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酱油瓶上这两个字很重要,别再上当了!
2016/7/17 东莞生活汇
每次一到超市打酱油
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酱油
选择困难症是不是又要犯了

真相是
作为专业打酱油20年的小编
选平时家里的那种准没错

但是
今天才知道原来酱油不是随便打
好不好吃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怎样选!
要不然你还真不知道吃的是“勾兑”酱油
现在的酱油品种多到数不清,除了传统的生抽、老抽,还有什么海鲜酱油、增鲜酱油、菌菇酱油、儿童酱油……价钱也跟普通酱油相差好几倍。真的有这么多品种吗?
▲超市货架琳琅满目的酱油
菌菇酱油、海鲜酱油
实情: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

很多人认为,海鲜酱油营养更好、味道更鲜。其实,大部分海鲜酱油中都没有所谓的海鲜成分,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干贝成分,真正起到提鲜调味作用的是一些琥珀酸二钠等食品添加剂。

一些菌菇酱油的主要成分还是普通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味精主要成分)、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等,只不过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等。
总之,各种口味的酱油层出不穷,但其本质都没有变,只不过添加了更多的鲜味物质(例如味精)。购买酱油时不要被各种名称蒙蔽了。买“原味”的、等级高的酱油就可以,烹饪时要少量使用。
儿童/宝宝酱油
实情:纯粹是广告噱头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说,小朋友3岁之前应该清淡饮食,酱油、盐都应尽量少吃,“儿童酱油”纯粹是广告噱头。

▲“儿童”标签的酱油都卖比较贵
有些儿童酱油还会打着补充氨基酸的旗号,事实上,酱油是由大豆、小麦等制成,原料中的蛋白质在发酵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基酸,也就是说,只要是酱油都含氨基酸,大大的忽悠。
而一些酱油产品号称补锌、补硒,但实际含量很少,若为了所谓的健康目的长期吃,会让孩子养成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因此,儿童酱油不仅完全是营销噱头,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
总结
酱油别迷信那些花里胡哨的
买最普通的就行
如何买到一瓶好酱油?
一定要看清瓶身这三个地方
1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拿到酱油后,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因为这是确定一瓶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说,酱油的核心品质就取决于这项指标了。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或以上。

因此,在挑选酱油的时候,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2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有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还有一种,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所以,绝对是酿造酱油更好啊!
3看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还以为所有酱油都是酿制的
原来还有配制调出来的
下次打酱油要醒目点了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图片源自网络)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福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东莞生活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