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论语》在宋前为何不受重视
2016/5/23 经学文献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经学文献投稿邮箱

     jingxuewenxian@126.com

     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论语》为何在宋以前不受重视?其原因当从其自身来找。第一,《论语》一书是何时编成的,作者和编篡者是谁,史有成说,纷争不断。第二,《论语》书名涵义。第三,编纂动机。长期以来,对于《论语》一书的书名含义的探讨过于简单,而且忽视其编纂动机。实际上,解决了《论语》书名的真正含义及其编纂用意,有可能发现这部儒家经典的成书时间。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论语》成书应在“儒术独尊”之际。由此三点不难发现《论语》在宋前不受重视的原因。

     作者简介

     刘绪义(1971-),男,长沙税务干部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论语》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人们一提到儒家必想起《论语》。然据钱穆先生考,“隋唐以前人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论语》。两汉《春秋》列博士,而《春秋》又几乎是五经之冠冕。《论语》则与《尔雅》、《孝经》并列,不专设博士。以近代语说之,《论语》在当时,仅是一种中小学教科书,而《春秋》则是大学特定的讲座”;“下及二程和朱子,才始提高《论语》地位超过了《春秋》,于是讲孔学的,更要研究《论语》了。但这一观点,到清代乾嘉以后又变了,似乎他们看《春秋》又复重过了《论语》”;“只有最近十年,一般人意见,似乎较接近两宋之程朱,因此研究孔子,都重《论语》,而忽略了《春秋》。”由此可知,在程朱之前《论语》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个文本。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忽视《论语》呢?原因即出自《论语》本身。考诸文本,其疑点有三。最可疑的是,《论语》一书的成书时间;其次是《论语》一书的书名是何意思;再次是《论语》编纂的用意与动机。这后一点尚无人涉及。最后是《论语》一书的作者和编者是什么人。由于汉人对此说法颇为含糊,因而成为近十多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123本期排版:小高

     排版限制本文删原文尾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学文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