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你驾驭愤怒的情绪
2014/12/18 健康女性

     我们看到那些对生活持积极态度,并愿意为自己的情况承担更多责任的人,往往更加容易摆脱困境,改善身体状况,获得健康。

     生活态度改变生活情绪

     我们这里说的愿意为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是指认识到疾病的原因和生活起居习惯及心态情绪息息相关,所以愿意主动地去改变一些和疾病相关的生活习惯及情绪,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健康托付给医生。其实,这是对自己的身体的不负责任。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为自己健康负责,了解自己的身体,有魄力改变一些生活状况以改善健康,学习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来维护健康,并从有经验的医生那里学习,可以用一些什么药来辅助治疗。这才是智慧之道。

    

    


     人之七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

     中医学在很早就认识到情志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喜通心,怒通肝,悲忧通肺,思通脾,惊恐通肾。七情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密切相关,不同的情志活动与五脏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情志致病损伤五脏的气机活动,五脏则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七情的剧烈变化使得相应的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如今,人们普遍晚上睡觉晚,因为这个生活习惯,使得晚上该养肝的时候都错过了。所以,肝脏的功能变弱,气机也会受到影响,相对应的情志“怒”也就比较容易爆发出来。

    

    


     中医调理情绪好药方

     草药通调肝气 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合用为主药。芍药、当归补木气之阳,芍药、地黄补木气之阴。当归性散益肝,芍药性收助胆,川芎温升,地黄凉降,是木气整个原运动之要药。这四味药合用,适合于在肝胆之气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的保养。假如肝火已经旺盛,那么用法稍有不同。肝不宜热,普通的肝火旺,就用芍药、地黄两味。饮食方面,肝火旺的人一般忌吃辛辣,以避免火更旺。鸡助肝热,危害也大。喜欢喝鸡汤的人,倒也有一古法,可以尝试。鸡汤一大碗,兑好烧酒二两,加生姜二两,能将肝经之热运到胆经,使得肝热从胆导出去。因为肝经不宜热,胆经能热。

    

    


     泡脚、按摩太冲穴

     最简单的消气方法是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 摄氏度左右,泡15~20 分钟,泡到肩背、脖子微微出汗,效果就恰到好处了。或者生气后立刻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以手指沿脚拇指、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太冲穴),这样可以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生气时这个穴位会很疼,必须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

     当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当我们的期望没有被满足,当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当我们受到委屈时,我们的“怒气”很容易爆发出来。要多学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的修养,觉悟提高了、感恩心增加了,怒气自然会减少。可以尝试从心灵的底部找出自己发怒的个人根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