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论稿|赵晓龙:北魏金陵新探
2016/5/12 经学文献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原载仰恩大学学报《学术问题研究》2015年02期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ngxuewenxian@126.com

     北魏孝文帝之前的帝王陵墓在《魏书》里被称为“金陵”。北魏先后建都于云中、盛乐、平城和洛阳,史书里只记载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平城附近的金陵。笔者通过研读近代以来洛阳出土的墓志铭文发现,洛阳北魏帝陵也被称为“金陵”。由此推断,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平城的金陵不是同一处陵墓,而是当时人对帝陵的一种习惯性的称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地名迁移所致。

     作者简介

     赵晓龙(出生于1983年——),男,陕西扶风人,陕西师范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西安市宇航中学一级教师。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初称代国,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北魏分裂。北魏时期,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北魏在历史上多次迁都,由于《魏书》中存在“金陵”、“盛乐金陵”、“云中金陵”三个名称,北魏帝王的陵墓究竟是一处,还是三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北魏“金陵”的问题才展开了研究,但是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不是很多。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意见主要有两种。以张焯[1]、魏坚[2]、刘溢海[3]等先生为代表,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北魏帝王陵墓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金陵为一处。而《魏书?礼志》中记载,太宗拓跋嗣“又于云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庙,四时祀官侍祀”。[4](P2737)可见,北魏在定都平城以后,平城的金陵与云中金陵、盛乐金陵是分别祭祀的。另一派主要是古鸿飞先生[5],认为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金陵不是一处地方,而是三处。但是古先生在文章中只根据《魏书》的文字记载,也研究时没有考虑到北魏有祔葬的习俗,所以产生了帝后分葬的矛盾,研究陷入了困境,被支持金陵一处说的学者所诟病。所以,很有必要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拓清北魏历史基本事实,也有利于北魏帝陵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利于增强地方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笔者通过研究,比较赞同古先生的观点。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以后,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死后葬于长陵。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自近代以来,在洛阳附近出土了大量北魏墓志,墓志铭文为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大量资料。笔者通过研读北魏墓志发现,实际上,位于洛阳附近的北魏帝陵也被称做“金陵”。

     一、洛阳金陵考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严厉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在迁洛之前就开始为自己营建陵墓,在文明太后(冯太后)永固陵旁为自己预建万年堂。[6](P111)迁都洛阳后,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乃自表瀍西以为山园之所”[4](P330),放弃了原先在平城预修的陵墓,自己带头埋葬在洛阳。太和十九年(495年),“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4](P178)同时下诏“迁洛之人,自兹厥后,悉可归骸邙岭,皆不得就茔恒代”。 [4](P527)出土的大量北魏元姓亲王墓志基本都在洛阳邙山一带出土,而且在外地任职的元姓亲王墓志铭文中都有“归窆”或“迁柩”[7](P115)洛阳的记载,说明这个制度得到了很好的遵守。

     其中《元彦墓志》铭文记载,“君讳彦,字景略,河南洛阳都乡光穆里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侍中乐陵之孙,镇北将军乐陵密王之世子,袭封乐陵王……厥龄四七,以熙平元年岁次丙申九月乙丑朔廿四日戊子薨谢中畿伊洛之第……以十一月十日窆于金陵。”[8](P88)

     又《元显魏墓志》铭文记载,“君讳显魏,字光都,河南洛阳人。景穆皇帝曾孙,镇北将军城阳怀王之子也……以正光六年二月七日终于宣化里宅……以孝昌元年十月壬申朔廿六日丁酉葬于金陵。”[8](P166—167)

     《元彦墓志》,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十一月立。清末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瀍河两侧的北邙山域。

     《元显魏墓志》,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十月立。1916年出土于洛阳后海资村,归洛阳古物保存所,后入河南博物馆(现为开封市博物馆)。

     墓志标明主人身份,都是皇族子弟。孝文帝迁都后他们居住在洛阳,死后也必须埋葬在洛阳,墓志出土地点与史料记载相符。所以这个“金陵”肯定不是《魏书》中单称为“金陵”的平城帝陵,而是在洛阳附近。

