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洋节,为什么如此乐此不疲?
2016/6/6 健康女性
女人提到过节总是各种兴奋、各种high,商场打折的商品,闺密友人的局,亲爱的他精心奉上的礼物都是值得期待的理由。虽然被吐槽是崇洋媚外,虽然可能不了解那些洋节的由来,虽然对节日背后宗教或西方文化不感冒,但能领个参与奖也不错。
如今姑娘小伙子们都对洋节趋之若鹜,从基本款的情人节、圣诞节,到升级版的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翻翻日历几乎每个月都能找到这么一天能够肆意挥洒青春的热情。商家在这个人时候也总是非常给力,商场里五折SALE的吊牌让你热血沸腾,火鸡大餐、勃艮第红酒飨宴让你没有拒绝的理由,灯火辉煌、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凑这个热闹。
思忖一下,可怜的男同胞大抵是害怕过节的吧,心里想着你妹啊,这节跟我有毛关系,可是还要老老实实献上诚挚的“祝福”。这到底是“节”还是“劫”呢?

我的爱跟你说
中国人对于感情是含蓄的,传统节日大多与祭奠先人或是神话传说有关,没有直抒胸臆向身边人表达爱意的习俗。但是洋节在这方面就有更大的优势,西方文化本就是将“我爱你”放在嘴边,这不仅是恋人之间,同时也是亲人之间的习惯用语。在这方面我们确实需要过“情人节”,但也要跟父母、家人、朋友说一句“我爱你”。
对于那些暧昧期的情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表明主权的契机,感情发展遇到了瓶颈,想要做点什么疯狂的事情在节日的掩饰下也可以避免很多尴尬。所以过洋节本身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更重要的除了吃吃喝喝,能够挖掘出节日的内涵,这样才不算浮躁。
商业消费主义的阳谋
西方国家对于节日的市场运作相当成熟,在输出节日商品的同时,也输出的他们的文化,这其中也包括了这套市场机制。西方对于商业促销机遇非常敏感,同时操作性也很强及意复制。即便是你没有机会真正在洋节的时候走进国外的商场,在这个时间段看看各个国外品牌官网的促销活动,划算得也会让你大跌眼镜。
相对而言对于传统节日的营销就显得弱了一些,营销活动并没有与节日的内涵达到很高的统一。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每到圣诞节,几乎每个商场门口都会竖起高高的圣诞树,而圣诞老人派送礼物的形象也与购物达到了很好的结合。相对而言提及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更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粽子,但却与派送礼物这样大数额的消费关联性较差,过节时在门前立起屈原的人像或是摆上条龙舟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我们都爱凑热闹
过洋节总被挂上崇洋媚外的标签,这确实与异族文化的入侵有关,但并不是与“媚”的关系似乎关系不大。以日本举例,由于神道教、佛教文化的根深蒂固,国内信仰基督教的人口不到人口总数的1%,但这也并不影响圣诞节在日本的流行。到了这一天也是处处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商场、餐厅的人头攒动也与国内的情况类似。即便是吃不上火鸡大餐,这一天“开封菜”的鸡腿也会变得异常畅销。
另一方面西方人如今也开始慢慢过上了中国的春节,每年舞龙舞狮的游行队伍中总是能够见到这些白皮肤蓝眼睛的人群,也会选购一些春联、中国结挂在家里做装饰。相信由于生活在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不断推动,这种全球同乐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的。
这都说明“凑热闹”是我们的天性,生活很平淡,我们需要一个理由让某一天变得不平凡。这也是好奇心在作祟,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想要一探究竟,这也是求职的根本动力,居里夫人就曾说过,好奇是一种品格,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不好奇,那恐怕得看心理医生了。
新鲜的事物最可爱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过法不够系统,而且还有地域差异,最简单的就是春节年夜饭要吃什么各地就有着迥异的选择。也是因为不够系统很多细节经常就被忽略掉了,如今会给祖辈跪拜行礼的肯定是少数,“初一饺子、初二面”这种妈妈令儿也经常没有得到很好地践行。
城市人的经常会感叹,如果年味淡了,每天都吃着山珍海味,年夜饭也变得黯然失色。更不要说端午节的龙舟,重阳节的登高,都是鲜有人会真正参与其中,明明是自己的节日却变得不那么重要。
而另一方面西方的很多节日都是从宗教中而来,有信仰的人在这一天会积极参与教会的活动,当然也少不了与亲人的团聚。这种更具仪式感的庆祝方式来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新鲜,同样是吃大餐,火鸡、红酒似乎也比年夜饭更具有吸引力。也会有不少人选择这一天去参与教会的活动,这种陌生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同时这些洋节我们的父辈大多是不屑一顾的,不会连环CALL嘱咐一定要回家。不管是情侣还是朋友这个局都很容易攒起来,因为洋节的过法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么简单,收收礼物,吃吃喝喝。而如今商家也都瞅准了这个商机,感恩节火鸡、复活节彩蛋都学得有模有样,相比较春节商场、餐厅的门可罗雀,这些洋节倒大多是人头攒动。

从众心理的扩大化
如果说中国节日是一种风俗,洋节更是一种流行趋势,风俗的特点是如果你违反它的要求会遭到社会的反对,就比如你选择春节出国旅行,就很容易被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但是只是一种流行趋势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追随,同时不会遭到他人的职责。
而人们追求流行也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不同需要,这其中包括从众与模仿的需要,求新求变的欲望,彰显个性的诉求等等。简而言之过与不过洋节都是用“心”的选择,都是为了让自己爽,但中国节日更有强迫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国家安排你放假了,该做什么你自己看着办吧。
TIPS亚洲洋节过得最好的国家
在韩国或许是这些洋节气氛最浓厚的国家了,很大程度上与基督教、天主教的流行有关。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基督教团体迄今向173个国家派遣了近17,000名传教士,其派出人数之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首尔信众甚至达到总人口的50%。
节日的真相
复活节: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是西方传统节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