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分接地气养生指南
2016/4/3 福能健康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前后常常有感冒、肝气过旺、消化不良等疾病,在这个清明小长假里面,我们该如何养生呢?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例如不宜进食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在这段时期,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大家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这段时期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二三月份又将迎来各种“春天病”的就诊潮。专家指出,过敏、咳嗽、手足口病、皮肤病和肠胃病是最常见的“春天病”,市民要及早预防,应注意御寒保暖,增强锻炼。过敏性鼻炎别当成感冒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预防春季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开过敏原。南方地区最主要的过敏原是螨虫和霉菌,两者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尤其偏好春季潮湿天气。因此,居室内应保持干净和干燥,做好通风。卧室不要放置书籍和毛公仔,被褥要经常清洗、晾晒。

相关文章推荐:
●婴幼儿接种禁忌大全,一键收藏
●水痘疫苗要打几针,几岁开始打
●糖尿病你了解多少?一起测试一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福能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