     《元茂墓志》记载,“君讳茂,字兴略,河南洛阳都乡光穆里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乐陵密王之第三子……以(正光六年,公元525年)三月十七日辛酉窆于都西金山之东”。 [8](P163)

     从出土墓志看北魏人认祖归宗的观念是很强的。如《元囧墓志》表明,“虽然出继,死后也要归宗,葬于生父所在族墓中”。[7](P65)从墓志来看元彦和元茂是亲弟兄,这里肯定是他们的家族墓地,这里就应该是“金陵”就应该位于洛阳城西“金山之东”。元彦墓志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瀍河附近,这里恰好是孝文帝的长陵所在地。在北魏墓志里,这一块也被称为“西山”,而且记载就在“瀍涧之东”[8](P115)

     《说文解字》解释“陵,大阜也”。解释“阜,大陆也,山无石者”,就是没有石头的大土山。在古文里,陵与山是同意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汉诗《上邪》中有“山无陵,江水为竭”的说法。《王温墓志》有“陵谷有革,韶乡无期,叙芳尘而写德,托幽石以传徽”[7](P135)的说法。《侯掌墓志》亦有“陵谷或徙,丘垄不常,镌此幽石,志彼玄房”。[7](P104)见北魏时代人们山陵互称、以陵代山的现象很频繁。

     当时的文献中也是如此。

     《魏书·韩麒麟子韩显宗传》记载,韩显宗上书孝文帝曰,“况北代宗庙在焉,山陵托焉,王业所基,圣躬所载。”[4](P1340)

     《魏书·景穆十二王传·任城王拓拔澄传》,任城王澄“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窥边,山陵危迫。”[4](P476)

     又见《魏书·李崇传》记载,“吏部尚书元修义曰:‘臣谓须得重贵,镇压恒朔,总彼师旅,备卫金陵’……仆射萧宝寅等曰:‘陛下以旧都在北,忧虑金陵。’”[4](P1473)

     《魏书·帝纪十一?前废帝广陵王、后废帝安定王、出帝平阳王》记载,“乙巳,帝幸都水,南过洛汭,遂至瀍涧……以车骑大将军、河南尹元仲景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乙卯,车驾谒山陵。”[4](P285)

     可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不论是平城帝陵还是洛阳帝陵,都可以称为山陵或者金陵,所以金陵就是山陵。

     由于北魏皇帝的陵墓都建造在山上,故又称“山陵”。[5] 所以北魏迁洛之后,帝陵都分布在邙山。赵万里先生根据墓志推断“金陵即孝文之长陵……邙阜傍长陵者称金山,亦犹长陵称金陵矣”。[9](P99)所以,《元茂墓志》里的“金山”就是《元彦墓志》和《元显魏墓志》中的“金陵”,就是长陵。但是赵万里先生所说的邙山上的金山可能是不存在的,有附会之嫌,这应该是当时人习惯把山称陵的结果,并不一定有金山。如果金山确实存在的话,孝文帝陵的位置就很容易确定,而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

     另外,长陵可以称为金陵,又被称为“西陵”,与北魏洛阳城的方位有关。

     北魏洛阳城的位置《洛阳伽蓝记》记载“(白马)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10](P134) 西阳门是内城西城墙往北第二座门。从文献看白马寺位于北魏城垣以西。白马寺位于今天的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也就是说北魏洛阳城位于现在洛阳市区的东边。从考古发掘来看,汉魏故城在洛阳市东15公里,大城处在邙山与洛河之间,北魏迁都后是在汉、魏晋故城的基础上营建的[11]。瀍河发源于孟津县横水镇,由牛步河入瀍沟。进入瀍沟以后,偎着山崖,由洛阳瀍河区的下园汇入洛河。有些墓志铭文说“窆于瀍涧之滨”[7](P68),应该就指的是瀍沟。孟津在现在洛阳市正北,当然是位于北魏洛阳城的西方了,孝文帝“乃自表瀍西以为山园之所”[4](P330) ,所以孝文帝的长陵在墓志里又经常被称为“西陵”。

