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政策做不好 药品营销等于零
2015/7/26 医药代表网

     如何面对和把握招标变局,依笔者经过近20年对中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观察和招投标的经验,认为一是要认真理解政策,把握政策的方向;二是关注各地的招标动态,结合历史模式,分析趋势,提前应对;三是对出台的方案作出准确判断,稳准狠地出拳。当然以上都是具体的战术,而从战略层面,对于企业更为关键的是在变局下快速适应,实现管理思路的转变。

     从营销型向政府关系型转换

     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说:过去企业的竞争力主要靠的是高科技、高质量,而现在企业的竞争力却要强调高服务和高关系;高服务和高关系就是指企业的公共关系,而政府公共关系是其中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行业近些年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加上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党和政府高度关注这一行业的发展,任何企业都难以摆脱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企业也需要政府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因此,医药企业需要从营销型向政府关系型转换。

     良好的政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与政府进行双向沟通,可以让政府倾听到企业的声音。医药企业在转换定位过程中首先是处理好与政府部门官员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与一级部门的关系;再次是参与公共决策,谋求立法优势,合作和双赢。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企业做好认真的规划,最好的方法是将政府关系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

     从技巧型向内功型转换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十五年历程,走过了自发探索、推行实施、完善提高、创新改革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医药企业处于后知后觉的按照规则被动执行,各地的医药公司和代理商常常是招投标的主要执行者,有聪明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招投标的技巧。这些技巧在那个阶段确实为医药企业应对招投标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企业不能够仅仅靠技巧而活着,技巧可以解决一次招标中的问题,但是不一定可以解决下次招标中的同样问题。

     很多企业面临当前各地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标讨论以及繁多的改革试点,总想找到一些万能的技巧,一招制敌,来应对万变的招标。笔者近期在工作、培训中每每被各个企业老总们问到这样的问题。殊不知,招投标管理越是在变局下,越应该在根本上下功夫,而非单纯地 寻找一招制敌的技巧。

     技巧可以传授,而内功却要经过修炼。练就企业内功,须从完善企业招投标管理的内、外管理体系入手,通过过程的控制,建立起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方法,从而增加企业招投标管理的适应性。笔者结合十余年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经验,创建的《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模型》就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帮助企业从系统上提高管理水平的招投标管理的工具,通过此工具的运用可以逐渐的提升医药企业招投标的能力,练成内功。《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模型》图示如下。

     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换

     借鉴成功的招投标经验叫做学习,而复制往往意味着失败。现今的医药企业缺少的不是学习和实践的经验,而是招投标管理的创新和思路。我们学习别人,就是为了不像别人那样去做。

     创新可以是企业按照国家医药行业政策的要求和新医改的方向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招投标管理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方法;也可以是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吸收消化后找出更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之路。不论是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求企业在学习的基础上,追求不同、追求新意,实现管理的飞跃。

     招投标管理的创新包括管理体系的创新、操作方法的创新和管理思路的创新。如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中,企业通常会常规性地由区域经理直接拜访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申述要求、取得对方的理解等,但往往由于对方工作时间相对紧张,双方的沟通不能充分,致使很多申述都不了了之;如果改变思路,在全国性会议期间,或者请进来到公司指导工作,你会发现在轻松的气氛中就相对容易进行沟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变化的政策生态中,诸多未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招投标的结果,当常规的方法难以达到效果时,创新的举措往往事半功倍。

     尤其是近些年双信封制评审被动作化,我们会发现,在技术标质量、服务、信誉的评审中,在竞价分组中、在质量分层中,各省的方案中都出现了很多创新的做法和提法,这些即是政府招采部门的智慧,同时也是生产企业创新的结晶。

     源:际通宝医药网

     对医学食品感兴趣的代表们:

     医学食品科技中国市场开拓者:南京科惠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于7月27日、7月29日分别在安徽合肥、湖南长沙召开两场医学食品上市会,有兴趣的个人代表或者代理商,可通过文末“阅读原文”报名。填完问卷后公司会有专人联系,派发邀请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