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猛于虎,当心宝宝中“毒”
2016/9/14 营养健康知识

     小吃货们,营养和美味缺一不可呢,还不快关注

    

     豆包姐の自画像蔬菜 水果 垃圾食品 粗粮

    

    

     最近几天,微妈经常听邻居珊珊妈妈说珊珊天天拉肚子,大便像蛋花水一样的,吃东西没胃口、呕吐、发烧,小便很少……姗姗妈妈还以为是一般性感冒发烧,经过治疗症状非但不见好转,反而出现了脱水、抽搐、惊厥等危险症状。后来检查发现,小姗姗感染了“轮状病毒腹泻”,就是大家常说的“秋季腹泻”。

     什么是小儿秋季腹泻

     ◆ 由一种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因多发于于秋季而得名。

     ◆ 主要发生在 2 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

     ◆ 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或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致病。

     ◆ 发病季节多在 9~12 月份。潜伏期 1~3 天。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

     不少人都以为炎夏天才容易出现肠胃问题,但“轮状病毒”其繁殖旺季却在秋天,因为秋季的温度正好是 20℃ 左右,这种温度是非常适宜轮状病毒繁殖的。因此不少儿童尤其是两岁以下婴幼儿容易在此期间患上“秋季腹泻”。

     小孩子感染“轮状病毒”后,一般开始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然后开始发烧和出现腹泻,有些小孩一开始就是出现腹泻。一个明显的症状是,腹泻比较多次多量,一般是非常稀,排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每一次腹泻量都不少,有些像水泻那样,一般一天拉五六次,病情严重时甚至高达十多次。”

     小儿季节性腹泻对孩子的健康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妈妈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懂得秋季腹泻预防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保护宝宝的健康。

     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

     轮状病毒感染

     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 8~12 月,以 10~11 月份为最高峰。

     温差大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消化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的特点

     发病年龄低: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由于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起病急:宝宝会伴有高烧 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

     频繁呕吐:发病当日即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

     腹泻次数多:宝宝患了秋季腹泻后,大便少则一天 5、6 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小儿秋季腹泻的危害

     降低抵抗力:宝贝反复腹泻很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同时,腹泻会降低儿童抵抗力,这时多种疾病很容易“趁虚而入”。

     容易产生脱水现象: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宝宝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

     并发症多: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小儿腹泻怎样治疗

     如果孩子得的是轮状病毒性腹泻,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 5~8 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治疗的几个重点

     ? 预防脱水

     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给孩子服用。

     ① 米汤加盐溶液:

     配制方法:米汤 500ml ( 1 斤装酒瓶)+细盐 1.75g (一瓶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 25g (约 2 满瓷汤勺)+细盐 1.75g (一瓶啤酒瓶盖的一半)+水 500ml 煮 2~3 分钟。预防脱水:先给 20~40ml/kg,少量多服,4 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 糖盐水:

     配制方法:白开水 500ml ( 1 斤装酒瓶)+蔗糖 10g ( 2 小勺)+细盐 1.75g (一瓶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不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 可选用药物

     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孩子腹泻尤其病毒性腹泻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粘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 别迷信打吊针

     据统计,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 90% 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 10% 属于重度脱水,而打吊针(静脉输液)只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其他症状滥输液不仅会增加宝宝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时还会发生输液反应引起病情恶化。当然,如果孩子脱水比较严重了,该输液还是得输。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预防

     不要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病儿。

     注意卫生,小儿使用的玩具,和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家长在为孩子吃奶或吃饭前也要把手洗干净,要用流动水冲洗。

     不要吃生冷食品。吃现成的熟食时,一定要注意出厂日期,品种质量,外售熟食最好不吃。

     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 8~12 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预防病毒感染,冷热要均匀,预防感冒,使小儿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接种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的活疫苗。医界认为,服用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办法。

     家庭护理常识

     控制饮食

     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数小时,但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以继续哺乳,暂停辅食;如果怀疑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暂停乳类喂养,或改用去乳糖配方乳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补充水分

     可用自制的淡盐开水或米汤少量多次哺喂,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可用等量稀释的口服补液盐随意服用。

     注意观察

     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吐泻情况、体温、精神状态和尿量。如果发现宝宝呕吐剧烈难以进水,精神萎靡不振,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部保暖

     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亦可用大口罩,护肚兜等围住婴儿脐部

     保护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应在孩子便后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药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换尿布,避免破溃。

     经过正确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绝大部分秋季腹泻在 1 周左右自愈。

     2016年全国10大权威公众号排行榜

     关注方式

     ◆◆搜索微信公众号ID◆◆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鬼故事

     vipp114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穿衣搭配

     idear88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佛学堂

     vipp660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人性弱点

     xbxmxm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旅游知识

     vipp59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商界信仰

     vipp62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智慧

     shijiao8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财运风水

     hfbz666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护肤品知识

     xiushen8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心理读心术

     mmbb57

     ↑长按ID复制↑

     ↓长按识别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营养健康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