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经学|邵鹏宇:《学缘、血缘与地缘——以常州学派为中心的学术史、家族史与地域史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15)
2016/4/25 经学文献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gnxuewenxian@126.com

     学缘、血缘与地缘

     ——以常州学派为中心的学术史、家族史与地域史的考察

    

     华东师范大学(2015)中国古代史

     作者:邵鹏宇 导师:陈江教授

     摘要

     常州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中重要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庄存与及其后学以治公羊经闻名,故也称常州公羊学派,其治学特征可以概括为阐发经典的“微言大义”、注重学风的经世致用。常州学派在形成、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谱系并扩展全国的影响范围,对清末学术和政治的变革思想作出了启蒙式的铺奠。常州学派作为影响后世新学术的启蒙者,其研究意义在学术史上本身就是不容忽视的,而且随着西方史学理论和跨学科理论的引入,对常州学派进行多方位的重新探讨已经刻不容缓。常州学派之所以能在清代中后期治古文经学为主的学术界突围而出,以下几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正文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对学缘——即常州学派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源流关系进行探讨。第一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清代之前经学发展历程的概述。经学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后世根据对经典考据和义理阐释的不同倾向渐渐分化为汉学和宋学,到了清代乾嘉年间,一大批学者继承了前人的遗产,形成了具有庞大知识谱系的乾嘉学派。常州学派的产生也受乾嘉学派的影响;第二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的动荡,一批有识之士抛弃了原有僵化死板的学术风气,提倡经世致用的文风正是诞生于这个时期,其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对整个清代学术史的构建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尤其是对旧权威的挑战、对新思想的创造,都深深影响着后世的经学研究,经世也是常州学派最重要的理论特征;第三节的内容主要集中描述学术史上今古文之争的发展过程。以公羊学的发展为例,今文经学在两汉时期就开始和古文经学展开了学术上的争鸣,各有家法、相互对立,但汉代之后古文经逐渐占据经典研治的主流,并随着朱子学的官方化成为唯一的经典依据,但以公羊经为代表的今文经作为经学史的暗流并未消失,最终在清代中晚期,随着常州学派的大力著述,公羊经的价值重新为人所认识并直接催生了清末的学术变革。

     第二章对血缘——即常州学派学人的家族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这里主要以常州学派的中心人物庄存与所属的常州庄氏家族为例。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对明清时期庄氏家族的发展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常州庄氏家族作为一个从宋代就迁徙至常州的家族,通过历代的文化传承、姻娅缔结和不断向城市的迁徙,建立起了一张巨大的家族关系网络,并在明清之际厚积薄发,诞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其影响范围扩展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常州地区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第二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举成就上。科举在清代达到鼎盛,既是从政仕宦的主要门径,也是清代学人进入学术圈的必由之路。而庄氏家族通过一代又一代科举的兴盛,培养出了许多经学素养高深的文化后世,这也是常州学派能够薪火相传的重要因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明清庄氏家族对后代的教化态度上,庄氏家族尤其重视对后代的文化素质培养,其后代无论男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家学教育,并把这一传统不断延续下去,常州学派学术的传承正是建立在这种家学教育的良性循环之上的,常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和庄氏家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亲联系或师友关系。

     第三章对地缘——即常州学派产生原因和常州地区文风鼎盛的地域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一节内容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常州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上,由于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江南在明清时期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而常州地区由于地处中吴要辅,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江南地区城市的代表,城市的繁荣为地区文化的鼎盛打下了物质基础;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对常州文人的文风进行描述。常州学派也是常州五学派之一,其治学态度和文学风气无不深受整个常州地区文化的影响,常州从宋代苏轼、杨时寓居开始就奠定了文化至上的城市基调,历代文人的文化活动使得常州在清代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城市之一;第三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清代常州地区的文人集群现象的研究上。文人在文化生活中需要交流才能与日俱进,形成文化和学术网络,而地域的相近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条件,“毗陵七子”是和常州学派基本同时的文人群体,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使得常州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这也是常州文化最显著和更具代表性的特征。

     目录

     内容摘要6-8

     ABSTRACT8-13

     绪论13-28

     一、研究意义13-15

     二、研究状况分析15-26

     三、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26-28

     第一章 学缘——汉宋学的传承和今古文的流变28-88

     第一节 汉代和宋代的遗产——考据和义理28-47

     一、乾嘉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脉络29-33

     二、两汉的经学遗产——博古考据的治学方法33-39

     三、宋明理学的遗产——通达义理的思维方式39-47

     第二节 明儒向清儒的渐变——经世和变革47-66

     一、明末清初的实学和经世思潮48-53

     二、明末清初的巨响和风气变革53-60

     三、清代的科举——经学的传承和发扬60-66

     第三节 常州学派的经学思想:以春秋公羊学的发展为例66-88

     一、春秋公羊学的源流——从汉代到清代67-73

     二、庄存与和庄氏族人的经学学说73-81

     三、常州学派经学思想的社会价值81-88

     第二章 血缘——以明清常州庄氏家族为纽带88-148

     第一节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发展和兴盛88-107

     一、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世系传承89-95

     二、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姻娅缔结95-102

     三、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迁徙历程102-107

     第二节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举和仕宦107-128

     一、明清常州庄氏家族进士、举人的名录108-114

     二、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举成就114-121

     三、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仕宦经历121-128

     第三节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家学和教育128-148

     一、父系的影响——家学的传承128-135

     二、母系的影响——道德的教化135-142

     三、常州学派的形成和庄氏家学的关系142-148

     第三章 地缘——清代常州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品格148-183

     第一节 明清常州地区的发展状况148-164

     一、常州地区城市的区域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化148-154

     二、明清常州地区城市的规模人口154-159

     三、明清常州地区城市的空间布局159-164

     第二节 明清常州地区的文人品格164-183

     一、东林精神的复兴和经世致用的世风164-171

     二、乾嘉学术的朴实和博古通经的学风171-177

     三、家族文脉的延续和诗书传世的家风177-183

     结语183-185

     附录185-195

     参考文献195-211

     后记211

     本期排版:小高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