     二、金陵迁移考

     北魏金陵是北魏皇帝陵墓的专称,已成定论。但是关于北魏金陵究竟有几处,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以往学者们论述只是从文献和考古遗存出发,论证的也仅仅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金陵[12]。金陵究竟是一处还是三处?学术界争论不休。

     从洛阳出土的墓志铭文来看,北魏不仅迁都,而且也把对帝陵的称呼搬了过来,所以才有了洛阳金陵。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改革,经济由游牧经济过渡到农耕文明,政治方面完成了北魏封建化,同时鲜卑贵族对汉族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学习,积极推进民族融合。从迁都洛阳后大量墓志的产生来看,这也是学习汉族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魏书》中看,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帝陵有个重大变化。孝文帝去世后,葬长陵,世宗葬景陵,肃宗葬于定陵,敬宗葬于静陵。孝文帝以后列位皇帝陵墓有了陵号,不再统称为“山陵”或者“金陵”,很容易区分。

     那么,此前的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平城附近的金陵究竟是一处还是三处呢?

     支持金陵一处说观点的诸位先生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认为云中金陵、盛乐金陵的出现是行政区划的变更造成的,盛乐是云中郡治[1],所以都可以简称为金陵。二、由于《魏书·帝纪》和《皇后传》中名称记载有差异,金陵与云中金陵同时出现。而且《资治通鉴》也只有金陵一种称呼,由于帝后是合葬的,所以云中金陵就是金陵 [3]。三、从考古的角度认为,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云中”古城和位于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古城相距较近,而且盛乐与大同相距较近,所以推测不可能有三处金陵[2]

     我们逐条来考索一下。

     首先,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盛乐是北魏云州治地,云州下辖云中郡,云州还有盛乐郡,盛乐即使作为郡治,也应该在云州盛乐郡,而不是在云中郡。[13](85)而不是刘溢海先生说的“迁都平城后在原盛乐一带设置云中郡,而将盛乐城又作为云中郡治。”[3]

     《魏书?礼志》中记载,太宗拓跋嗣“又于云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庙,四时祀官侍祀”。[4](P2737)太庙,帝王的祖庙。如果三处皆为一地的话,又何必分别设官祭祀。另外,《魏书》中除用云中金陵、盛乐金陵、金陵区分三处帝陵外,在安葬的人物中也按三处金陵分类,这绝不是《魏书》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正说明确实存在三处金陵。正如王树民先生所说:“《魏书》的缺点虽然很多,但北魏历时不过一百多年,其末期为魏收所亲身经历,凡无须回护隐讳之事,所记者较为真切。”[14](73)而且魏收奉命修史,他能见到的资料是很丰富的[15](263—264),所以,《魏书》中云中金陵、盛乐金陵、金陵是都存在的。

     其次,北魏继承了祔葬的习俗,即葬于先茔之旁,后妃死后一般也必须跟帝王合葬。虽然《魏书·帝纪》和《皇后传》中名称记载有差异,金陵与云中金陵同时出现。魏收奉命编撰史书时,所利用的材料大多是都是北魏时的史家修撰[14](70),所以史料的可靠性是很高的,来源也很多,所以成书很快。魏收在北齐天宝二年(551年)奉命修史,到了天宝五年(554年),只用了四年时间,纪、传部分就提前完成,随后就呈现给北齐皇帝了。至于纪、传中地名不统一,帝后陵名称的差异,把云中金陵简省成金陵,这应当是《魏书》草草成书造成的失误,而不是刘先生所说“是对本来只有一处的金陵随便在前面加地名”。北齐距北魏灭亡仅仅26年,当时人对北魏帝陵是很清楚的,所以才会忠实的称之为金陵、盛乐金陵与云中金陵。如果是一处的话,直接称金陵就行了,没有必要冠以“云中”或者“盛乐”的地名加以区别。

     另外,刘溢海先生用《资治通鉴》来佐证金陵只有一处,实在有失公允。《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对于历史上的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对北朝历史根本就不重视,刘先生在论述中,却利用南朝历史记载中夹杂的支言片语来研究北魏历史,当然不足为信。

