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经学|李志斌:《三家<诗>与<毛诗>国风地理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4)
2016/5/13 经学文献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ngxuewenxian@126.com

     《三家<诗>与<毛诗>国风地理比较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2014)古典文献学

     作者:李志斌 导师:秦丙坤教授

    

     摘要

     《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游地区,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它真实地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自然与人文地理方面的一些情况。汉代《诗经》主要流传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通过对四家《诗》所载地理同异进行分析考释,不仅有利于对三家《诗》与《毛诗》发源传播地域的地理环境做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掌握三家《诗》与《毛诗》在不同地理环境、政治教化、民风民俗与地域性格影响下所形成的释义差异。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绪论。回顾三家《诗》与《毛诗》地理研究的成果,阐明研究意义,界定材料来源。

     二、三家《诗》、《毛诗》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不乏对《诗经》的注疏、训诂等研究,这些研究中自然也包含了对各家地理内容的注疏和解释。王应麟《诗地理考》开启以专门著作研究《诗经》地理的先河,入清后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诗经》地理研究专著,这些都在《诗经》地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三家《诗》列国地理与毛《诗》同异论析。鲁、齐、韩、毛四家关于《国风》列国地理位置的记载有同有异,就各家记载的异同而言,今文三家诗和毛诗关于列国地理考释的记载大都相同,同大于异,关于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各国,各家于表述虽有差异,但具体的地理位置考释均一致。各家考释不同的只有周南、召南、邶、鄘、卫。

     四、地理考释对《诗经》解读的意义。这部分主要阐释了《诗经》地理考释对《诗经》文本解读、民俗文化的意义。

     论文的最后部分,附录了十五国风地图。这部分收集了《诗经》国风地图共有18幅,这些地图拓展了《诗经》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了不同时期《诗经》地图研究和《诗经》文本研读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5-7

     摘要

     7-8

     Abstract

     8

     绪论

     9-14

     一、 三家《诗》与《毛诗》国风地理研究回顾

     10-13

     二、 材料来源及研究思路

     13-14

     第一章 四家《诗》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4-31

     第一节 《毛诗》地理学概说

     14-16

     第二节 三家《诗》地理学的形成

     16-21

     第三节 三家《诗》地理学的发展

     21-31

     一、 《诗》学地理专著中的三家《诗》地理学

     22-23

     二、 名物之学中的三家《诗》地理研究

     23-26

     三、 辑佚之作中的三家《诗》地理学

     26-31

     第二章 三家《诗》与毛《诗》列国地理同异论析

     31-56

     第一节 三家《诗》与《毛诗》列国地理同说考

     31-42

     一、 王

     34

     二、 郑

     34-35

     三、 齐

     35-36

     四、 魏

     36-37

     五、 唐

     37-38

     六、 秦

     38-39

     七、 陈

     39-40

     八、 桧

     40

     九、 曹

     40-41

     十、 豳

     41-42

     第二节 三家《诗》与《毛诗》列国地理异说分析

     42-53

     一、 周南、召南

     43-49

     二、 邶鄘卫

     49-53

     第三节 《国风》诗篇所见三家《诗》地名考

     53-56

     一、 渚

     53-54

     二、 沱

     54-55

     三、 茂、昌

     55-56

     第三章 地理考释对《诗经》研究的意义

     56-61

     第一节 《诗经》地理与《诗经》文本解读

     56-58

     第二节 地理与《诗经》风俗文化

     58-61

     结语

     61-62

     附录

     62-72

     参考文献

     72-76

     后记

     76

     本期排版:小高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