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吊瓶开车你见过吗?
2016/5/14 中玺智能输液泵
医生提醒:此举有风险,容易产生输液反应,不建议家长给孩子输液时带着吊瓶回家
天气转凉,感冒发烧的孩子多了起来,严重的还可能需要输液治疗。然而,一些家长却把正在输液的孩子带回家。医生认为,此举存在一定风险性,容易产生输液反应,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手脚冰凉等症状。
路上遇到了两位家长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正在输液的孩子回家,他们称,因为“卫生室人比较多,担心其他病号再传染给孩子,就想带着孩子回家输液”。
输液的时候,让孩子打着吊针回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孩子在输液的过程中,不慎将针头弄掉,一些家长可能会直接再扎上,而针头和其他物品接触后,就可能已经沾染上了病菌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会出现输液反应,输液反应的主要症状有寒战、高热、皮肤发花、手脚冰凉等
“吊瓶哥”开着北斗星,后玻璃窗插着棍子,打着吊瓶
某网友发帖称:陕西户县开往西安方向,一牛人司机开着北斗星,后玻璃窗插着棍子,打着吊瓶,滴管伸向驾驶室,此举不由得让人们捏了一把汗。
网友原帖:西安牛人,打着吊瓶开车你见过吗?
帖子发出后,引发不少网友同情,比如
“人家也是没办法,谁不愿意躺在医院里打针啊,肯定是有急事才这么做的,谁都不想。”
也有网友认为此举不可取,
开车打吊针不可取,1.万一出事故对人家和自己都不好,2.万一出了输液反应或者在输液过程出现过敏不良反应那就抢救不过来。
也有网友质疑称是司机座位后的人在输液,
那位司机的液体估计是扎在屁股上的,要不然,怎么抡方向盘?而且从整个液体瓶的位置来看,扎手臂上管子是不够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根本不是司机在打液体,好象是坐在司机座位后的人在输液。
某网友则好言相劝,
“这是违反交通安全的,无论是否有急事,都不应这么做。”
不少网友看到这幅图片后大呼牛人,并封其为“吊瓶哥”,
生活步伐在加快,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哥们不耽误宝贵的时间,值得敬佩。但不值得这样做,生活节奏也忒快了吧。
根据相关交通法规,此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和《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有关规定,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在此提醒司机师傅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生病或者身体不适应安心静养切不可带病开车。毕竟钱是可以慢慢赚的,平安却是千金难买的。
车主称,当天自己没有开车,将车借给了朋友。
当天开车的是其妻子,因为重感冒,就到诊所输液,在输液的时候,他给妻子打电话说家中有急事。
妻子就一边输液一边开着车回家了,到达家后,妻子的手肿胀了起来。所幸未发生其他意外。
贵阳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表示,一边输液一边开车十分危险。
首先,防止在车辆外的吊瓶和杆子都有可能对其他车辆和自己车辆的行车安全产生威胁。
其二,驾驶员因为身体不适需要输液,那么身体情况是否符合驾驶条件也值得商榷,就像该女司机手背就被「折磨」得肿胀不堪。
其三,输液过程中,输液的管子、支撑的杆子度有可能影响司机对车辆的操作。
其四,驾驶员手中还插着针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将影响驾驶员的应急处置。
民警提醒,司机在遇到类似情况是,应选择他人代价或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以免发生意外。
女司机老公罗先生说,对网友的监督表示感谢,妻子的手背现在肿胀退去,与妻子沟通后,妻子已经答应不再做这样的危险行为。
同时,如果妻子的行为涉嫌交通违法,他们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输液时外出,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输液管出现气泡,当空气进入血管,引起气体栓塞,
如果进入空气量大且比较迅速,则由于心脏的搏动,将空气和心腔内的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收缩时不被排出或阻塞肺动脉可导致猝死。
一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在100毫升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紫绀,这时应立即组织抢救。
所以在输液的时候,最好还是留在医院,防止出现输液反应时,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处理。在输液完毕观察15分钟并经医护人员允许后才离开。

全国咨询电话:黄先生 136-0961-1931
Email:wjy@wjytech.net
传真:0755-27962698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桥头富民工业区1栋四楼
全国服务电话:400 091 8181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玺智能输液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