     至于考古界目前还没有发现北魏金陵,只是依靠《魏书》等文献资料对历史遗迹进行定位,魏坚先生根据北魏几处都城的距离远近就断定史籍中记载的“盛乐金陵”、“云中金陵”、“金陵”就是金陵,因此“盛乐金陵”、“云中金陵”根本就不存在[2]。中国的考古学自创建以来,就抱着重建历史的使命。正如学者所说,“考古资料经过诠释,注入历史研究,充实古史内容,建构我们对古代认识”[16]既过于武断,又违背了“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原则。

     由此可知,北魏时期,人们习惯上把帝陵都称之为“金陵”。由于北魏多次迁都,所以位于都城附近的金陵也发生了地名迁移。从《魏书》的记载来看,孝文帝强强制实行汉化政策之前,北魏历代帝陵没有独立的名号,统称为“金陵”。为了便于区别,就不得不在前边冠以地名。

     为什么有这么多“金陵”出现?这跟鲜卑族的迁徙有关。

     钱穆先生研究上古地名时曾经指出,“异地同名,决非同时并起,亦非偶然巧合。古人迁居不常,由此至彼,往往以故地名新邑,如殷人所都皆曰‘亳’。故鄙论谓探索古史地名,可以推见古代民族迁徙之遗者,在此。异地同名既有先后,则必其地人文开发较早者得名在先,其地人文开发较迟者得名在后。”[17](P80—92)

     恩格斯就曾经利用地名词源研究,证明英国的许多地名是公元11世纪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后留下的痕迹。现在英国和美国好多城镇名称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北美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移民最初多数新建的大农场都是以英国城镇的名字来命名的。[18]英国人曾经把它们的北美殖民地叫做“新英格兰”(New England)。荷兰曾经被称为尼德兰,它在北美洲东部设立的殖民地就曾经被称为“新尼德兰”(荷兰语:Nieuw-Nederland)。因为北美的英国殖民者“普遍认可的生活方式是比较舒服的。”[19](P82)

     古今中西,概莫能外。因为北魏先后建都于云中、盛乐、平城和洛阳,所以帝陵“金陵”的称呼也发生了迁徙。为了区分方便,所以在前边冠以都城的名称。洛阳之所以不再称为“金陵”,应该是孝文帝学习汉族帝王,陵墓有自己独立的名号,所以“金陵”的称呼在迁都洛阳以后,逐渐推出了人们的观念之中。

     综上所述,由于出土的墓志铭文为我们研究北魏金陵提供了新证据,北魏金陵就是北魏帝陵的统称,北魏先后三次迁都,因为帝陵都位于都城附近,所以北魏“金陵”也发生了迁移,金陵一共有四处,即云中金陵、盛乐金陵与平城的金陵,洛阳金陵,金陵并非只有一处。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强制推行汉化政策,位于洛阳北邙一带的帝陵有了独立的名称,所以“金陵”这一传统称呼逐渐被废弃了。

     参考文献

     [1]张焯.北魏金陵考索.[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2期:59—61.

     [2]魏坚.金陵与畿上塞围.[J].边疆考古研究,1994年,第9辑:212—221.

     [3]刘溢海.北朝研究(第六辑).[C].北朝研究,2008年:94—103.

     [4]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古鸿飞.北魏金陵初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38—42.

     [6]黄景略、叶学明.中国历代帝王陵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7]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9]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10]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J].考古,1973年,第4期:198—208.

     [12]李俊清.北魏金陵地理位置的初步考察.[J].文物季刊,1990年,第1期:69—76.

     [13]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研.[EB/OL]. [2005-12-07]. http://cdmd.cnki.com.cn/ Article/CDMD - 10246-2005120716.htm

     [14]王树民.史部要籍题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5]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6]杜正胜.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C].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13—44.

     17]钱穆.古史地理论丛.[C].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80—92.

     [18]苏晓玉.浅谈美国地名的文化含义.[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62—65.

     [19]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著.高德步、王珏译校.剑桥美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本期排版:小高

     本文删除原文注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