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礼漫谈】说行走礼仪
2016/4/25 经学文献

     两脚走路,是人的本分。周代礼制对人们走路,立下许多规矩,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有一位叫陈亢的学生,字子禽。有一次,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聊天,以为孔子对伯鱼有与众不同的教育,伯鱼回答说,鲤尝“趋而过庭”,父亲教导自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仅此而已。这就是成语“过庭之训”的典故,出自《论语·季氏》。伯鱼为什么要“趋而过庭”?人们可能有疑问。

     古人讲究礼仪,非常注重内心的诚敬,认为恭敬是礼的根本。从别人面前经过,若大摇大摆,或懒懒散散,或无精打采,或慢吞吞,或悠然自得,都是不敬的表现。只有“趋”而过,方是合礼的。趋就是小步快走。

    

     《礼记·曲礼上》说:学生跟随先生或老师走路,不越过马路和他人讲话,表示对先生的尊重。在路上遇到先生,要趋而进,快速走到先生面前,先生如果不讲话,只好趋而退。趋进趋退,都是表示对先生的尊敬。

     《释名》曰:“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对照当今语言,古代单言行,就是正常的走。徐行曰步者,就是慢走,安步当车、漫步、踱步等词语中的“步”字,还是古义。疾行曰趋者,今天叫快走;疾趋曰走者,今天叫跑。听到父亲叫,就要放下手中所做事,跑着去拜见。《仪礼·士相见礼》:“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走见,即跑着去拜见。奔来源于变,人有了紧急情况时就奔跑。

     《曲礼上》曰:“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郑玄注:“不见尊者,行自由,不为容也。入则容,行而张足曰趋。”

     趋是表示在人前谨慎勤快而又尊敬的动作。帷指幔,即帷幕。薄指帘。大夫、士用帷薄,天子用外屏,诸侯用内屏。外屏,门外树墙;内屏,门内树墙,又名塞门、照壁。帷薄不趋,尚未见到大夫、士,无须趋也。堂上狭窄,故不趋。执玉必须谨慎,无论堂上堂下,皆不趋也,以免有所闪失而摔坏玉器。

    

     趋又有“徐趋”和“疾趋”之别。徐趋是脚后跟不离地小步快走,疾趋是脚后跟离地小步快走。堂上不需要疾趋,但在尊长面前,需要徐趋,以示恭敬。如果下堂到了庭院,则需疾趋。《论语·乡党》记载孔子“没阶,趋进,翼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下台阶到庭院后,快步行走,动作犹如飞鸟展翅一样美好。

     臣见君要疾趋,表示尊敬。《战国策·赵策》记载触龙拜见赵太后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触龙以病足,说明不能疾趋的原因。

     《庄子·田子方》曰:“颜渊问于仲尼:‘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奔逸,飞驰也。绝尘,去速而不见尘土也。文中步、趋、驰、奔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走、快走、跑、快跑。颜回说,夫子你奔逸绝尘时,我只能瞪着眼睛落在后面,比喻孔子不言而能取信于人,做事不偏,人人相信,德行俱佳。

     人在行走时,仪容和脚步须完整配合。《玉藻》曰:“凡行容愓愓(shāng),庙中齐齐(zhāi),朝廷济济翔翔。”人在道路上行走时,身体要直,步伐要快。人在庙中行走时,神态要恭敬诚恳。人在朝廷上行走时,神态要庄重严肃。

     趋作为重要的上朝礼仪,是汉初叔孙通制定的。上朝时,有司传言“趋”,文武百官依次趋进。趋是非常重要的上朝礼节,后世也常成为优待的奖赏。《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因萧何功高盖世,“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大臣能够带剑而不脱鞋上朝,又可以在朝廷不趋,乃是很高的待遇。周緤(xiè)因劝刘邦不要亲征,护驾有功,也被“赐入殿门不趋,杀人不死”。

     直到今天,经过长者、尊者之前,快走几步,就是古代趋礼的遗存,对他人表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除趋之外,古人常用“翔”表示从容不迫和不慌不忙的走路仪态。《曲礼上》:“室中不翔。”郑玄注:“为其迫也。行而张拱曰翔。”

    

     郑玄解释“翔”是“行而张拱”,甚确。拱又名拱手,即双手抱拳,形如抱鼓,具体是将左右手肘向外拱成圆形。张拱则是双手展开,犹如鸟翼;行而张足曰趋,张足即迈开双脚。张拱而行,意思是双手展开前行,如鸟之翱翔,乃小孩、大人高兴之举。引申之,走路大摇大摆,悠然自得的样子,叫翔。此动作必须地方宽大,否则将会打翻周围东西。室中窄小,不便张拱而行,故不翔也。

     《曲礼上》曰:“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望柩不歌,入临不翔。”郑玄注:“忧,不为容也。哀伤之,无容乐。”孔颖达解释说:“入临不翔者,谓入临人之丧,不得趋翔为容。不翔,故不歌,歌则犹翔也。”父母有疾病,孝子忧心忡忡,当然无心张拱而行。去别人家吊丧,应该有哀伤的心情,当然不应做出高兴的走路姿势。故在父母有病和参与吊丧时,皆不翔。

     总之,古人走路有行、步、趋、走、奔之区别,犹如今天的走、慢走、快走、跑、奔跑。趋有徐趋和疾趋,犹如今天的迈小步快走和迈大步快走。经过他人前,趋而过之,是一种礼貌。翔是悠然自得、潇洒飘逸的行走姿态。

     微刊主编:子璋

     文字编辑:越之

     版式设计:子伃

     往期回顾:

     【古礼漫谈】说坐与座次

     【古礼漫谈】再说座次

     【古礼漫谈】席地而坐

     【古礼漫谈】说“跪”与“跽”

     【古礼漫谈】说箕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