月初二日)

     可见,皮氏正是以“圣人之学,无所不包”为理论依托,以讲求“有体有用之学”为判断标准,对汉宋、朱陆、中西之学细加辨析,既不讳言其异,又能异中求同,标举起“不妨有异同,不必争门户”的主张,表现出求同存异、兼取众长的卓识,显示出博大的学术胸怀。对于不同的学术和异质的文化,他还提出一种“深究其理,以观其会通”(戊戌年三月十四日)的主张,对于正确处理新旧、中西之争很有启示。

     皮锡瑞一生追求博通,力除门户,为学兼有汉、宋之长,倡导“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党同妒真”(《今文尚书考证》,凡例,师伏堂丁酉刊本),力图将今文学与考据学融贯为一。在《孝经郑注疏》、《郑志疏证》等书中,他考察郑玄先通今文、后通古文的治学路径,强调“学者因其参差之迹,正可考见经学门户之广”,彰扬其融通今古的学风,提出“今古文皆有师承,不可偏废”(《郑志疏证》,自序,思贤书局己亥刊本)。在《圣证论补评》中,他指出今古二家在汉末虽互相排挤,但只争家法,不存私见,郑玄出而调和,融贯二家,“和而不同,是则是,非则非”,到王肃时,不能分别今古文家法以驳难郑玄,反将今古文中歧异者托为孔子之言,作为定论,门户之争由此而起,“吹毛求疵,蓄意乘隙,且托圣言以助之攻”(《圣证论补评》,自序,师伏堂己亥刊本)。皮氏曾说:“《公羊传》,经学也,一字褒贬,皆圣人之意也。《左氏传》,史学也,据事直书,不立褒贬,虽不传《春秋》,而书不可废也。”这种对待《左传》的态度,就鲜明地体现出他在学术上的兼容品性。后来他在长沙各校讲授《春秋》三传,编成《春秋讲义》一书,章太炎责其“不能守今文师说”(章太炎:《驳皮锡瑞三书》,《太炎文录》卷一),正好体现出皮氏为学兼容并蓄的一面,而暴露了章氏拘守门户的狭陋。

     皮锡瑞的经学取向可以归结为四点,即尊孔、崇古、宗汉和主郑。他推尊孔子制作六经,崇尚汉儒师法家法,显示今文学家的严正立场,而在传注上的崇古宗汉,则与“凡古必真,凡汉皆是”的汉学家并无异趣;他对东汉古文经注特别是郑玄笺注的疏通发明,更与今文公羊学派工诃贾、马、许、郑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洗其专己守残、党同妒真的学风。他虽然尊崇今文经说,却不贬抑古文经注,出入今古之间,融采众家之长,不拘门户,唯善是从,不但与“尊古斥今”的古文学家迥然有异,更与其他“尊今抑古”的今文学家截然相别。叶德辉曾把两汉以来的儒学分成今文学、古文学、郑氏学、朱子学,对皮氏学问之博通大加赞颂,谓其“好学深思,邃于经术,于余所言四者,皆融洽而贯通之”(《六艺论疏证》,叶德辉序)。

     4结语

     清代今文学由潜滋暗长的学术复兴活动,到波澜壮阔的政治变革运动,实际上始终呈现两途并进之势。在今文经学复兴之初,庄存与走汉宋兼采、今古并治之路,今人多只推重《春秋正辞》,实则庄氏于群经皆有笺注发明,以考据之法推阐经书之旨,尤以《周礼》济《公羊》之穷,“其于六经皆能阐抉奥旨,不专为汉宋笺注之学,而独得先圣微言大义于语言文字之外”。孔广森以朴学治《公羊》,虽乏闳肆之论,却多确凿之解。凌曙注重以礼制解《公羊》,兼采《左传》以释《春秋》,“由声音训诂,而明乎制度典章,以求进夫微言大义”。陈立集今文《礼》学之大成,亦非专为义理作注疏,而着意疏解《公羊》典制,尽显汉学严谨之风。戴望立志“征诸古训,求之微言,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虽以《公羊》义例说《论语》,而谨遵汉儒家法。笔者拟将以上诸儒归入清代今文学之正统派,是以笺注、疏证、搜辑、考订的朴学成法,恢复西汉今文经学的历史本相,虽不乏经世之初衷,究以学术见重于后世。清代今文学另有一大阵容,即历来大受重视的公羊派,自刘逢禄、宋翔凤以来,一面为申张孔门微旨,“详义例而略典礼训诂”,开启恢诡虚诞之风,一面为弘扬董、何之说,责难郑玄,贬斥刘歆,严立今古门户。魏源、康有为承袭其风而愈加张扬,倡言“托古改制”,以经术作政论,使微言大义之学,一变而成穿凿之论、恣肆之谈。魏源虽企望以东汉训诂之学复西汉今文之原,提出“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政事、文章为一,此鲁一变至道也”,但清代今文学的发展直到皮锡瑞才基本实现这一愿望。他力挽晚清公羊派之颓习,为学淹博闳肆,持论详密精审,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他表彰郑学之善,使晚清今文学走出公羊派的狭陋之境;他抉发伏学之微,使清代经学真正回复到西汉之初。他力主“通经致用”,推阐“素王改制”,大力赞助湘赣两省的戊戌变法,晚年又致力于桑梓的兴学育才。皮氏以其治学主张与成就,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堪称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陈三立“今文师法愈光新”的评语,正是就此而发。

     本期排版:小高

     因排版限制本文删去原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